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第一刺客,本欲暗殺劉禪,結果陰差陽錯把蜀漢名相費禕給殺了

三國時期的刺客真的不多, 但是也還是存在, 比如江東孫氏集團的建立者孫策, 十七歲上戰場, 二十六歲一統江東, 成為實力僅次於曹操, 與荊州劉表、蜀地劉焉齊名的諸侯, 關鍵是年輕且白手起家, 如果不是被刺客暗殺, 天下誰屬猶未可知。

但是刺殺孫策的刺客可能太低調或者別的原因, 我們並不知道名字, 所以也就無法給他排名了;這裡說的是一個在歷史上留下了名字的刺客, 這人就是郭修。

郭修是涼州西平人, 原本是三國時代曹魏官員, 官至中郎將, 後來被蜀漢衛將軍姜維俘虜後降蜀漢;降蜀漢後被劉禪封為左將軍。 然而郭修一直不願成為蜀臣, 更想找機會刺殺漢後主劉禪。

於是郭修平日利用向劉禪道賀的時機, 一邊拜賀一邊趨前, 希望接近劉禪, 尋找下手的機會, 但卻總是被其側近阻隔, 難以得手, 這可能是劉禪自身也頗為小心的緣故吧;於是郭修決定另覓刺殺物件。

郭修經過篩選後, 將目標瞄準了蜀漢大將軍費禕, 費禕是三國時蜀漢名臣, 與諸葛亮、蔣琬、董允並稱為蜀漢四相。 早年深得諸葛亮器重, 屢次出使東吳, 孫權、諸葛恪、羊茞等人以辭鋒刁難, 而費禕據理以答, 辭義兼備,

始終不為所屈。

北伐時為中護軍, 又轉為司馬。 當時魏延與楊儀不和, 坐常爭論, 費禕常為二人諫喻, 兩相匡護, 以盡其用。 諸葛亮死後, 初為後軍師, 再為尚書令, 官至大將軍, 封成鄉侯。 費禕主政時, 執行休養生息的政策, 為蜀漢的發展盡心竭力。

西元244年, 魏大將軍曹爽、征西將軍夏侯玄等兵向漢中,

鎮北大將軍王平拒守興勢之圍。 費禕便留鎮南大將軍馬忠於成都, 平尚書事, 自己則督諸軍往興勢赴救, 率眾禦魏。

光祿大夫來敏至費住所禕許別, 求共對圍棋。 其時軍中籌備嚴駕, 紛紛營營, 而費禕與來敏留意對戲,

面無厭倦之色。 來敏便道:“我只是聊觀試君而已!君信可人, 必能對付賊者。 ”費禕至興勢, 果然立退敵軍, 封成鄉侯。

費禕輔政其間, 薑維自以通練西方風俗, 兼負其才武, 計畫引西北諸羌、胡以為羽翼, 並指自隴以西可斷而有之。 每欲興軍大舉, 費禕常裁制不從, 與其兵不過萬人。

費禕向薑維說:“我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何況是我等呢!不如保國治民,敬守社稷,以其功業等待有能者去繼承,不要以為希冀僥倖而決成敗於一舉。若果不如其志,悔之無及。”

其實費禕是一個明白人,知道北伐曹魏幾乎沒有成功的希望,與其空耗國力,不如靜下來安心發展,等待天下大勢的變化;但又不好直說,只好說連諸葛亮都沒成功,你薑維憑什麼?

費禕能文能武,是蜀漢繼諸葛亮之後的又一人,加上年輕,不說能繼承諸葛亮遺志,但是保住蜀漢的一畝三分地還是沒什麼問題;可惜在西元253年的時候,費禕于漢壽開辦歲首大會,郭修當時在座,乘費禕歡飲沈醉之際,親手刺殺費禕。

當然,郭修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去刺殺費禕的,之後自己也被憤怒的衛兵們所殺;魏帝曹芳知道後,下詔追封郭修為長樂鄉侯,食邑千戶,賜諡號為“威”,其子承襲父爵,加拜奉車都尉,獲賞銀千鉼,絹千匹。

而蜀漢在費禕死後,繼承人為董允,董允曾親口承認說“人的才力竟可相去若此之遠,此實非我之所能及啊!我聽事終日,卻猶覺沒有餘暇可處。”可見費禕能力非同一般了。

而至於薑維,也與小說中不一樣,知道費禕、董允都死了之後,才掌握蜀漢權力,不過也一直被劉禪所壓制;可見當時蜀漢高層一致的意見是,北伐,空耗國力,不可取也。

費禕向薑維說:“我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何況是我等呢!不如保國治民,敬守社稷,以其功業等待有能者去繼承,不要以為希冀僥倖而決成敗於一舉。若果不如其志,悔之無及。”

其實費禕是一個明白人,知道北伐曹魏幾乎沒有成功的希望,與其空耗國力,不如靜下來安心發展,等待天下大勢的變化;但又不好直說,只好說連諸葛亮都沒成功,你薑維憑什麼?

費禕能文能武,是蜀漢繼諸葛亮之後的又一人,加上年輕,不說能繼承諸葛亮遺志,但是保住蜀漢的一畝三分地還是沒什麼問題;可惜在西元253年的時候,費禕于漢壽開辦歲首大會,郭修當時在座,乘費禕歡飲沈醉之際,親手刺殺費禕。

當然,郭修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去刺殺費禕的,之後自己也被憤怒的衛兵們所殺;魏帝曹芳知道後,下詔追封郭修為長樂鄉侯,食邑千戶,賜諡號為“威”,其子承襲父爵,加拜奉車都尉,獲賞銀千鉼,絹千匹。

而蜀漢在費禕死後,繼承人為董允,董允曾親口承認說“人的才力竟可相去若此之遠,此實非我之所能及啊!我聽事終日,卻猶覺沒有餘暇可處。”可見費禕能力非同一般了。

而至於薑維,也與小說中不一樣,知道費禕、董允都死了之後,才掌握蜀漢權力,不過也一直被劉禪所壓制;可見當時蜀漢高層一致的意見是,北伐,空耗國力,不可取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