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華盛頓郵報》以媒體人的良知改寫歷史進程

☞ 如實再現好萊塢大片《華盛頓郵報》《總統班底》未能盡述的傳奇真相與驚心動魄。

☞ 在國家機器開倒車的至暗時刻, 一家報紙公然對抗至高權力, 重新定義媒體人的勇氣與良知。

☞ 每位媒體人和新聞學子必須要看又千萬別看的經典。

☞ 普利策獎獲獎作品, 《財富》雜誌推薦的75本必讀書之一, 巴菲特、李普曼一致推薦的傳記寫作標杆。

☞ 美聯儲創建主席的女兒、美國新聞界“第一夫人”對美國近代史關鍵事件的私人記憶。

☞ 20世紀美國頂級精英沙龍的女主人, 以朋友身份講述包括歷任美國總統在內的美國各行業領袖的私下風采。

☞ 顛覆大眾對“麥肯錫主義” “刺殺甘迺迪”“五角大樓檔”“水門事件”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常規認知, 重新講述美國現代史。

☞ 《向前一步》+《親歷歷史》+普利策獎傳記=《我的一生略小於美國現代史》

著 者:[美] 凱薩琳•格雷厄姆, 他和萊特私交甚好。 他們兩人一同前往水門大廈,

抵達後, 艾爾隨同萊特徑直走進了大廈。 艾爾看到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移動犯罪研究室找了份工作。 不久之後, 他就開始和《郵報》的大都會區記者爭奪獨家新聞。 幾個月後, 他再次給哈裡打起了電話;某天, 他打到了哈裡家裡, 影響了哈裡的假期, 還發現了哈裡正趴在梯子上粉刷地下室。 哈裡不勝其擾, 覺得對於尚在度假的自己來說, 這超出了合理範疇, 因而變得暴躁起來, 還向妻子安妮抱怨說, 這個自命不凡的年輕人總是打來電話, 對他糾纏不休。 安妮平靜地問道, “哈裡, 他不正是你總說想要找的那類人嗎?”當然, 安妮完全正確, 哈裡最終也決定雇傭伍德沃德。 1971年9月, 勞動節後第一天, 伍德沃德開始在《郵報》工作了;鮑勃後來對我說,
“我們全都不知道, 這一天霍華德•亨特中說道, “蘇斯曼能夠捕捉事實, 並將其鎖定在記憶之中, 以便隨時調取。 超越了《郵報》的任何編輯……蘇斯曼成為了“水門事件”相關知識的彙編集, 在圖書館調取不到的資料可以從他身上獲得……“水門事件”是一團謎, 而他便是拼圖的收集者。 ”

在社論方面, 菲爾蓋林和梅格•格林菲爾德起到了無法估量的作用。 他們和羅傑•威爾金斯(Roger Wilkins)一起, 借由社論堅持不懈地挖掘新聞報導版面揭露出來的事實的含義。 最初的數個月裡, 《郵報》的社論始終認為已知事實暴露出來的問題非常嚴重, 完全早於白宮承認該事件需要特別關切, 而且, 當人們認為整個案件已經陷入僵局時,

《郵報》也不改初衷。 在保證問題始終暴露在公眾面前的宗旨上, 這些社論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而且顯然影響了人們思考“水門事件”的方式。

赫布洛克造成的影響甚至更加直接。 這個“三流竊案”發生幾天後, 《郵報》刊登了一幅漫畫, 漫畫中保安正將其中一名竊賊扔出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總部, 理查•尼克森、理查•克萊因迪恩斯特和約翰•米切爾則在一旁觀望, 漫畫的標題是“誰會想到做這樣的事情”(Who Would Think of Doing Such a Thing);後來, 赫布洛克還畫了幅舉世無雙的作品, 其中尼克森竭力抓住兩卷磁帶的末端, 磁帶上寫著“我是……騙子”的文字, 嘴裡還銜著一段剪下來的磁帶, 上面寫著“不是”。 赫布洛克始終保持著無情的戰鬥性。 他遠遠走在我和新聞編輯部的前面。

竊案發生六天后, 赫布洛克在新聞編輯部裡找到我, 讓我看了他的一幅漫畫, 畫中兩名男子正在調查象徵竊聽案和尼克森基金醜聞的腳印──腳印直達白宮的前門。 說明文字寫道:“奇怪, 它們似乎全都與這個地方有關係。 ”我大笑著說, “你不會刊登它的, 對吧?”次日, 即1972年6月23日, 這幅漫畫登上了報紙。 所有這一切都發生在1972年的競選活動如火如荼之際:竊案發生僅僅兩周後, 民主黨就提名喬治•麥戈文為該党的總統候選人。

從一開始, 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便敏銳而巧妙地追蹤著水門大廈竊賊們的行蹤, 還為此耗費了許多力氣。 從進入法院, 聽到詹姆斯•麥考德(James McCord)提起“中情局”那刻起, 鮑勃就迷上了這個案子。 卡爾找到了霍華德•亨特的通訊錄, 兩人在其中發現了“卡爾森”(Colson)的名字和“白宮”的字樣,開始和赫布洛克一樣,相信此案與白宮有牽連。他們還發現,竊賊之一的伯納德•巴克(Bernard Barker)向戈登•裡迪和總統競選委員會(Committee to Re-elect the President)的另一名律師共用的辦公室撥打了無數個電話,而總統競選委員會的首字母縮寫很快從CRP變為了不祥的CREEP(意為諂媚者──譯者注)。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整裝待發了。

8月1日,“水門事件”過去一個月後,伯恩斯坦和伍德沃德聯合署名的首篇重要報導發表了,文章闡述了五名竊賊和總統競選委員會的關係。三周之後,8月22日,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在邁阿密舉行,尼克森總統風光無限地再度獲得總統候選人提名。接下來的一周,尼克森明顯試圖宣佈“水門事件”已吿終結,聲稱總統的法律顧問約翰•迪安(John Dean)已經徹查非常闖入事件,並說道,“我可以直接斷言,他的調查表明沒有任何現任的白宮工作人員和本屆政府人員牽扯到這件極為怪誕的事件中。真正使人痛心的是,你們試圖掩蓋這一點。”同樣地,我們後來才從約翰•迪安的證詞中得知,直到總統做出那段聲明前,迪安對於“自己的”調查聞所未聞。真是不可思議。

9月15日,聯邦大陪審團(federal grand jury)起訴原初的五名竊賊,以及兩位前白宮助理霍華德•亨特和戈登•裡迪。就在同一天──只是兩年後此事才曝光──尼克森要求他的兩名助理,白宮辦公廳主任鮑勃•哈爾德曼(即H•R•哈爾德曼──譯者注)和約翰•迪安,以經濟報復來威脅《郵報》:“它就要惹禍上身了……關鍵是《郵報》將會因為此事惹上糟糕至極的麻煩。他們有家電視臺……而他們就要續簽經營許可證了……這裡就要有好戲上演了……這場遊戲必須玩得粗暴野蠻些。”至於我們的律師,尼克森說:“選舉過後,我不會希望自己身處愛德華•班尼特•威廉斯的位置。我們會好好招呼這個混蛋,相信我。我們會的。我必須這麼做,因為他是個壞蛋。”

兩周後,伯恩斯坦和伍德沃德發表了影響重大的文章,刊登在《郵報》頭版。他們查出莫里斯•施坦斯(Maurice Stans)的保險箱中有一筆秘密基金。莫里斯是前任商務部長,時任總統競選委員會財務主管。秘密基金由五人掌管,用於收集民主黨的情報,約翰•米切爾便是這五人之一。新聞報導由此觸及了新的高度;米切爾本人被牽涉其中,不僅包括他在競選委員會擔任新職務期間,還包括他過去仍舊任職司法部長時,因為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調查發現,米切爾自去年便開始授權調用這筆基金。

總統競選委員會狡詐地否認了這篇報導──活靈活現。委員會的新聞助理告訴伯恩斯坦,“這項指控沒有絲毫的事實依據”,為了查明真相,伯恩斯坦直接打電話給米切爾,米切爾當時身在紐約的酒店裡,親自接聽了電話。卡爾告知了他那篇報導的內容,他高聲驚呼,“天──啊!”感情如此強烈,卡爾甚至覺得這是“某種原始的呐喊”,心想米切爾也許是在電話那頭暈過去了。卡爾給米切爾朗讀了報導的前兩段,米切爾打斷了他,仍舊叫嚷著說,“這些都是胡扯,你要把這篇文章登在報紙上?它們都已經被否認了。如果文章刊登的話,凱蒂•格雷厄姆的乳頭會被大型絞幹機絞住的。天啊!這是我聽過的最令人作嘔的事情。”

伯恩斯坦目瞪口呆,給在家中的本打電話,將米切爾說過的話和盤托出,還討論著將其附加在已然完成的文章中。本告訴卡爾可以引用所有原話,除了提到我的“乳頭”的那句。那句話被改成了,我“會被大型絞幹機絞住的”。本覺得卡爾不必事先請示我。後來,卡爾告訴我,“凱薩琳,這個主意太好了,根本不必同你商量。”我認可本的做法。事實上,在報紙上讀到那句話後我錯愕不已,但更令我震驚的是得知了米切爾的原話。話裡的威脅和含義充滿了人身攻擊和無禮冒犯。次日,我偶然碰到了卡爾,便詢問他是否還有其他事情要告訴我。

▼ 點擊預購

兩人在其中發現了“卡爾森”(Colson)的名字和“白宮”的字樣,開始和赫布洛克一樣,相信此案與白宮有牽連。他們還發現,竊賊之一的伯納德•巴克(Bernard Barker)向戈登•裡迪和總統競選委員會(Committee to Re-elect the President)的另一名律師共用的辦公室撥打了無數個電話,而總統競選委員會的首字母縮寫很快從CRP變為了不祥的CREEP(意為諂媚者──譯者注)。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整裝待發了。

8月1日,“水門事件”過去一個月後,伯恩斯坦和伍德沃德聯合署名的首篇重要報導發表了,文章闡述了五名竊賊和總統競選委員會的關係。三周之後,8月22日,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在邁阿密舉行,尼克森總統風光無限地再度獲得總統候選人提名。接下來的一周,尼克森明顯試圖宣佈“水門事件”已吿終結,聲稱總統的法律顧問約翰•迪安(John Dean)已經徹查非常闖入事件,並說道,“我可以直接斷言,他的調查表明沒有任何現任的白宮工作人員和本屆政府人員牽扯到這件極為怪誕的事件中。真正使人痛心的是,你們試圖掩蓋這一點。”同樣地,我們後來才從約翰•迪安的證詞中得知,直到總統做出那段聲明前,迪安對於“自己的”調查聞所未聞。真是不可思議。

9月15日,聯邦大陪審團(federal grand jury)起訴原初的五名竊賊,以及兩位前白宮助理霍華德•亨特和戈登•裡迪。就在同一天──只是兩年後此事才曝光──尼克森要求他的兩名助理,白宮辦公廳主任鮑勃•哈爾德曼(即H•R•哈爾德曼──譯者注)和約翰•迪安,以經濟報復來威脅《郵報》:“它就要惹禍上身了……關鍵是《郵報》將會因為此事惹上糟糕至極的麻煩。他們有家電視臺……而他們就要續簽經營許可證了……這裡就要有好戲上演了……這場遊戲必須玩得粗暴野蠻些。”至於我們的律師,尼克森說:“選舉過後,我不會希望自己身處愛德華•班尼特•威廉斯的位置。我們會好好招呼這個混蛋,相信我。我們會的。我必須這麼做,因為他是個壞蛋。”

兩周後,伯恩斯坦和伍德沃德發表了影響重大的文章,刊登在《郵報》頭版。他們查出莫里斯•施坦斯(Maurice Stans)的保險箱中有一筆秘密基金。莫里斯是前任商務部長,時任總統競選委員會財務主管。秘密基金由五人掌管,用於收集民主黨的情報,約翰•米切爾便是這五人之一。新聞報導由此觸及了新的高度;米切爾本人被牽涉其中,不僅包括他在競選委員會擔任新職務期間,還包括他過去仍舊任職司法部長時,因為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調查發現,米切爾自去年便開始授權調用這筆基金。

總統競選委員會狡詐地否認了這篇報導──活靈活現。委員會的新聞助理告訴伯恩斯坦,“這項指控沒有絲毫的事實依據”,為了查明真相,伯恩斯坦直接打電話給米切爾,米切爾當時身在紐約的酒店裡,親自接聽了電話。卡爾告知了他那篇報導的內容,他高聲驚呼,“天──啊!”感情如此強烈,卡爾甚至覺得這是“某種原始的呐喊”,心想米切爾也許是在電話那頭暈過去了。卡爾給米切爾朗讀了報導的前兩段,米切爾打斷了他,仍舊叫嚷著說,“這些都是胡扯,你要把這篇文章登在報紙上?它們都已經被否認了。如果文章刊登的話,凱蒂•格雷厄姆的乳頭會被大型絞幹機絞住的。天啊!這是我聽過的最令人作嘔的事情。”

伯恩斯坦目瞪口呆,給在家中的本打電話,將米切爾說過的話和盤托出,還討論著將其附加在已然完成的文章中。本告訴卡爾可以引用所有原話,除了提到我的“乳頭”的那句。那句話被改成了,我“會被大型絞幹機絞住的”。本覺得卡爾不必事先請示我。後來,卡爾告訴我,“凱薩琳,這個主意太好了,根本不必同你商量。”我認可本的做法。事實上,在報紙上讀到那句話後我錯愕不已,但更令我震驚的是得知了米切爾的原話。話裡的威脅和含義充滿了人身攻擊和無禮冒犯。次日,我偶然碰到了卡爾,便詢問他是否還有其他事情要告訴我。

▼ 點擊預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