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個“千古奇丐”,行乞三十八年建起三處義學,載入正史唯一乞丐

封建社會將人分為三六九等, 乞丐是其中社會地位最低的一種。 很多窮苦的失地農民在那個時代因為種種原因而變成了流民、乞丐。 因為, 他們沒有自己的耕地, 所以, 就只能以乞討為生。 雖然, 大部分乞丐都是無家可歸的可憐人, 但是, 同樣也有一部分人是因為好吃懶做才淪落為乞丐。

因為, 這些人的存在, 封建社會將乞丐們統一打入了下九流, 將他們視為社會底層。

而封建社會的中流砥柱是什麼人呢?是士紳和讀書人。 我們都知道, 古代有“士農工商”的等級制度, 但是, 乞丐並不在其中。

因為, 他們是失去了社會價值的一種人, 不論走到哪裡都會遭人白眼, 被人隨意欺淩。 然而, 我們翻閱歷史之後就會赫然發現, 有一個乞丐不僅不被視為不入流的下等人, 反而被記錄在了史書之中, 名垂青史。 這位不同凡響的乞丐就是清朝末年的武訓。

作為一個乞丐,

武訓的社會地位非常低, 他從小生於貧寒之家, 父母連名字都沒有給他起, 原名武七(因在家中排行第七, 故名“武七”)。 武訓這個大名還是朝廷下令賞賜給他的, 為嘉獎其興辦教育之功, 取“垂訓於世”之意。

所以說, 武訓最開始不過是個阿Q式的貧民,

他七歲的時候, 父親就離開了人世。 失去了壯勞力的武家開始迅速走上破敗之路, 最終, 武訓只能與母親相依為命, 乞討為生。

雖然, 流落街頭, 無家可歸, 但是, 武訓的內心卻始終不願意自輕自賤。 年紀稍大一些, 他就開始到有錢人家裡做工, 用微薄的收入養活自己。 在武訓辛苦做工的時候, 與他同齡的孩子們卻在私塾裡讀書。 年少的武訓一直很羡慕那些讀書識字的人, 但是, 他沒有上學的錢, 也沒有上學的時間。

封建時代, 識字率不到百分之十, 在這種情況下, 能夠識文斷字的都會被人尊敬。 但是, 很多人卻仗著自己認識字來欺騙不識字的農民, 武訓就曾遭受過這樣的欺淩。

地主家裡做了一本假賬, 並且, 說已經給武訓結清了工錢。 武訓不識字, 自然無可辯駁。 他雖然據理力爭, 但卻被毒打了一頓, 氣得口吐白沫, 不食不語, 病倒3日。 經過這次慘痛的經歷, 武訓終於意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 他意識到, 如果不能掌握文字, 那一輩子都不會有出路。

痛定思痛, 武訓決定自己開辦一個學堂,

讓那些和他一樣出身窮苦人家的孩子們能夠讀得起書。

武訓的這種想法在當時的很多人看來無異于天方夜譚, 屬於被地主打壞了腦子之後的臆想。 然而, 武訓卻知道, 這是他一生的事業。 於是, 從1859年開始, 年僅21歲的武訓開始為自己的夢想而奮鬥。 他放棄了到地主家做工的活計, 開始在各地乞討, 並且, 計畫用乞討來的錢開辦義學, 請先生來講課。

可以說,武訓在乞討期間,日子過得越發窘迫,破衣爛衫、蓬頭垢面就是她的真實寫照。但是,他並不決定悲傷,因為他是在為自己的夢想而拼搏。武訓就這樣用自己的雙腳走了大半個中國,他每到一處不但乞討,而且還學人表演。

他不知道從哪裡學會了江湖人士的雜技,於是,便開始給人表演,以此來獲取施捨,等到四十九歲的時候,武訓就已經攢了一大筆錢,行乞三十八年,建起三處義學。

光緒十四年(1888)與楊樹坊在堂邑柳林鎮創辦崇賢義塾;

光緒十五年(1889)與了征和尚在館陶楊二莊創辦義塾;

光緒二十二年(1896)又與會門首領施善政在臨清鎮創辦義塾。

山東清廷封其為“義學正”,賜給黃馬褂和“樂善好施”匾額,准予建立牌坊。然而,令人詫異的是,武訓為了讓自己的有更多的錢,開始學人放高利貸。之後,他用這種不正義的方法卻獲取高額收益。他自己是個窮苦人出身,所想的也是要窮苦人家的孩子能夠得到讀書的機會。可是,他卻採取了一種極端的方式。

放高利貸固然是一種快速積攢本錢的辦法,但是,這樣一來就會有更多像他一樣身份的人家破人亡。武訓的出發點固然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放高利貸的行為絕對是錯誤的,為了讓窮人能有出路,反倒讓窮人家破人亡,這樣的行為已經不能稱之為偉大。最終,與他所培養、拯救的孩子相比,他破壞的家庭更多。

光緒二十二年4月23日,武訓病逝于禦史巷義塾。根據《清史稿》的記載:

“(武訓)病革,聞諸生誦讀聲,猶張目而笑”。就這樣,武訓在眾學童朗朗讀書聲中含笑離開了這個世界,享年五十九歲。

武訓已經是乞丐之中的佼佼者,是中國歷史上以乞丐身份被載入正史的唯一一人,甚至,可說是繼朱元璋後最了不起的乞丐,但他的行為依舊不值得提倡。我們不必對他稱頌太多,要客觀的去看待他的歷史局限性和成就。

參考資料:

『《武訓傳》、《中國的“千古奇丐”》』

可以說,武訓在乞討期間,日子過得越發窘迫,破衣爛衫、蓬頭垢面就是她的真實寫照。但是,他並不決定悲傷,因為他是在為自己的夢想而拼搏。武訓就這樣用自己的雙腳走了大半個中國,他每到一處不但乞討,而且還學人表演。

他不知道從哪裡學會了江湖人士的雜技,於是,便開始給人表演,以此來獲取施捨,等到四十九歲的時候,武訓就已經攢了一大筆錢,行乞三十八年,建起三處義學。

光緒十四年(1888)與楊樹坊在堂邑柳林鎮創辦崇賢義塾;

光緒十五年(1889)與了征和尚在館陶楊二莊創辦義塾;

光緒二十二年(1896)又與會門首領施善政在臨清鎮創辦義塾。

山東清廷封其為“義學正”,賜給黃馬褂和“樂善好施”匾額,准予建立牌坊。然而,令人詫異的是,武訓為了讓自己的有更多的錢,開始學人放高利貸。之後,他用這種不正義的方法卻獲取高額收益。他自己是個窮苦人出身,所想的也是要窮苦人家的孩子能夠得到讀書的機會。可是,他卻採取了一種極端的方式。

放高利貸固然是一種快速積攢本錢的辦法,但是,這樣一來就會有更多像他一樣身份的人家破人亡。武訓的出發點固然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放高利貸的行為絕對是錯誤的,為了讓窮人能有出路,反倒讓窮人家破人亡,這樣的行為已經不能稱之為偉大。最終,與他所培養、拯救的孩子相比,他破壞的家庭更多。

光緒二十二年4月23日,武訓病逝于禦史巷義塾。根據《清史稿》的記載:

“(武訓)病革,聞諸生誦讀聲,猶張目而笑”。就這樣,武訓在眾學童朗朗讀書聲中含笑離開了這個世界,享年五十九歲。

武訓已經是乞丐之中的佼佼者,是中國歷史上以乞丐身份被載入正史的唯一一人,甚至,可說是繼朱元璋後最了不起的乞丐,但他的行為依舊不值得提倡。我們不必對他稱頌太多,要客觀的去看待他的歷史局限性和成就。

參考資料:

『《武訓傳》、《中國的“千古奇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