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平安西安 榜樣力量」經開分局鳳城路派出所社區民警劉英——社區的“兒子娃娃”(上)

點擊上方“警界視野”可以訂閱哦

在新疆, 要是被叫上一聲“兒子娃娃”, 那是特別長臉的事, 因為在新疆俗語裡這個詞幾乎包含所有對男性的褒獎——赤誠豪爽、吃苦耐勞、勇於擔當,

甘於奉獻……,鳳城路派出所社區民警劉英生在新疆, 長在新疆, 這股兒子娃娃的勁頭深烙在骨子裡, 入伍十幾年, 雖然幹的是後勤這個看似挺邊緣化的崗位, 但人家把工作幹出了花, 光是三等功就獲了六個, 轉業的時候, 排名特靠前, 其實當時他能挑選更“熱門”的單位, 但他說, 他喜歡員警這個職業, 穿著這身警服, 他心裡這股“兒子娃娃”的精氣神就散不了。

流水的營盤 打鐵的警

劉英2007年轉業到鳳城路派出所時, 都快40歲了, 從來沒接觸過公安業務, 法律法規不熟悉, 社區情況不瞭解, 筆錄不會做, 群眾工作不知道怎麼搞, 在部隊養成的規律的作息也被繁忙的工作打亂, 按他自己的話說, 前兩個月腦袋都是懵的。 而且一開始接手社區工作還會幹點“棒槌”事兒, 有個吸毒人員的叫高老五, 被打擊處理過很多次, 劉英排查重點人口的時候叫他到所裡談話, 苦口婆心的給他講道理, 講吸毒的危害, 聽了一會兒, 高老五拍著胸脯發了毒誓,

“劉警官, 我以後再也不吸毒了, 我再吸毒就讓我出門讓車撞死, 不過我上回吞了個東西在胃裡, 醫院說手術要三百塊, 我現在還缺一百, 你能不能幫幫我”。 劉英沒想到自己三言兩語就“挽救”了這個吸毒分子, 爽快的給了高老五一百塊, 讓他去看病。 心裡還挺有成就感。 沒過幾天, 另外一個小混混和他說的話, 差點把他氣得背過氣去, “劉警官, 這兩天高老五囂張得很, 到處和人說, 你咋把他叫過來就咋把他放出去, 還給他錢叫他‘抽泡’”。 貓被耗子耍, 臉丟大了, 生氣之余, 劉英也深深體會到基層公安工作沒那麼簡單。

後來, 只要是所裡民警下社區, 他都“陪同前往”, 發生了治安案件, 也不管在不在他片區, 他也跟著去看去學, 只要一有空就拿出《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書籍背法條,

而且每天都會有個固定專案——繞著片區轉好幾圈, 拿著小本詳細記錄下每個單位、企業、社區的情況, 然後再一點點“複印”在腦子裡, 這些年走下來, 鞋都不知磨破多少雙。 下過硬功夫, 劉英顯得特自信, “只要是我管過的片區, 隨便給我一個位址, 閉著眼都能摸過去”。 就這樣, 只過了兩年, 半路出家的劉英就當上了全市的“十佳民警”。

劉英三次變換過責任區, 一路走來收穫“點贊”無數。 劉英在派出所的第一站是文景社區, 當時這個社區有個誰碰見誰頭疼的“燙手山芋”, 那些年轄區裡的毛紡廠改制, 和一家房地產公司因為土地糾紛和賠償的問題一直談不攏, 官司打得曠日持久, 雙方鬧得很僵, 有幾次雙方差點動起手來, 派出所不知為這個事調解了多少回, 效果都不理想, 一年大大小小的衝突能有十幾次, 不是堵門就是堵路, 別說談判了, 坐都坐不到一起。 劉英接手以後, 這事兒就落在他身上。

毛紡廠有個老陳書記, 是職工們的主心骨, 這老陳書記不簡單,六十年代的大學生,在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都工作過,見多識廣,思維活躍,有幾次和地產公司談判,談著談著,楞把對方的幾位負責人繞的暈頭轉向,被他牽著鼻子走。能人一般都不服人,但老陳書記特認劉英。

有一次,毛紡廠一大早又堵了地產公司的門,劉英趕到現場調解,雙方一直說到中午,到了飯點,劉英招呼毛紡廠的代表到小飯館吃了頓飯,偷偷把單買了。老陳書記有點不好意思,“劉警官,你看我們這事老麻煩你,應該我們請你才對,咋還讓你把賬結了。”劉英對他說“咱毛紡廠的職工們不容易,一個月拿不了多少錢,我家就在附近住,有幾次我下班回家買菜,看見咱廠裡的困難職工撿菜葉子,我這個心裡確實不是滋味,請你們吃頓便飯,也算我盡點心。”老陳書記握著劉英的手,感覺這手掌的溫度是從他心裡傳出來的。不光老陳書記這麼覺得,廠裡的職工也是這麼看劉英的。因為劉英幹了一件看似與調解毫不相干的事兒。

劉英發現每次毛紡廠職工和地產公司發生衝突,總有十幾個人鬧得最凶,這些人都是下崗職工,毛紡廠當年和地產公司達成協議,項目建成後,有幾萬平米的門面房補償給廠裡,廠裡的在職職工集資後進行股份制經營,由於被買斷了工齡,這部分工人不能入股,本來生活就艱難,眼見著有了盼頭,卻和自己沒關係,所以這些人的意見最大,就想為自己爭取點啥。為了這,劉英先後多次和毛紡廠,輕紡局協調,終於讓這部分下崗職工也入了股,這一來,劉英的威信一下樹立了起來,再發生糾紛,只要劉英一到場,大夥都自覺地喊,“劉警官來了,咱都散了吧!”我問劉英,“那後來呢?”“後來就坐到桌子上好好談唄!”劉英笑著說,“咱公安機關不能介入經濟糾紛,只要雙方能坐下好好說,事情總能往前推進,人家談,我就陪著,陪通宵都有好幾回,我還是操心,因為剛開始的時候,兩邊說的不好,斧子棍子都拿出來了,都是有家有業的,出了啥問題,一家老小可咋辦。”

有人誇劉英工作有技巧,他卻不這麼認為,他說“社區工作是個良心活,要想幹好,就得把社區裡一家一戶,大事小情放在心裡,這事情騙不了別人,也騙不了自己,群眾工作表面上管的是事兒,但理得是心,老百姓反映再小的問題,咱都要放在自己身上想想,我沒啥技巧,要說有,就六個字‘要想好,打顛倒’”。

2010年,劉英被調整到別的社區,當時毛紡廠、附近城中村、還有部分社區物業公司的代表紛紛來到鳳城路派出所要求把劉英留在轄區。所長和大家解釋:“咱派出所轄區這麼大,光你們好了可不行,像劉英這樣能治‘疑難雜症’的民警我得把他放到‘打鐵’的地方去。”

2014年下半年,劉英管轄的世融嘉城社區一批住宅社區陸續竣工,隨著入住率越來越高,路兩旁停放的私家車也越來越多,砸車窗盜竊財物的案件持續高發,最猖獗的時候,白天晚上都發案,挑選的車輛也都是霸道、路虎一類的高檔越野車,而且作案的大都是慣犯,賊精賊精的,他們用彈弓和鋼珠遠遠地把車窗擊碎,得手後迅速乘坐電動車逃離現場,發現了都沒法追。那段時間,劉英天天沿著這條街道來回走,想著怎麼解決這問題,走著走著,就被他想出一個“甕中捉鼈”的計畫來。他安排一組輔警和保安組成巡邏隊,分別在道路沿線的路口兩端,以及社區門口紮上點兒,另外一組在對面的建築物拿著望遠鏡觀察,一有情況立刻用步話機通知,兩頭堵截。三伏天裡,四十好幾的劉英和二十多歲的隊員們一起24小時連軸轉,白天太陽曬,晚上蚊子叮,蹲守的時候別說正常吃飯,連水都不敢多喝。沒多久,他們就抓了個現行,而且還是個膽大的“硬茬兒”,那天巡邏隊發現有人砸車窗,兩邊一夾擊,就把人控制住了,但這傢伙特別橫,說自己是員警,在辦案,兜裡有警官證,劉英掏出來一看,呦!還真有,本人和照片還挺像。再問啥,這傢伙來回就一句話“警官證上都寫著呢”,看到這情況,劉英頓了頓,然後好像漫不經心的問了一句“小夥兒你還挺年輕的,幾幾年的。”對方看員警口風好像也有點松,就回答道:“82年的”。一聽這話,劉英啪的一聲把警官證摔倒他的面前,警官證上的出生年月明明寫著80年,這會兒嫌疑人的氣兒一下就泄了,回到派出所老老實實交代了幾十起案子。經過審訊發現,這傢伙經常在經開,未央等地流竄作案,連警車都不放過,劉英到他租住的地方起獲贓物的時候,光公檢法部門的工作證就擺了一桌子,他兜裡的那個也是砸車的時候順來當“護身符”用的。在隨後的一個月時間裡,劉英和他的隊員現場共抓獲盜竊車財嫌疑人17名,破案100多起,從這兒起,各路蟊賊都知道了這塊地方是老虎屁股---摸不得。

(圖/文 李宇瀚 文中人物除民警外,均為化名)

我是經開分局鳳城路派出所社區民警

劉英 參選

“平安西安•榜樣力量 十佳社區民警”

請為我點贊

給您有聚焦的視野

打動你的人群

長按二維碼關注

這老陳書記不簡單,六十年代的大學生,在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都工作過,見多識廣,思維活躍,有幾次和地產公司談判,談著談著,楞把對方的幾位負責人繞的暈頭轉向,被他牽著鼻子走。能人一般都不服人,但老陳書記特認劉英。

有一次,毛紡廠一大早又堵了地產公司的門,劉英趕到現場調解,雙方一直說到中午,到了飯點,劉英招呼毛紡廠的代表到小飯館吃了頓飯,偷偷把單買了。老陳書記有點不好意思,“劉警官,你看我們這事老麻煩你,應該我們請你才對,咋還讓你把賬結了。”劉英對他說“咱毛紡廠的職工們不容易,一個月拿不了多少錢,我家就在附近住,有幾次我下班回家買菜,看見咱廠裡的困難職工撿菜葉子,我這個心裡確實不是滋味,請你們吃頓便飯,也算我盡點心。”老陳書記握著劉英的手,感覺這手掌的溫度是從他心裡傳出來的。不光老陳書記這麼覺得,廠裡的職工也是這麼看劉英的。因為劉英幹了一件看似與調解毫不相干的事兒。

劉英發現每次毛紡廠職工和地產公司發生衝突,總有十幾個人鬧得最凶,這些人都是下崗職工,毛紡廠當年和地產公司達成協議,項目建成後,有幾萬平米的門面房補償給廠裡,廠裡的在職職工集資後進行股份制經營,由於被買斷了工齡,這部分工人不能入股,本來生活就艱難,眼見著有了盼頭,卻和自己沒關係,所以這些人的意見最大,就想為自己爭取點啥。為了這,劉英先後多次和毛紡廠,輕紡局協調,終於讓這部分下崗職工也入了股,這一來,劉英的威信一下樹立了起來,再發生糾紛,只要劉英一到場,大夥都自覺地喊,“劉警官來了,咱都散了吧!”我問劉英,“那後來呢?”“後來就坐到桌子上好好談唄!”劉英笑著說,“咱公安機關不能介入經濟糾紛,只要雙方能坐下好好說,事情總能往前推進,人家談,我就陪著,陪通宵都有好幾回,我還是操心,因為剛開始的時候,兩邊說的不好,斧子棍子都拿出來了,都是有家有業的,出了啥問題,一家老小可咋辦。”

有人誇劉英工作有技巧,他卻不這麼認為,他說“社區工作是個良心活,要想幹好,就得把社區裡一家一戶,大事小情放在心裡,這事情騙不了別人,也騙不了自己,群眾工作表面上管的是事兒,但理得是心,老百姓反映再小的問題,咱都要放在自己身上想想,我沒啥技巧,要說有,就六個字‘要想好,打顛倒’”。

2010年,劉英被調整到別的社區,當時毛紡廠、附近城中村、還有部分社區物業公司的代表紛紛來到鳳城路派出所要求把劉英留在轄區。所長和大家解釋:“咱派出所轄區這麼大,光你們好了可不行,像劉英這樣能治‘疑難雜症’的民警我得把他放到‘打鐵’的地方去。”

2014年下半年,劉英管轄的世融嘉城社區一批住宅社區陸續竣工,隨著入住率越來越高,路兩旁停放的私家車也越來越多,砸車窗盜竊財物的案件持續高發,最猖獗的時候,白天晚上都發案,挑選的車輛也都是霸道、路虎一類的高檔越野車,而且作案的大都是慣犯,賊精賊精的,他們用彈弓和鋼珠遠遠地把車窗擊碎,得手後迅速乘坐電動車逃離現場,發現了都沒法追。那段時間,劉英天天沿著這條街道來回走,想著怎麼解決這問題,走著走著,就被他想出一個“甕中捉鼈”的計畫來。他安排一組輔警和保安組成巡邏隊,分別在道路沿線的路口兩端,以及社區門口紮上點兒,另外一組在對面的建築物拿著望遠鏡觀察,一有情況立刻用步話機通知,兩頭堵截。三伏天裡,四十好幾的劉英和二十多歲的隊員們一起24小時連軸轉,白天太陽曬,晚上蚊子叮,蹲守的時候別說正常吃飯,連水都不敢多喝。沒多久,他們就抓了個現行,而且還是個膽大的“硬茬兒”,那天巡邏隊發現有人砸車窗,兩邊一夾擊,就把人控制住了,但這傢伙特別橫,說自己是員警,在辦案,兜裡有警官證,劉英掏出來一看,呦!還真有,本人和照片還挺像。再問啥,這傢伙來回就一句話“警官證上都寫著呢”,看到這情況,劉英頓了頓,然後好像漫不經心的問了一句“小夥兒你還挺年輕的,幾幾年的。”對方看員警口風好像也有點松,就回答道:“82年的”。一聽這話,劉英啪的一聲把警官證摔倒他的面前,警官證上的出生年月明明寫著80年,這會兒嫌疑人的氣兒一下就泄了,回到派出所老老實實交代了幾十起案子。經過審訊發現,這傢伙經常在經開,未央等地流竄作案,連警車都不放過,劉英到他租住的地方起獲贓物的時候,光公檢法部門的工作證就擺了一桌子,他兜裡的那個也是砸車的時候順來當“護身符”用的。在隨後的一個月時間裡,劉英和他的隊員現場共抓獲盜竊車財嫌疑人17名,破案100多起,從這兒起,各路蟊賊都知道了這塊地方是老虎屁股---摸不得。

(圖/文 李宇瀚 文中人物除民警外,均為化名)

我是經開分局鳳城路派出所社區民警

劉英 參選

“平安西安•榜樣力量 十佳社區民警”

請為我點贊

給您有聚焦的視野

打動你的人群

長按二維碼關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