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朝兩百年未能征服蒙古,為何清朝僅一招就讓蒙古人口銳減9成?

1206年, 鐵木真建立起大蒙古國, 這支草原上的雄獅開始在亞歐大陸瘋狂地開疆拓土。 鐵木真及其子孫在對外征戰中, 開拓了東起日本海、西抵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亞、南至波斯灣的遼闊疆域, 國土橫跨亞歐大陸, 極盛國土面積達三千幾百多萬平方公里(含西伯利亞北部), 是連續面積最大的帝國。

明朝時期蒙古人還在統治著基輔羅斯(沙俄的前身) 以及北亞的大片土地, 明朝只要打擊蒙古人 , 蒙古人打不過就會退守這些地方而大明再強也鞭長莫及。 反正大明的目的達到了, 到了明末沙俄崛起勢力不斷的像西伯利亞地區伸展蒙古人又分裂成個個部落, 沒有有效的作戰兵力。 東北的後金又興起蒙古人的生存空間不斷的被壓縮又退回了蒙古高原 。 北方的遊牧民族無論山戎、東胡、匈奴還是突厥、契丹、蒙古, 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始終讓南部沿邊地帶成為烽火連連的交鋒之地,

為我們的史冊留下邊關和邊塞詩, 也留下了長城。 滿清政權屬於歷史暴發戶, 起家時部族人口規模很小, 面對曾經一統天下近百年的蒙古部族, 從一開始就精明地確立了秉承和堅守滿蒙一家親政策的戰略, 以圖無後顧之憂, 無側翼之患, 事實上這也是他們踏實入主中原的前提和保障

隨著西方科技的東傳, 中國軍事文明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大規模運用火器使得蒙古騎兵戰術難以複製過去的輝煌, 即便是曾經令明朝恐懼的重騎兵也在清軍九進十連環陣的打擊下灰飛煙滅。 清朝最終收服了喀爾喀, 打翻了準噶爾, 並將其併入版圖。 並在武力的保障下給蒙古各部劃分牧場, 禁止其相互攻擊並侵擾內地, 並以法律形式對蒙古進行約束。 慢慢的蒙古人分散到歐洲中亞, 西亞, 等各個地區了, 和當地其他民族融合了, 或者變成新的民族。 而留在蒙古草原看老家到本來就不多了。 清朝強大後, 蒙古人變成統治民族之一, 當官的當官當兵的當兵,

分散到中國各地駐守了, 過上比草原生活更好的日子逐漸就漢化融入當地了。

史學界總結的是“明修長城, 清建寺廟”。 清加大對信教人的重獎, 這又被史稱“挖蔸、刨根”之術, 讓有男丁的蒙古人“三丁以上有一二”從事傳教生活, 這就極大的降低了蒙古族的人口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