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一位61歲乘客的一番話,讓我對滴滴司機這個職業有了新的認識

時代拋棄你, 從不會跟你打招呼, 也不會跟你說再見。 應用技術的發展讓人應接不暇, 互聯網的洪流倒逼著我們必須加快學習的腳步, 快速更新知識觀念, 否則必定會被洪流淘汰。 而我就屬於那一類難以跟上時代步伐, 被無情拋棄的一批人。

83年出生的我, 2007年中文系本科畢業後, 在一家當時很知名的門戶網站做網頁編輯, 在前年的傳統媒體裁員潮中被被迫刷了下來, 開始了仰天長歎又鬱鬱不得志的生活。 被辭退後, 我也曾在招聘網站投過很多簡歷, 最終都因為年齡限制、技能單一等各種原因, 未能被用人單位錄用。 眼見著就要35周歲, 正值壯年卻下崗待業。 兒子的教育費用和日常的家用, 全部都要依靠父母的退休金和妻子微薄的薪水, 這些都讓身為男人的我無限自卑, 又無限焦慮, 甚至曾經一度抑鬱, 想與這令我望而生畏的時代永遠說再見。

也許是因為沒有自行了斷的勇氣, 也許是因為殘存著的家庭責任感, 在多次求職無果的情況下, 我用著以前自己上班的代步工具, 做起了滴滴司機, 一方面為了增加家庭收入, 最重要的, 是為了多與形形色色的外部世界接觸, 消除自己的焦慮。

就在近日, 我遇到了一位特殊的乘客。 淩晨3點多, 我在一家酒店門口接上他, 上車後, 他非常真誠的誇讚我這麼晚還在跑車, 很能吃苦。 借著微微的酒勁, 他和我說了很多關於他白手起家的故事, 也是那時我才知道, 這位乘客居然是在本市開了5家酒店的老闆。

老闆的成功始於一家小麵館, 也是每天淩晨3點的樣子, 他騎著二八大杠自行車, 載著妻子奔向麵館, 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在經營麵館的期間, 他從未間斷過學習, 從餐飲管理到現代企業制度, 從中國傳統文化到世界貿易科技。 56歲那年, 本可以含飴弄孫、頤養天年的他, 卻選擇將麵館建設為大型酒店。 如今已61歲, 他依然活躍在商場, 哪怕洽談合作至淩晨3點。

在得知我的職場經歷和心路歷程後, 他勸告我不要悲觀, 也不要看輕這個職業。 “這個職業遠比你現在認識到的偉大, 在夜深人靜的淩晨時分, 你能夠將在黑暗中焦灼的人們安全送回溫暖的家, 這點就值得敬佩。 ”

也是在這之後, 迷茫的我就如得到高人指點, 壓抑的心情豁然開朗。 職業崗位根本不分貴賤, 只存在喜歡與否的區別。 既然現在還沒有遇到自己喜歡的文字工作, 既然在滴滴平臺服務乘客, 那麼就要用心為乘客服務到最好。

崗位平凡, 但要努力讓自己變得不平凡。 正如這位老闆所說, 永遠不要停止學習, 堅持做好每件小事,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蓄積勃發,並要永遠真誠待人。現在的我,每天的淩晨時分,一邊在寫字臺前碼字,一邊等待滴滴乘客的“命令”,時刻準備著將黑暗中的人們安全送回溫暖的家。

堅持做好每件小事,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蓄積勃發,並要永遠真誠待人。現在的我,每天的淩晨時分,一邊在寫字臺前碼字,一邊等待滴滴乘客的“命令”,時刻準備著將黑暗中的人們安全送回溫暖的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