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聊城一中新校區:哪位學子不願在這裡放飛夢想?

我說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

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

……

雪化後那片鵝黃, 你像;

新鮮初放芽的綠, 你是;

柔嫩喜悅,

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在梁間呢喃

——你是愛, 是暖, 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這是詩人林徽因筆下對愛子出生發出的喜悅, 這是愛, 這是期冀。

在黨的十九大的春風裡, 聊城一中新校區, 誰能說不是聊城人心中的人間四月天呢?她, 承載著一座城的寵愛, 也承載著一座城的厚望。

在四月, 一年中的春天, 春天中的盛季, 聊城一中新校區又有了怎樣的新模樣?

這裡有總分全市第一的驚豔學子,

這裡有最現代化的教學設備,

這裡有無微不至的後勤保障,

這裡有一流工匠精神的優秀師資隊伍,

這裡, 是蘊含著無窮希望無窮力量的教育沃土,

這是全市人民最寄予厚望、全市學子最心心嚮往的最美教育時空!在這裡,

聊城一中人以無往不勝的精神, 向市委、市政府, 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新校區的模樣:守正待時, 校之大美盡顯匠心

想像中, 正在建設中的聊城一中新校區還該是機器轟鳴、塵土飛揚的繁忙景象吧。 走進校園一看, 綠樹雖未成蔭, 但嫩綠新吐, 生機蓬勃;白牆綠瓦, 整潔儼然, 角角落落精雕細琢, 無一處不顯示百年大計民生大工程的風範。

見微知著。 僅從目前投入使用的部分場館設施看, 未來聊城一中新校區的硬體, 留給了我們無限的想像空間。 有獨具慧眼的家長說, 即便30年後, 這裡如今的很多設計也不會落伍!

現在, 我們去看一個又一個動人的細節。

先說學生就餐的地方, 學生食堂分兩層, 女生一層, 男生一層;40個班級錯時就餐, 確保了安全有序, 避免了過多等待, 體現了管理工作細緻扎實。 而菜肴豐富, 花樣繁多, 質優價廉, 還專設清真窗口。

再說住宿的地方, 學生宿舍可以說媲美名牌大學:6人間, 櫥櫃桌椅人手一套。 僅僅一張床就大有說頭:配備有副校長王榮敏親自設計的能升降的蚊帳杆,

細緻之處可見一斑;專門定做棕草床墊, 舒適健康;上鋪床位護欄高38釐米, 比國標高10多釐米, 更加安全;階梯式櫥櫃代替了豎梯, 上鋪同學更加方便安全, 且增添了儲物功能。

另外, 宿舍配備空調、暖氣, 洗澡熱水24小時供應。 洗鞋機、洗衣機極大地節約了學生的洗刷時間;宿舍樓負一層設超市, 文具、書籍、生活用品等一應俱全。 新生入校將近一年, 窗明几淨, 毫無異味, 堪稱賓館級宿舍。

學習的地方, 更是盡善盡美。 兩台72匹功率的大空調保證教室四季如春, 86英寸一體機每個教室一台, 老師備課、播放課件、板書、即時評價學生、flash視頻播放、大型活動直播等等一網打盡;路由器覆蓋全校區,

助推教學資訊化;電子班牌及時播送年級通知, 展現班級文化, 推介名人事蹟;加寬加長的課桌, 500mm*700mm, 超過國標450mm*600mm, 且注塑封邊, 既牢固又方便使用。 過去以“冷桌子熱板凳”來形容十年寒窗苦讀, 這句話在聊城一中新校區已經不適合了, 因為板凳不存在了, 取而代之的是有靠背的椅子:選自教育裝備博覽會, 設計非常符合人體力學的特點……

老師辦公的配置同樣堪稱豪華:每人一台電腦、一個書櫥、一個掛衣櫥;老師的辦公室設在教室周圍, 班主任老師兩人一間辦公室, 都設在教室隔壁, 這更多體現的是陪伴式管理;中午, 教師休息有專門的公寓, 可以說是下午工作學習的加油站。

一年來, 聊城一中新校區又有了新進展:體育設施、實驗樓、校園綠化、部分道路、操場、報告廳、科學藝術樓、體育館等陸續完工, 今年9月,2018級新生入學後即可投入使用。到那時,實驗課、體育課、藝術課、社團活動、文化報告等等,無不有自己優越完備的陣地,整個校園不僅會書聲琅琅,更有百花齊放的精彩紛呈。

總之,聊城一中新校區校園建設已經初具規模,綠化基本完工、設備基本到位,萬事俱備,正張開懷抱,等待迎接今秋新一屆學子。

新校區的氣場:開疆拓土,盡是追夢的先鋒軍

氣場,或許是個很奧妙的東西。它是什麼?是堅強意志的展現,是雄心豪情的外表,是風度翩翩的吸引,是時刻微笑的修養,是運勢上升的無可阻擋!

校園活動豐富多彩

來到聊城一中新校區,就有這麼一種無形的強大氣場籠罩著你,給人以滿滿正能量,讓人昂揚、讓人積極向上!唯此才能解釋為何這個新校區第一份答卷便如此驚豔:年前全市統考,全市第一名就誕生於聊城一中新校區;全市前100名,19人在這裡;全市前1000名,294人在這裡;全市前2000名,593人在這裡;全市前3000名,879人在這裡,全市前3500名(約為聊城每年“一本”上線人數),1018人在這裡……

支撐聊城一中新校區這種氣場的核心動力源,是什麼?

首先,這與老校區的“發動機”帶動作用密不可分:

如,2017年高考,聊城一中有13人達到清華、北大錄取線;全市文理科前十名分別有8人和7人;上學期期末考試中,聊城一中老校區同樣成績優異:高一全市前1000名,313人在這裡;高一全市前2000名,457人在這裡;高一全市前3000名,526人在這裡,高一全市前3500名(約為聊城每年“一本”上線人數),549人在這裡……

整體上看,上學期期末考試,聊城一中新老校區珠聯璧合,雙頭並進,高一全市前10名,均在兩校區;全市前20名,兩校區占19人;全市前50名,兩校區占41人;全市前100名,兩校區占78人;全市前1000名,兩校區607人;全市前3500名,兩校區1567人。

在上學期期末考試中,高二年級全市理科前10、前20、前50、前100、前1000、前2000、前3000名,聊城一中分別有8人、17人、37人、69人、333人、563人、728人;文科前10、前20、前50、前100、前300、前400、前500、前600名,聊城一中分別有4人、12人、28人,48人、125人、152人、169人、187人。

在廣受關注的高三一模考試中,聊城一中高三年級繼續高歌猛進,理科前5名該校占4人,前10名占7人,前50名占31人,前100名占53人,前1000名占354人;文科前10名該校占6人,前50名占28人,前100名占52人。

其次,我們還要從新校區一個又一個細微之處去尋找:

去年招生之前,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便開始了,即面向全國招聘優秀教師。招聘分三批進行,有來自各地市的十佳班主任、十佳教師、教學能手等佼佼者,有部屬六大師範大學的優秀應屆畢業生;有山東省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獲得者。

除了這些優秀的新加入者,老校區優秀教師也來這裡開疆拓土。聊一有兩位正高職稱的教師,他們都來到了新校區;還有各學科的教研組長、備課組長,還有最受學生歡迎的男神教師、女神教師,還有聊城一中十佳教師、十佳青年教師,他們負篋而來,篳路藍縷,以自己一貫的卓越延續一中深厚底蘊和文脈。

開學之前的暑假裡,學校對新校區教師進行了集中培訓學習,為期半月,學校領導班子成員、新一級年級主任、副主任一一做了報告,讓新加入者儘快瞭解這所名校的管理、理念、文化、學風、教風,以儘快融入其中。

聊城一中新校區高一年級主任劉德良介紹說,開學後,年級主任、副主任四人分工合作,把每一項工作做實做細,甚至在教室全體會上哪位老師坐到哪裡,都有細緻的安排。

“我們舉辦了首屆教師技能素養大賽,由老教師講樣本課、年輕教師講示範課、青年教師講風采課。”聊城一中新校區高一年級副主任趙丙秀說。

新校區的日常教學,實施集體備課,且每課必研,群策群力,真正讓年輕教師的基本功快速提升。其間,青年教師舉行了拜師活動,以老帶新,實實在在地落到實處。

去年,聊城一中教師成長工程啟動,邀請了程紅兵、趙謙翔、胡新懿、徐安德、鐘志農等全國特級教師進行了三期高端培訓;同時在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聊城一中名師工作室正式啟動,一大批名師必將在聊城一中的校園裡湧現。

老校區、新校區強化交流,兩校區教師實施同課異構,互相交流上課,給各位老師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互相取長補短,不斷提升教學能力。在新校區,各科備課組長是老校區過來的教師,而副組長是新招聘老師,此舉旨在提倡觀點碰撞,最終實現取長補短融合為一。

教學抓落實,管理看制度。每週五下午第四節,是聊城一中新校區“法定”班主任輔導員會議,80人集體研討學生管理,一周聚焦一個主題,集思廣益;每週一下午第四節,是個班級“法定”主題班會,除了教學,班主任、輔導員還肩負重任:教學生做事、做人,引導學生釋放壓力,增強抗壓能力。

萬事開頭難,新校區定章立制必不可少。聊城一中新校區提倡師生“做符合身份的事,說符合身份的話”,如學生髮型、著裝、打扮等,必須符合學生身份。有規矩才成方圓。如今,在自習時間,新校區40個班巡查下來,交頭接耳等這樣的“輕微”違紀也幾乎找不到幾個人。

“開疆拓土,我們都是先鋒軍!” 劉德良說,看著新校區一天一個樣,我們每天都感到欣喜,都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站穩腳跟,當好榜樣,不負重托,我們距離這個目標越來越近。

年前期末統考,新老校區珠聯璧合,以一騎絕塵的姿態名列全市第一,形成了雙龍頭並峙的大好局面。這一優異成績,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對於這份成績,聊城一中校長李榮軍深感欣慰,一中新校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所有的心血和付出都結出了可喜的碩果。新校的這份成績,緣於聊城一中厚重的文化底蘊,緣於聊城一中人勇於挑戰的時代精神!

大志者,飛必高。有夢了不起,旭日東方升,幾度拼搏繁華後, 緣在一中,愛在一中。記者這幾天親身體會著聊城一中新校區優美的學習環境,卓越的辦學條件,強大的師資力量,真想讓自己的生命之河倒流,在這裡重上一回高中,那將是多麼幸福的事情!真的,對於優秀的初三畢業生來說,聊城一中新校區絕對是你非來不可的求學聖地。你來,幸福一生;你不來,後悔一輩子!衷心祝願,聊一的莘莘學子,智慧擔當,泛遊學海,乘風破浪展雄風,在一中新校區放飛心中自由絢麗的夢想。

敬告廣大初三家長, “五一”期間,聊城一中新校區舉辦校園開放日活動,家長朋友可以和孩子一起來這裡感受一中新校區的迷人風采。

記者 楊博 林志濱

今年9月,2018級新生入學後即可投入使用。到那時,實驗課、體育課、藝術課、社團活動、文化報告等等,無不有自己優越完備的陣地,整個校園不僅會書聲琅琅,更有百花齊放的精彩紛呈。

總之,聊城一中新校區校園建設已經初具規模,綠化基本完工、設備基本到位,萬事俱備,正張開懷抱,等待迎接今秋新一屆學子。

新校區的氣場:開疆拓土,盡是追夢的先鋒軍

氣場,或許是個很奧妙的東西。它是什麼?是堅強意志的展現,是雄心豪情的外表,是風度翩翩的吸引,是時刻微笑的修養,是運勢上升的無可阻擋!

校園活動豐富多彩

來到聊城一中新校區,就有這麼一種無形的強大氣場籠罩著你,給人以滿滿正能量,讓人昂揚、讓人積極向上!唯此才能解釋為何這個新校區第一份答卷便如此驚豔:年前全市統考,全市第一名就誕生於聊城一中新校區;全市前100名,19人在這裡;全市前1000名,294人在這裡;全市前2000名,593人在這裡;全市前3000名,879人在這裡,全市前3500名(約為聊城每年“一本”上線人數),1018人在這裡……

支撐聊城一中新校區這種氣場的核心動力源,是什麼?

首先,這與老校區的“發動機”帶動作用密不可分:

如,2017年高考,聊城一中有13人達到清華、北大錄取線;全市文理科前十名分別有8人和7人;上學期期末考試中,聊城一中老校區同樣成績優異:高一全市前1000名,313人在這裡;高一全市前2000名,457人在這裡;高一全市前3000名,526人在這裡,高一全市前3500名(約為聊城每年“一本”上線人數),549人在這裡……

整體上看,上學期期末考試,聊城一中新老校區珠聯璧合,雙頭並進,高一全市前10名,均在兩校區;全市前20名,兩校區占19人;全市前50名,兩校區占41人;全市前100名,兩校區占78人;全市前1000名,兩校區607人;全市前3500名,兩校區1567人。

在上學期期末考試中,高二年級全市理科前10、前20、前50、前100、前1000、前2000、前3000名,聊城一中分別有8人、17人、37人、69人、333人、563人、728人;文科前10、前20、前50、前100、前300、前400、前500、前600名,聊城一中分別有4人、12人、28人,48人、125人、152人、169人、187人。

在廣受關注的高三一模考試中,聊城一中高三年級繼續高歌猛進,理科前5名該校占4人,前10名占7人,前50名占31人,前100名占53人,前1000名占354人;文科前10名該校占6人,前50名占28人,前100名占52人。

其次,我們還要從新校區一個又一個細微之處去尋找:

去年招生之前,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便開始了,即面向全國招聘優秀教師。招聘分三批進行,有來自各地市的十佳班主任、十佳教師、教學能手等佼佼者,有部屬六大師範大學的優秀應屆畢業生;有山東省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獲得者。

除了這些優秀的新加入者,老校區優秀教師也來這裡開疆拓土。聊一有兩位正高職稱的教師,他們都來到了新校區;還有各學科的教研組長、備課組長,還有最受學生歡迎的男神教師、女神教師,還有聊城一中十佳教師、十佳青年教師,他們負篋而來,篳路藍縷,以自己一貫的卓越延續一中深厚底蘊和文脈。

開學之前的暑假裡,學校對新校區教師進行了集中培訓學習,為期半月,學校領導班子成員、新一級年級主任、副主任一一做了報告,讓新加入者儘快瞭解這所名校的管理、理念、文化、學風、教風,以儘快融入其中。

聊城一中新校區高一年級主任劉德良介紹說,開學後,年級主任、副主任四人分工合作,把每一項工作做實做細,甚至在教室全體會上哪位老師坐到哪裡,都有細緻的安排。

“我們舉辦了首屆教師技能素養大賽,由老教師講樣本課、年輕教師講示範課、青年教師講風采課。”聊城一中新校區高一年級副主任趙丙秀說。

新校區的日常教學,實施集體備課,且每課必研,群策群力,真正讓年輕教師的基本功快速提升。其間,青年教師舉行了拜師活動,以老帶新,實實在在地落到實處。

去年,聊城一中教師成長工程啟動,邀請了程紅兵、趙謙翔、胡新懿、徐安德、鐘志農等全國特級教師進行了三期高端培訓;同時在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聊城一中名師工作室正式啟動,一大批名師必將在聊城一中的校園裡湧現。

老校區、新校區強化交流,兩校區教師實施同課異構,互相交流上課,給各位老師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互相取長補短,不斷提升教學能力。在新校區,各科備課組長是老校區過來的教師,而副組長是新招聘老師,此舉旨在提倡觀點碰撞,最終實現取長補短融合為一。

教學抓落實,管理看制度。每週五下午第四節,是聊城一中新校區“法定”班主任輔導員會議,80人集體研討學生管理,一周聚焦一個主題,集思廣益;每週一下午第四節,是個班級“法定”主題班會,除了教學,班主任、輔導員還肩負重任:教學生做事、做人,引導學生釋放壓力,增強抗壓能力。

萬事開頭難,新校區定章立制必不可少。聊城一中新校區提倡師生“做符合身份的事,說符合身份的話”,如學生髮型、著裝、打扮等,必須符合學生身份。有規矩才成方圓。如今,在自習時間,新校區40個班巡查下來,交頭接耳等這樣的“輕微”違紀也幾乎找不到幾個人。

“開疆拓土,我們都是先鋒軍!” 劉德良說,看著新校區一天一個樣,我們每天都感到欣喜,都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站穩腳跟,當好榜樣,不負重托,我們距離這個目標越來越近。

年前期末統考,新老校區珠聯璧合,以一騎絕塵的姿態名列全市第一,形成了雙龍頭並峙的大好局面。這一優異成績,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對於這份成績,聊城一中校長李榮軍深感欣慰,一中新校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所有的心血和付出都結出了可喜的碩果。新校的這份成績,緣於聊城一中厚重的文化底蘊,緣於聊城一中人勇於挑戰的時代精神!

大志者,飛必高。有夢了不起,旭日東方升,幾度拼搏繁華後, 緣在一中,愛在一中。記者這幾天親身體會著聊城一中新校區優美的學習環境,卓越的辦學條件,強大的師資力量,真想讓自己的生命之河倒流,在這裡重上一回高中,那將是多麼幸福的事情!真的,對於優秀的初三畢業生來說,聊城一中新校區絕對是你非來不可的求學聖地。你來,幸福一生;你不來,後悔一輩子!衷心祝願,聊一的莘莘學子,智慧擔當,泛遊學海,乘風破浪展雄風,在一中新校區放飛心中自由絢麗的夢想。

敬告廣大初三家長, “五一”期間,聊城一中新校區舉辦校園開放日活動,家長朋友可以和孩子一起來這裡感受一中新校區的迷人風采。

記者 楊博 林志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