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山外青山樓外樓 獸醫一味藥解御醫難解之題

宋代官員孫光憲在《北夢瑣言》一書中記載了兩位元神醫的故事。 唐朝的時候, 武陵(今屬湖南常德)出了一位遠近聞名的神醫,

叫梁新。

有一天半夜時分, 常年居住在船中的某富翁突然得了“暴疾”, 苦苦熬到淩晨的時候, 已經奄奄一息了。

居住在附近船上的梁新得知消息, 立即前往為患者診斷病情。

梁醫生號完脈, 認為是中毒的脈象。

於是就對富翁的僕人說:“你的主人這兩天可能在去了誰家, 吃了一些不該吃的食物。 ”僕人疑惑地說:“我家主人很少出船, 沒在別人家吃過飯啊!”

梁新問那個僕人:“你家主人近幾天吃過什麼東西?”僕人回答說:“我家主人喜歡吃竹雞, 每年都得吃一百多隻, 最近又買了許多, 他這幾天吃了很多隻。 ”

梁新診斷說:“竹雞喜歡吃中藥半夏的幼苗, 身體中積攢了藥毒, 你家主人這是中了半夏之毒啊!”於是讓僕人搗姜成汁, 撬開病人的嘴巴, 灌進姜汁, 患者逐漸蘇醒過來。

梁新此後名聲大振, 經地方官員崔鉉推薦, 被朝廷徵召入宮做了御醫。 某一日, 有一位“朝士”生病了, 就找到梁新看病。

梁新看過這個朝士, 大吃一驚說:“何不早見示?風疾已深矣, 請速歸處置家事, 委順而已。 ”

——哎呀!你咋不早早就醫,

此刻已經病入膏肓, 無法醫治了, 請您快回家去, 儘早準備後事吧!

這位患病的朝士驚恐萬分地離開了, 他騎馬走在京城的大街上, 發現街頭有個擺地攤的人, 身旁掛個“攻醫術士”的牌子。

這位擺攤治病的人原本是個給馬看病的醫生, 叫趙鄂, 這幾天剛剛來到京城, 轉行給人治病。

朝士下馬來到趙鄂的攤前, 趙醫生看過之後, 和梁醫生說的一樣, 認為他已經病危了。

不過趙醫生說還有的救, 告訴他:“只有一法, 請官人剩吃消梨, 不限多少, 咀不及, 捩汁而飲, 或希萬一。 ”

——你回去猛吃香水梨, 能吃多少吃多少, 吃不下去就榨梨汁喝, 也許能保住你的命。

朝士轉憂為喜, 回家找個書筒, 換了一些香水梨, 一通大吃特嚼, 連吃了十來天, “頓覺爽朗, 其恙不作”, 轉危為安了。

朝士病好了去上班, 梁御醫很驚訝, 一打聽才知是趙醫生給治好的, 不禁暗暗稱奇, 真是山外青山樓外樓, 強中更有強中手啊!

梁御醫認為趙鄂是個人才, 驚歎說:“大國必有一人相繼者!”於是資助街頭擺攤的趙醫生“僕馬錢帛”,

四處宣揚他的神奇醫術。

後來趙鄂入朝做了太僕卿, 執掌皇帝的輿馬以及馬政, 趙醫生又做起了和馬打交道的老本行, 算得上人盡其才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