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們拿到了211位8090後關於新藥妝的需求②

文/思琳

近日, C2CC傳媒《鮮鋒》欄目首個專題策劃“新藥妝”系列報導正式上線, 這是第二篇文章。

《鮮鋒》欄目的調查問卷《藥妝知多少》, 于一周前正式對外發佈, 從藥妝品牌如何吸引年輕消費者出發, 共設計了16個問題, 收集到了211位80、90後(男女比例約為1:9)問卷回答, 通過和年輕消費者的問卷, 希望探尋中國藥妝市場的潛在需求, 挖掘近年來藥妝品牌行銷新打法, 以及搶佔中國藥妝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在產品為王的時代, 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才是最終導向。

藥妝定義未界定, 8090後卻有藥妝認知和需求

新藥妝系列報導開篇《漫說|藥妝知多少》 已詳細介紹了藥妝的四大概念, 雖然中國目前既未針對“藥妝”設有專門的批准文號, 也未對“藥妝”有明確的規定, 市場對藥妝的定義更是眾說紛紜, 但在此次問卷中, 68.57%的年輕消費者認為藥妝就是醫學護膚品, 57.14%的消費者認為藥妝是安全抗敏護膚品,

42.86%的人認為藥妝是無添加、全天然的產品。

在調查中, 我們發現近三成受訪者認為藥妝是輕醫美產品。 這意味著年輕消費者更加注重化妝品的有效性, 呈現越來越高端化、精細化的趨勢。

“藥妝”看似舶來, 實則緣起中國夏商, 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曾記載含有傳統中藥或漢方草本針對治療特定肌膚問題的藥方,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37.14%消費者認為, 含有中藥成分的產品也屬於藥妝。

不難看出, 年輕消費者在市場多年的培育下, 對什麼是藥妝, 從字面理解到成分添加, 是“藥”還是“妝”, 他們在心中已形成了一定固有的印象。

此前還有媒體報導稱, 國內消費者對藥妝的現有認知, 取決於海外品牌, 尤其是日本品牌長期的教育和影響。 日本作為國人海外遊的熱選地之一, 有著隨處可見的藥妝店, 在店內既有各類的藥品, 又有琳琅滿目的化妝品, 價格實惠, 產品好用, 消費者逐漸對藥妝、藥妝店有了初步的認識。

國際藥妝品牌是首選認知

在被問到“你熟悉的藥妝品牌有哪些”時, 八成以上的消費者都選擇了雅漾和理膚泉, 其次是薇姿, 51.43%。 國際外資品牌仍是消費者最為熟知的藥妝品牌。 值得關注的是, 城野醫生和森田藥妝分別是62.86%、60%, 近年來發展較快的國內專為敏感肌研發的薇諾娜, 則是37.14%, 這些品牌呈現出後來者居上的態勢。

在國內,雅漾、薇姿、理膚泉等諸多外資品牌,均定位藥妝,較早地作為賣點進入中國市場,對問題膚質的消費者,如敏感肌人群,是首批教育的消費對象。68.57%的受訪者認為,藥妝產品安全、真的有效,也有22.86%的認為藥妝宣傳也有行銷套路,所以25.71%的人認為不打廣告的藥妝品牌更具吸引力,因為消費者認為減少廣告投入,研發成本會更高。儘管如此,任有17%的受訪者不太清楚哪些是藥妝。其中,近半受訪者表示使用過雅漾噴霧、理膚泉特安霜、絲塔芙洗面乳等爆款單品。

理膚泉(圖源@toobejo)

什麼樣的藥妝能吸引消費者?

智研諮詢發佈的《2016-2022年中國藥妝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中顯示,中國藥妝市場年均增幅在30%以上,在2021年將達到594.5億元。然而,截至2016年,國外品牌就佔據了75%的市場份額。

近六成的受訪者在選購藥妝品牌時會將國際品牌列為重要參考指標,因為他們認為,國際品牌擁有強大的集團實力和多年研發技術支援,在安全和功效上更有保障。

起步晚的國產品牌想要和海外品牌比肩,還是應該立足于消費者需求,在品質上進行突破。

小眾藥妝品牌迎合消費者需求

在“哪種功效是你目前最需要的?”一題中,去黑頭、收縮毛孔占了69%,消除痘痘、祛除痘印是51%,安全抗皺是46%,而抗敏排到了第4位,只占了29%。

不難發現,藥妝除了基礎的安全抗敏作用外,消費者的需求在細分,抗敏已不能滿足現有的消費需求。

然而國際品牌因過於謹慎存在在行銷策略僵化、產品更新滯緩等缺點,對比之下,小眾藥妝品牌的年輕化宣傳策略、賣點突出以及高性價比更受消費者青睞,這正是這些藥妝品牌趕超的最好時機。

近年來,薇諾娜、玉澤、至本等國產藥妝品牌進入消費者視野,也證明產品為王、市場導向的重要性,消費者願意嘗試效果更好的產品,而不是單單看重品牌。

新品上市後,如何給消費者種草藥妝?

受訪者認為自身皮膚問題和朋友口碑推薦占多數,分別是69%和66%,而在社交媒體發達的當下,美妝博主、微信大號推薦和皮膚科醫生的推薦,以及專家型KOL安利也在是其中被種草的原因之一,這些已成為藥妝品牌推新的首選途徑。

“用爆品”勾搭年輕人

受訪中有超過50%的人有用過藥妝,25%的表示沒有用過。

這是因為美妝品牌眾多,選擇餘地較多,消費者更願意嘗試品牌中最知名或最有效果的明星單品,包括去年在中國流行的西班牙品牌MARTIDERM的安瓶,經常在專櫃賣斷貨的、細緻細毛且能美白的科顏氏白泥,都成為了網紅爆品,品牌的“爆品策略”已見成效。

以爆款單品為切入點,在消費者集中的社交軟體平臺推新,或開展事件行銷,打造熱點話題,為品牌明星單品造勢。在這一方面,小眾的國際品牌經驗豐富,如城野醫生毛孔收斂水、貝德瑪卸妝水、森田面膜等都擅長社交行銷,爆品突破,在中國消費者心中佔據了一定的地位。

與此同時,小眾藥妝品牌也存有弊端,調查中37%的人認為存在宣傳套路、一看就是花錢請網紅推薦的情況,技術不過關、成分不安全、效果不佳也是其認為的幾大缺點。

為“深度”瞭解消費者對藥妝的需求,我們在問卷的最後,設置了一個開放的問題:“如果有機會,讓你面對一家知名藥妝品牌的創始人或品牌負責人,你最想問的問題是?“

你猜大家都寫了什麼,嘻嘻~

“能否免費試用?”

“你自己會用嗎?”

所以,大佬們,如果面對一個成分党的消費者,你的回答又是什麼呢?

在國內,雅漾、薇姿、理膚泉等諸多外資品牌,均定位藥妝,較早地作為賣點進入中國市場,對問題膚質的消費者,如敏感肌人群,是首批教育的消費對象。68.57%的受訪者認為,藥妝產品安全、真的有效,也有22.86%的認為藥妝宣傳也有行銷套路,所以25.71%的人認為不打廣告的藥妝品牌更具吸引力,因為消費者認為減少廣告投入,研發成本會更高。儘管如此,任有17%的受訪者不太清楚哪些是藥妝。其中,近半受訪者表示使用過雅漾噴霧、理膚泉特安霜、絲塔芙洗面乳等爆款單品。

理膚泉(圖源@toobejo)

什麼樣的藥妝能吸引消費者?

智研諮詢發佈的《2016-2022年中國藥妝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中顯示,中國藥妝市場年均增幅在30%以上,在2021年將達到594.5億元。然而,截至2016年,國外品牌就佔據了75%的市場份額。

近六成的受訪者在選購藥妝品牌時會將國際品牌列為重要參考指標,因為他們認為,國際品牌擁有強大的集團實力和多年研發技術支援,在安全和功效上更有保障。

起步晚的國產品牌想要和海外品牌比肩,還是應該立足于消費者需求,在品質上進行突破。

小眾藥妝品牌迎合消費者需求

在“哪種功效是你目前最需要的?”一題中,去黑頭、收縮毛孔占了69%,消除痘痘、祛除痘印是51%,安全抗皺是46%,而抗敏排到了第4位,只占了29%。

不難發現,藥妝除了基礎的安全抗敏作用外,消費者的需求在細分,抗敏已不能滿足現有的消費需求。

然而國際品牌因過於謹慎存在在行銷策略僵化、產品更新滯緩等缺點,對比之下,小眾藥妝品牌的年輕化宣傳策略、賣點突出以及高性價比更受消費者青睞,這正是這些藥妝品牌趕超的最好時機。

近年來,薇諾娜、玉澤、至本等國產藥妝品牌進入消費者視野,也證明產品為王、市場導向的重要性,消費者願意嘗試效果更好的產品,而不是單單看重品牌。

新品上市後,如何給消費者種草藥妝?

受訪者認為自身皮膚問題和朋友口碑推薦占多數,分別是69%和66%,而在社交媒體發達的當下,美妝博主、微信大號推薦和皮膚科醫生的推薦,以及專家型KOL安利也在是其中被種草的原因之一,這些已成為藥妝品牌推新的首選途徑。

“用爆品”勾搭年輕人

受訪中有超過50%的人有用過藥妝,25%的表示沒有用過。

這是因為美妝品牌眾多,選擇餘地較多,消費者更願意嘗試品牌中最知名或最有效果的明星單品,包括去年在中國流行的西班牙品牌MARTIDERM的安瓶,經常在專櫃賣斷貨的、細緻細毛且能美白的科顏氏白泥,都成為了網紅爆品,品牌的“爆品策略”已見成效。

以爆款單品為切入點,在消費者集中的社交軟體平臺推新,或開展事件行銷,打造熱點話題,為品牌明星單品造勢。在這一方面,小眾的國際品牌經驗豐富,如城野醫生毛孔收斂水、貝德瑪卸妝水、森田面膜等都擅長社交行銷,爆品突破,在中國消費者心中佔據了一定的地位。

與此同時,小眾藥妝品牌也存有弊端,調查中37%的人認為存在宣傳套路、一看就是花錢請網紅推薦的情況,技術不過關、成分不安全、效果不佳也是其認為的幾大缺點。

為“深度”瞭解消費者對藥妝的需求,我們在問卷的最後,設置了一個開放的問題:“如果有機會,讓你面對一家知名藥妝品牌的創始人或品牌負責人,你最想問的問題是?“

你猜大家都寫了什麼,嘻嘻~

“能否免費試用?”

“你自己會用嗎?”

所以,大佬們,如果面對一個成分党的消費者,你的回答又是什麼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