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週末讀書︱魏延安:不該出現的論資排輩——柏楊版資治通鑒夜讀劄記62

論資排輩的首次出現在南北朝時期的北魏末年, 當時大量的候補官員與極少的實職空缺形成尖銳矛盾, 誰當宰相都難以平衡,

於是在6世紀二十年代的時候, 當時的主政者發明了論資排輩這一制度, 不論能力, 只看資歷, 依此排隊, 逐一補缺。 這一制度一出臺, 大批的平庸官員欣喜萬分, 而那些有才幹的官員則奮恨不已。 這一制度的實施, 帶來的是北魏末年表面上的政治平穩, 實質上是加速了政治上的衰敗, 很快帝國就轟然倒下。

但讀通鑒, 發現在唐玄宗執政的第19年, 也就是西元730年的時候, 論資排輩卻再次出現了, 而且得到了唐玄宗的肯定並實施。

此前, 遴選官員只看能力才幹, 也可以破格晉升, 於是出現有的官員年齡已經很老, 仍然在卑微的位置上;有的候補官員等上二十年, 也補不了實缺。 於是身為宰相並兼吏部尚書的裴光庭上奏, 官員的升遷調補,

要有規則。 官職出缺後, 由主管單位登記計算, 在候補官員中遴選遞補, 不管能力大小, 只看能不能輪到;官員的年資, 一級一級上升, 不能超越;除非犯法, 只會上升, 不會下降。

這一制度施行後, 平庸愚昧、一直沉淪在低層的小官大呼裴光庭的奏章是“聖書”, 而有才幹的人沒有一個不怨恨歎息的。 另外一個宰相宋璟竭力反對, 但唐玄宗聽不進去。

西元730年, 正是開元盛世的年代, 卻出現了這樣的非英明之舉, 實在是有些不應該, 也似乎在側面印證, 唐玄宗的英明已經開始消退。

2010年10月30日

(本文圖片均選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