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什麼樣的餐飲企業容易倒下?

我相信一定有超過100種的理由, 但存活下來的理由呢?在我看來就一條:解決了消費者某種或多種就餐需求。

商業的本質是交換,

交換的前提是價值。

企業與企業, 企業與客戶, 企業與員工, 莫不如此, 否則就是詐騙、欺騙、忽悠。 餐飲企業想讓客人從口袋裡拿錢來吃飯, 你又不是中石油中石化, 憑什麼別人非要來呢?這是個很難理解的問題?就像中國歷史上那些短命王朝, 不僅讓老百姓吃屎, 還非要嚼, 不起來擼翻你擼翻誰?明君與昏君共同之處是都自私, 不同之處在於所謂的明君自私的同時還治理國家, 這也是一種交換, 政府提供穩定的環境, 天下百姓繳納皇糧和賦稅, 如此才有可能儘量延長氣數。 說句題外話, 這也是李自成完蛋的一個原因, 闖王來了不納糧, 不納糧統治和軍隊怎麼維持?搶劫明政府和明官員, 搶劫完了呢?李自成也就完了。

也許有人會問, 既然大家都是明白人,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25個有名有姓的朝代還都被擼翻了呢?嘿嘿, 那你說說, 現在資訊如此爆炸的年代, 獲取資訊如此簡單的年代, 為什麼還有這麼多餐飲企業倒下了呢?

這裡有另外一個原因, 就是企業喪失了自我糾錯能力。

2007年華為曾經爆發了所謂7000人辭職的事件, 當時轟動一時, 過後大家各忙各的去了, 華為依舊蒸蒸日上。 現在回頭看看, 這是華為一次自我糾錯, 糾什麼錯?糾工齡長的員工容易陷入養老思想的錯, 也許有人說從這是規避勞動法中關於10年合同或無固定期限合同的規定, 我不否認這點, 但是如果僅僅是這樣點就太小看華為了(見《任正非:加快職員隊伍和專家隊伍的建設, 給主官增加兩個“輪子”》)。

很多企業都是這樣, 開始喪失源動力, 開始出現官僚體制, 開始聽不得批評的時候, 其實就已經開始喪失自我糾錯能力了。

當一種體制形成並穩定的時候, 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既得利益團體, 這些利益團隊往往掌握著決策權、話語權, 內部出現其他不同聲音時, 這些利益團體會非常快速的掐死發聲者, 因為這是一種威脅。 老人習慣了穩定, 習慣了不變, 習慣了躺著拿錢, 為什麼還要變來變去?歷史上張居正的改革就是死在了這種習慣上, 最終結局就是自我不糾正, 自我不改革(改良),

別人就起來革命, 用一種新體制代替舊體制。

魯迅說過在中國搬動一張桌子也要流血, 說的儘管尖刻了一點, 但是可以理解變革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 這也是很多企業創始人或決策層能看到能想到後果, 卻無能為力改變的原因, 更不要說有的企業連創始人都開始麻醉于曾經的輝煌了。 比如那些號稱固守傳統發揚地方菜特色的餐飲企業, 對一些新式餐飲不以為然, 然並卵, 市場和博物館並不是一回事, 該進博物館的就進博物館, 該進市場的就進市場。

如果說丟失了“企業存在是為了解決客戶需求”這個最高原則,是企業喪失了生存的可能,那麼“喪失自我糾錯能力”就是企業把這種可能變成現實。

如果說丟失了“企業存在是為了解決客戶需求”這個最高原則,是企業喪失了生存的可能,那麼“喪失自我糾錯能力”就是企業把這種可能變成現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