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城市奇遇 夜車穿過廣州

夜晚的月臺, 像一個亮晶晶發出琺瑯質光澤的露天堧地。

很多人焦急地期待著什麼, 目光一同斜斜楞楞地望著遠方。 目光儘管呆滯、疲遝, 卻閃爍著清醒的光芒。 仿佛暗夜裡的燈, 明亮中含著昏花, 昏花中又帶著明亮。 誰也不想錯過回家的末班車。

所以誰也沒有東張西望, 大聲喧嘩。 千言萬語和千思萬緒, 都在食指和中指之間的煙頭上一明一滅燃燒成為灰燼。

南國夜晚獨有的沉悶, 厚如一床破舊的棉絮。 熱烘烘地鋪遝在腳下。 我從這悶熱中感到無所適從。 流動起伏的煙熏味, 如同一條夜色裡渾濁的河水, 從鼻子底下潺潺地流過。 引起一陣刺鼻煩厭的膈應。

我靠在月臺前的一棵粉紅色的紫荊花樹下, 期待著一陣清新的晚風的青睞。

站牌上掛起了一幅新的電影廣告——《不問西東》——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看了一會, 便移開了目光。 廣告上的圖片文字泛著釉質光澤, 仿佛一片亮晶晶的蚊蚋在我眼前一閃一閃地飛, 看幾眼、讀幾句, 腦子嗡嗡直響。

對於電影, 尤其是改編自名著小說的電影, 讀圖時代的人們似乎已然失去了書卷年代閱讀文學原著對那種原汁原味的東西的追求和興會淋漓的興致。

有一次, 古斯塔夫·雅努施問弗朗茨·卡夫卡:

“您是不是不喜歡電影?”

卡夫卡沉思片刻後回答:

“電影自是一件了不起的玩具。 但是我卻不堪忍受。 因為我是個眼睛人。 而電影卻妨礙觀看。 快速的運動和場景的快速變換迫使人經常地漏看。 不是目光制服圖像,

而是圖像制服目光。 圖像沖淹了意識。 電影意味著使迄今為止裸露的眼睛穿上了制服。 眼睛是心靈的視窗, 而電影是鐵制的百葉窗。 ”

以前, 我可不懂這話。 那時候, 我是一名學生, 一個才子。 一個人在學校裡面風花雪月, 吸風飲露。 爛漫得不著邊際。 喜歡生活,

享受生活。 認為生活是文學的一部分。 詩詞歌賦的一部分。 認為不吃不喝, 像林黛玉那樣擔著花鋤掛著花囊抖抖土埋埋花, 日子就能過下去。

熱愛文學, 也熱愛電影。 想著, 既然不能“巧笑倩兮”於水銀燈下, 那麼只好“美目盼兮”於電影院中。 好多時候, 尤其是到電影院看完一部電影之後, 我時常會將自己當成電影裡的某個人物, 用臆想中的那個演員的腔調說話, 借用他的目光觀察現實生活中的人或事, 做起穎異不凡點石成金一粒靈丹化繭成蝶的美夢。

如今大學畢業,我輾轉來到以花城商都聞名全國的城市工作。時間雖然不長,固然這兒也不乏奢麗舒適的豪華多廳影城。但是不知怎的,我卻極少光顧了。

工作的五味雜陳,以致忙碌的難以盡數。我常被一種芸芸眾生的餘碌和底層社會的緊迫,壓得喘不過氣;不能適應大城市的喧囂和熙攘,弄得有心無力、治絲益棼。本是一把細而嫩、柔而嬬的骨頭誰能承受住如此這般密集的應對和周旋呢?

厭倦。煩亂。

一天下來追公車趕地鐵回到公寓遄往沙發裡一坐,便無限永遠將自己深陷下去。一個問題拋出後又一個問題亟待解決。七事八事。混應濫應。好容易閉上了眼睛——那一刻,仿佛時間真的被迫凝住。而我的思緒,早已飄到了溫暖的床上。再難有閒暇和閒情像在大學一樣陪同朋友去看一場又一場沒完沒了的電影。

咄嗟一聲,抬頭望天。穿過紫金花樹扶疏的枝葉的縫隙,看見枝杈之上的天空呈現暗藍色。月亮很淡很虛,旁邊幾星稀落。或許,暗不可測的夜空,是一幕深不可測的銀幕。而人間是一場正在上演的電影。一面于漆黑光亮當中不停轉換著各種色彩光束的鏡子。讓人們重新審視處於忙碌和周旋當中的自己。冥想關於人性黑暗和人生光亮的本源。讓人們的生活得到映射、放射、輻射、反射和折射。

人人都是演員。而沒有誰有能力逃離生活。

“怎麼還沒來?應該還有一趟啊……”人們開始抱怨,焦急的神情在嘴角青枝綠葉,如同被人摘掛上去的一串紫紅色的葡萄。“早知道多走幾步坐地鐵了。”

——地鐵確實快,一聳就來了。呼嘯著,像一梭子彈。不卡殼。哪像崗貝路口最末的一班列車,蘑菇推延倒罷了。有時候擁擠至極,氣喘咳嗽。如同狂風卷過的海洋,起伏又顛蕩。

每次坐地鐵,從斜斜的擁攘的自動扶梯上擠下,鑽進奔走相過的人流勉強才能趄著身子擠進。有一次搭地鐵三號線,從嘉禾望崗到體育西路,正巧碰上下班高峰期。我手中的兩個塑膠袋硬是被熙攘如潮的人群,擠得七零八碎、倉空囤泄。間或雨夜趕晚班地鐵回家,車廂裡一個人也沒有,來去空蕩。既不見“幽靈般的面孔”,也不見“濕漉漉的花瓣”。行駛於地下的黑色枝條一般清冷的鐵匣子,讓人覺得恓惶、孤獨。

林白說:“在一個龐大的城市,如果要找地獄的入口處,那肯定就是地鐵某處幽深的進口。”這話不過逾。幸好,今晚我乘公交回家。

黑夜在此刻開放,夜車風馳電掣般地賓士。各以其忙碌和喇叭,紛紛地很快地進入城市身體。疾騁穿插。一陣清新的涼風把我從紜紜的思緒中驚醒,仿佛臉上潑了涼水似的。

黑夜裡的夜車,我只能瞧見它一閃一閃的燈頭和貼滿藍瑩瑩看板匾的脖子。看不見身子和尾。它從夜色深沉中一頭紮出,仿佛遠不可及、遙遙無期的波濤最終從高大的浪頭上探出頭來。咣當一聲,出現在眼前。

等我睖睜開眼,才再次感覺到兜頭襲來的不是涼風,而是由於夜車風馳電掣地飛馳而增加了夜裡的涼意。

“總算來了。”人們歎道。

眼下,亮晶晶的露天堧地已然集了一群人。旋見車至,皆伸頸舉踵,精神抖擻,隨前移而前後奔走。車廂內早已擠滿了人。好容易擠上車的人,便開始討厭別人再擠上來。牢固地佔據著位置。擠不上車的人呢,叫著嚷著趄了腳步,只顧翹翹趔趔地往裡拱。

一陣簇擁喧嘩,夜車才總算開啟。

車廂內擁擠充塞,橫杠、吊環和座位都不夠用。多數乘客無處可扶,貼胸抵背。夜車在這座城市如香檳泡沫般璀璨的燈火裡摸索。車窗上映出夜市霓虹閃爍的倒影,不斷的變化。車廂下傳來車輪轔轔與地面相互摩擦的聲響,引擎蓋上的熱量均勻地散發著,報站器也在刺啦地鳴叫著:

“新市墟到了——”

“尖彭路口到了——”

“省交警指揮中心到了——”

途經一站,夜車便窮岫泄雲一般哩哩啦啦地甩下一撥人。車廂內濁重的空氣恢復了弛緩的樣子。

疲憊麻木的人們漸漸地閉上了眼睛。車輪滾滾摩擦著地面的隆隆之聲,反而成為好心的保姆為困倦已極的昏睡之客打盹打瞌哼的最動聽的催眠曲。反而使他們找到了一種軟綿綿的感覺。一種區別於白晝周旋忙碌的新的調節,一種隨波逐流、安時處順的感覺。不像是跋涉長途的倦客,而像沒有思慮的嬰孩。

我也困倦,倚窗打盹,沉入夢鄉。車窗玻璃在耳際振盪,深淺不一的聲音由玻璃槽內慢慢地向夢生夢隕的邊緣靠近、轉移。

“咣——哧——”

忽然,夜車煞車停止。發出巨大類似歎氣之響聲。我猝然驚醒,睖了半晌。車廂已空無一人。

司機說:“總站到了。”

我朝窗外一瞅,已是終點站。馬路對面的社區燈光暗了一半。但是,門口圓柱智慧擺閘門禁旁,保安的身影在夜色裡依稀可見。

我走下車,一股久違的清風撲面而來。我長長地舒了口氣。迎著風,掏出門卡,朝社區走去。

如今大學畢業,我輾轉來到以花城商都聞名全國的城市工作。時間雖然不長,固然這兒也不乏奢麗舒適的豪華多廳影城。但是不知怎的,我卻極少光顧了。

工作的五味雜陳,以致忙碌的難以盡數。我常被一種芸芸眾生的餘碌和底層社會的緊迫,壓得喘不過氣;不能適應大城市的喧囂和熙攘,弄得有心無力、治絲益棼。本是一把細而嫩、柔而嬬的骨頭誰能承受住如此這般密集的應對和周旋呢?

厭倦。煩亂。

一天下來追公車趕地鐵回到公寓遄往沙發裡一坐,便無限永遠將自己深陷下去。一個問題拋出後又一個問題亟待解決。七事八事。混應濫應。好容易閉上了眼睛——那一刻,仿佛時間真的被迫凝住。而我的思緒,早已飄到了溫暖的床上。再難有閒暇和閒情像在大學一樣陪同朋友去看一場又一場沒完沒了的電影。

咄嗟一聲,抬頭望天。穿過紫金花樹扶疏的枝葉的縫隙,看見枝杈之上的天空呈現暗藍色。月亮很淡很虛,旁邊幾星稀落。或許,暗不可測的夜空,是一幕深不可測的銀幕。而人間是一場正在上演的電影。一面于漆黑光亮當中不停轉換著各種色彩光束的鏡子。讓人們重新審視處於忙碌和周旋當中的自己。冥想關於人性黑暗和人生光亮的本源。讓人們的生活得到映射、放射、輻射、反射和折射。

人人都是演員。而沒有誰有能力逃離生活。

“怎麼還沒來?應該還有一趟啊……”人們開始抱怨,焦急的神情在嘴角青枝綠葉,如同被人摘掛上去的一串紫紅色的葡萄。“早知道多走幾步坐地鐵了。”

——地鐵確實快,一聳就來了。呼嘯著,像一梭子彈。不卡殼。哪像崗貝路口最末的一班列車,蘑菇推延倒罷了。有時候擁擠至極,氣喘咳嗽。如同狂風卷過的海洋,起伏又顛蕩。

每次坐地鐵,從斜斜的擁攘的自動扶梯上擠下,鑽進奔走相過的人流勉強才能趄著身子擠進。有一次搭地鐵三號線,從嘉禾望崗到體育西路,正巧碰上下班高峰期。我手中的兩個塑膠袋硬是被熙攘如潮的人群,擠得七零八碎、倉空囤泄。間或雨夜趕晚班地鐵回家,車廂裡一個人也沒有,來去空蕩。既不見“幽靈般的面孔”,也不見“濕漉漉的花瓣”。行駛於地下的黑色枝條一般清冷的鐵匣子,讓人覺得恓惶、孤獨。

林白說:“在一個龐大的城市,如果要找地獄的入口處,那肯定就是地鐵某處幽深的進口。”這話不過逾。幸好,今晚我乘公交回家。

黑夜在此刻開放,夜車風馳電掣般地賓士。各以其忙碌和喇叭,紛紛地很快地進入城市身體。疾騁穿插。一陣清新的涼風把我從紜紜的思緒中驚醒,仿佛臉上潑了涼水似的。

黑夜裡的夜車,我只能瞧見它一閃一閃的燈頭和貼滿藍瑩瑩看板匾的脖子。看不見身子和尾。它從夜色深沉中一頭紮出,仿佛遠不可及、遙遙無期的波濤最終從高大的浪頭上探出頭來。咣當一聲,出現在眼前。

等我睖睜開眼,才再次感覺到兜頭襲來的不是涼風,而是由於夜車風馳電掣地飛馳而增加了夜裡的涼意。

“總算來了。”人們歎道。

眼下,亮晶晶的露天堧地已然集了一群人。旋見車至,皆伸頸舉踵,精神抖擻,隨前移而前後奔走。車廂內早已擠滿了人。好容易擠上車的人,便開始討厭別人再擠上來。牢固地佔據著位置。擠不上車的人呢,叫著嚷著趄了腳步,只顧翹翹趔趔地往裡拱。

一陣簇擁喧嘩,夜車才總算開啟。

車廂內擁擠充塞,橫杠、吊環和座位都不夠用。多數乘客無處可扶,貼胸抵背。夜車在這座城市如香檳泡沫般璀璨的燈火裡摸索。車窗上映出夜市霓虹閃爍的倒影,不斷的變化。車廂下傳來車輪轔轔與地面相互摩擦的聲響,引擎蓋上的熱量均勻地散發著,報站器也在刺啦地鳴叫著:

“新市墟到了——”

“尖彭路口到了——”

“省交警指揮中心到了——”

途經一站,夜車便窮岫泄雲一般哩哩啦啦地甩下一撥人。車廂內濁重的空氣恢復了弛緩的樣子。

疲憊麻木的人們漸漸地閉上了眼睛。車輪滾滾摩擦著地面的隆隆之聲,反而成為好心的保姆為困倦已極的昏睡之客打盹打瞌哼的最動聽的催眠曲。反而使他們找到了一種軟綿綿的感覺。一種區別於白晝周旋忙碌的新的調節,一種隨波逐流、安時處順的感覺。不像是跋涉長途的倦客,而像沒有思慮的嬰孩。

我也困倦,倚窗打盹,沉入夢鄉。車窗玻璃在耳際振盪,深淺不一的聲音由玻璃槽內慢慢地向夢生夢隕的邊緣靠近、轉移。

“咣——哧——”

忽然,夜車煞車停止。發出巨大類似歎氣之響聲。我猝然驚醒,睖了半晌。車廂已空無一人。

司機說:“總站到了。”

我朝窗外一瞅,已是終點站。馬路對面的社區燈光暗了一半。但是,門口圓柱智慧擺閘門禁旁,保安的身影在夜色裡依稀可見。

我走下車,一股久違的清風撲面而來。我長長地舒了口氣。迎著風,掏出門卡,朝社區走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