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興義市地名說源

題記

興義市地名說源( 下) 黃正書 每一個地名都是一個故事, 有屬於自己的地域性、民族性, 地域性、民族性就像一個生命體的DNA,

是獨一無二的, 不能隨意解讀、誤讀, 更不應該隨意更改, 就像一個人的身份證, 哪怕只改一個數字, 都徹頭徹尾地變成了另一個人。

彝語地名多數是兩個字

興義市內居住的苗族, 與布依族、彝族等相較, 歷史不是很長, 絕大多數都是清朝中後期從省內外各地遷徙而來, 人口也不是很多(不足萬人)。 聚居村寨只有南盤江鎮梅家灣、平標, 鄭屯鎮絨窩, 馬嶺鎮尖山等數量很少的幾個村寨, 其餘雜居在市內各鄉鎮數十個自然村寨中;興義市的回族也只有數千人, 主要聚居在清水河鎮獨家村, 其餘散居于魯屯等地, 其所居村寨名稱, 與漢語相同。

現在來說說興義市內彝族村寨名稱。

興義相當長一段的歷史時期, 彝族曾經是這塊土地上的統治民族。

據史料記載, 大約從東漢初中期開始, 由於人口發展和生活的需要, 彝族中的一支, 就陸續從雲南東部和東北部分批進入貴州。 興義的彝族也大約在此期間, 從雲南曲靖等地遷徙而來。 到南北朝的梁朝時期(西元502—557年), 黃草壩到捧乍一帶, 都屬彝族土司領地。 其餘地區, 則與布依族等民族雜居。 元朝時期, 今黔西南一帶(包括今六盤水一部分)均為“普安十二營”土司轄地。 而這十二營的“營長”(土司)均為彝族。 到了明初, “十二營”中的黃坪營土司才由明朝廷任命征戰元軍有功的漢人黃昱之子黃光嵩擔任, 取代了原來的彝族土司, 算是在“普安十二營”中打入了一個“楔子”;興義境內的另外兩個土司, 捧乍營和布雄營仍為彝族龍氏和隴氏(有些年代或為沙氏)世襲。
此局面一直沿襲到清朝中後期。

興義境內(也包括黔西南大部), 既然歷來均為彝族土司統治, 到了明初才稍有改變, 那為什麼彝族人口反而比布依族人口少很多?這是因為貴州境內的彝族土司, 在明清時期曾數次大舉興兵反抗朝廷, 其士兵則絕大部分為其本族人。 而每次戰爭均遭朝廷殘酷鎮壓, 以失敗告終, 士兵大量被屠殺, 村寨被夷平。 僅以其中明弘治十八年(西元1506年)普安米魯反叛為例:明軍攻破彝族村寨千餘個, 斬首4800多人, 俘1200多人。 清初興仁馬乃龍氏兄弟起兵, 也被殺了不少。 這樣有一定規模的戰爭, 明清時期就發生了四五次, 每次均以失敗告終。 戰爭, 是彝族人口大量減少的原因之一。

另外, 彝族內部等級森嚴:黑彝世代為最高統治者, 白彝只能擔任中下級士官, 剛彝則世代為奴。 三個等級互不通婚。 這也是彝族先民人口未能大量繁衍的又一個原因。

彝族歷史古老, 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只有為數極少的頭人和“畢摩”掌握文字)。 他們多以一個家支為單位生產和生活在一片地方, 並以家支名稱作為對外交往的名稱。 家支有一片自己的地方, 用血緣關係將人們緊緊地圍攏在共同的地域內。 貴州彝族由於受漢文化的影響, 逐漸採用漢姓漢名, 但同時保留著彝族姓名。 以血緣為基礎形成的家支共同生活在一個地方, 由於以畜牧業為主兼營農業, 為預防天災人禍, 只要略有收成就將收穫物收藏起來以備急用,

這就需要建立一些倉庫, 從而形成了彝族特有的“則溪制度”。 這就豐富了彝語地名命名的內容, 也是彝族地名的特點所在。

彝語地名以雙音節為主, 其次是三音節。 彝語地名與漢語地名有些類似, 只是因漢譯名和書寫名的關係, 在公佈的地名中, 多數為兩個字。

興義市內彝族聚居的村寨雖然不多, 但由於以上所說的歷史的原因, 以彝語命名的地名卻不少。

布雄:彝族家支名稱;

發玉:大石岩下有水的寨子;

發猛:大石岩;

革裡:平緩的大山;

佐舍:彝族家支名稱;

品甸:平坦的壩子;

威舍:開闊的長壩子;

七舍:生長漆樹的地方;

雄武:彝族地方官居住地;

革上:山梁子;

巴步:祖先居住的地方;

阿嘎:彝族家支名稱;

普嘎:橋上面的寨子;

倮嘎:彝族人居住的地方;

灑腳依:應是漢語音譯,意為居住在杉樹林裡的的彝族人……

有關彝族的文字資料非常少。以下地名應是彝語,但現已不明其意:魯嘎、魯毗、翁本、垛坎、落啥、堵得、母乃、羅多、樂作、以臘、樹嘎、幹嘎、絨艾、普哈、明德、古理、抹挫、步馬、木櫳、發耐等等。

關於“魯布革”的滑稽解讀

還有一些地名,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國內曾大紅大紫的魯布革,本為彝語地名。但在1987年8月6日《人民日報》刊發該報記者長文《魯布革衝擊》中,卻將其誤認為是布依語“不知道”的意思;當時在興義工作的一位省內知名作家在其報告文學中也援引《人民日報》記者的說法:“‘魯布革’者,布依語言為‘不知道’也”。凡是布依族人都知道,布依語的“不知道”,漢語近音應為“迷若賴(勒)”,何曾與“魯布革”沾邊?

還有一個對“魯布革”的解釋更為可笑,就是手機“百度百科”,其對“魯布革”的解釋是這樣的:“魯布革”是布依語,“魯”意為“民族”“布”意為山清水秀的地方,“革”意為村寨。魯布革意為“山清水秀的布依村寨”。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布依語的“布”有“民族”的意思,根本不是什麼“山清水秀”;村寨則為“板”及與之相近的音,與“革”也相去甚遠。把“魯布革”說成是布依語的“不知道”,真是牛頭不對馬嘴!

魯布革地處黔滇桂三省(區)交界處,是南盤江主要支流黃泥河岸邊一個村寨,歷來屬於貴州興義管轄,這在清代後期張之洞之父張鍈任興義知府時主持編撰的《興義府志》上就有明確的記載,是當時興義縣433個屯寨之一。由於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清初即在此設塘,設汛,常年駐有人數不等的朝廷正規軍隊。只是到了清末民初,這裡才逐漸失去了軍事作用。這個寨子住的雖然絕大多數是布依族村民,但這裡歷來屬於捧乍土司轄區,所以說“魯布革”屬彝語並不奇怪。

新中國成立後,這裡一直是捧乍區發玉鄉所屬的一個村寨。

魯布革電站修建之初,由於媒體宣傳上的不準確,《人民日報》在一幅圖片說明中,竟然出現了“雲南魯布革”字樣。而雲南省羅平縣的一些相關部門,竟然也將其管理許可權擴展到黃泥河對岸的興義市境內,使當時當地的管理出現一些混亂。對此,1988年7月,在魯布革工程管理局舉行的一個慶祝會上,出席會議的代表、時任興義市副市長的張守恩,在祝詞中重申:“國家重點工程魯布革電站在我們興義市捧乍區發玉鄉所屬的魯布革興建。”並出示了歷史記載和地圖的影本,使與會人員明白了魯布革本屬興義一個屯寨的歷史真相,為魯布革正了名,解除了誤會。歷史有時也真會開玩笑,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撤區並鄉建鎮時,將發玉鄉改建為鎮,新的鎮名為“魯布革”。可不知什麼原因,竟然將“魯布革”的“革”字改換成同音的“格”!雖只是一字之差,卻真令人莫名其妙!而河對岸雲南羅平縣的乃革,卻堂而皇之改換成“魯布革”!真有點匪夷所思!

“魯屯”之前為“魯玉”

說到地名帶“魯”字的,在此不能不說魯屯。據清乾隆年間所撰的《李氏族譜》記載,魯屯李氏始祖于明洪武十四年隨明軍入黔征戰有功,承掌普安衛千戶所,“世襲罔替,原駐楊屯後因逼處之魯屯,繹騷移駐以為牧圉捍,遂世居焉”。其譜還說:“因魯屯等處被魯玉龍廣四夷侵奪,乃移駐魯屯……後遂以魯屯為千戶世居之所。”譜中提到的“龍廣”名稱沿用至今,而“魯玉”因何消失而以“魯屯”代之?因為從今魯屯到龍廣一帶,當時是少數民族(四夷)世居之地。這“四夷”當包括彝族、布依族等在內。朝廷大軍來了,“四夷”則四散了,魯屯則成了屯軍之地,原來的名稱“魯玉(“玉”或為“夷”?)”就成了魯屯,也就順理成章了。在興義境內,與“魯”字有關的地名,基本上都是彝語地名。除魯布革外,還有前面提到的魯毗、魯嘎、魯坎,等等。

關於“雨補魯”的望字生意

由魯布革地名想到帶“魯”字的另一個地名:“雨補魯”。雨補魯是清水河鎮所屬的一個村寨。這個寨子座落於一個巨大的“天坑”之內,因其地理位置特殊,房屋建築有特色,近年來已成了興義市內一個旅遊熱點。

這是個居住著好幾十戶人家的大寨子,絕大多數為陳姓。據寨中人說,他們都是明初因躲避戰亂而從湖北遷徙而來的,是陳友諒家族的後代。

陳友諒,湖北沔陽人,元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曾建立過“大漢”政權,後在與朱元璋爭奪皇權的戰爭中失敗,其後人中一支輾轉逃難隱居於此。近年有人問及其寨名“雨補魯”是何意,寨中有人解釋說,“雨補魯”是陳氏先祖取的地名。“雨”指的是風調雨順,天時地利;“魯(努)”則表示“人和”;雨補魯意為:雖得天時地利,但更需要後天的努力作補充,才能最終達到“人和”的境界,過上幸福的日子。哈!又是一個望字生義的“想當然”的杜撰!單獨一個“雨”字,怎麼就是風調雨順了?“魯”,除用作地名外,是粗魯、魯莽、愚笨的意思。這個寨子的陳姓,既是從漢文化發達的中原地區遷徙而來,必然有較為深厚的家學淵源,怎麼也不會去取一個不能自圓其說且一般人看來不倫不類的地名。因此,這個地名必然只能是用漢語不能解釋的少數民族地名,在陳姓遷來之前,“雨補魯”這個名稱就存在了。

“馬嶺”應該稱“馬別”

與“魯布革”改成“魯布格”類似,無獨有偶,興義市內的“馬別河”改成“馬嶺河”,也未免令人唏噓!

馬別河是南盤江下游的大支系之一,發源於盤縣老廠,流經普安、興義,于安龍縣岜浩注入南盤江。河流全長142.3公里,在興義市境內長73.3公里。歷史以來,這條河一直稱“馬別河”,從來沒有其它稱呼。而“馬嶺”則只是這條河岸右邊的一個鄉鎮的名稱。從馬嶺順河往下約10來公里左岸邊,有一個村寨叫“馬別大寨”。

我們先來說說“馬別”和“馬嶺”兩個地名。

《興義府志·地理志》“屯寨”篇載“黃坪營屯寨一百十有五”中,分別列有“馬別大寨”和“馬別橋寨”,沒有“馬嶺”這個寨名。馬別寨是布依族世居村寨,有數百年的悠久歷史;馬別橋寨則是因修了石橋之後才逐漸形成的村寨。這裡修石橋的歷史,大約不到兩百年。修了石橋,成了交通要道,人口也逐漸多了起來。因為這裡附近的某一匹山形酷似駿馬,於是在清末光緒年間,當地鄉紳耆宿另起寨名“馬嶺”,以取代有重名之嫌的“馬別”。民國年間和新中國建立後,因這裡地處要衝,於是在此設鄉設鎮,成為興義縣的幾大重鎮之一,原來的“馬別橋寨”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淡出了歷史。但現在的馬嶺街上,鐫刻有“馬別橋”字樣的石刻古跡仍在,提示人們今日馬嶺曾經的歷史。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興義縣有關部門在進行旅遊開發時,在數次的勘察後,決定將從普安流入興義境內,橫貫馬嶺區的馬別河峽谷興義段,向省有關部門申報為風景區。

一般來說,風景名勝區的命名,應充分體現該地域的歷史文化和民情風俗特色。而這條河流,自古以來就稱為“馬別河”。無論是新中國建立前的歷史文獻(包括《興義府志》等),還是新中國建立後出版的《貴州古代史》及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出版的《興義縣誌》等,還有新中國建立前後出版的各種地圖,這條河流均標注為“馬別河”。因此“馬別河”這一名稱具有較為深厚的文化內涵;而“馬嶺河”這一新名詞,就顯得是那樣的蒼白,缺少底蘊!後來接連數年,部份縣(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建議、提議案改名,均由於生米已成熟飯,終究無可奈何,留下了永遠的遺憾!

地名不應該隨意更改

地名當然也得“與時俱進”。有時因政治需要或經濟發展需要而不得不有所更改,也屬正常。但有的地名的變更,卻顯得草率,沒有經過充分論證,沒有廣泛徵求地方幹部和各民族群眾的意見。有的是因一些人物的心血來潮,覺得原來的名稱太“土”,或其它莫名其妙的原因,而將已使用了若干年的地名來個“徹底更新”。

興義市內近些年來鄉鎮改名的還有:恫利鄉改為三江口鎮,品甸鄉改為清水河鎮,巴結鎮改為南盤江鎮。

這些地名變更後是否達到了某些目的,比原來更好?是否促進了地方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恐怕只能說見仁見智罷了。

上海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說:地名不僅是一個名稱所代表的空間範圍和時間範圍,還有其歷史、文化、社會、民族等各方面的意義。

各個國家對於地名也極為重視。聯合國就曾應各個國家的要求,多次召開地名標準化會議。

1987年在蒙特利爾召開的第五屆地名標準化會議6號決議指出:“地名是民族文化遺產”;1992年在紐約召開的第六屆地名標準化會議9號決議指出:“地名有重要的文化和歷史意義,隨意改變地名將造成繼承文化和歷史傳統方面的損失”;2002年在柏林召開的第八屆地名標準化會議形成的9號決議指出:“地名作為國家歷史和文化遺產一部分的重要性……敦促還沒有採取行動的國家,有系統的收集地名,讓廣大公眾更多地瞭解繼承下來的地名對地方、區域和國家遺產和特徵具有的意義”;2007年在紐約召開的第九屆地名標準化會議上,在中國等國家的推動下,大會作出決議:“地名屬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取地名不能隨心所欲

地名也體現一個地方的文化素質。現在城市和農村的發展很快,新增了不少人類聚居地,新取了不少地名。許多地名,根據當地地理環境,人文風情,取了很好的很有意義的名字;但同時也出現了個別取名的亂象。這就是“大、洋、怪、重”。

取名貪大,顯得有規模,有氣魄。如一些小區,只有一二棟大樓,居住狹窄,本社區裡一些住戶的車輛都停不下,卻卻冠之“某某廣場”,既不“廣”,更無“場”;一些社區照搬外國名稱,稱為什麼“華爾街”“香榭麗榭”“塞納城”等等;有一個社區取名“公園裡”,使人不明究竟,產生歧義。重名的也不少。將其它地方的名稱照搬過來,缺少創意,沒有特點。還有的名稱顯得庸俗。

新取地名是一件嚴肅的事,不能隨心所欲,嘩眾取寵,標新立異,也不能為吸人眼球而作秀。應廣泛徵求意見,經過論證,並取得上級有關部門的同意。而作為上級主管部門,也要加強監管,不能放任自流。新取的地名,要講究地域性,民族性,文化性,科學性。要使一個好的地名傳之久遠,成為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為創造和諧的人居環境增光添彩。

作者:黃正書

普嘎:橋上面的寨子;

倮嘎:彝族人居住的地方;

灑腳依:應是漢語音譯,意為居住在杉樹林裡的的彝族人……

有關彝族的文字資料非常少。以下地名應是彝語,但現已不明其意:魯嘎、魯毗、翁本、垛坎、落啥、堵得、母乃、羅多、樂作、以臘、樹嘎、幹嘎、絨艾、普哈、明德、古理、抹挫、步馬、木櫳、發耐等等。

關於“魯布革”的滑稽解讀

還有一些地名,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國內曾大紅大紫的魯布革,本為彝語地名。但在1987年8月6日《人民日報》刊發該報記者長文《魯布革衝擊》中,卻將其誤認為是布依語“不知道”的意思;當時在興義工作的一位省內知名作家在其報告文學中也援引《人民日報》記者的說法:“‘魯布革’者,布依語言為‘不知道’也”。凡是布依族人都知道,布依語的“不知道”,漢語近音應為“迷若賴(勒)”,何曾與“魯布革”沾邊?

還有一個對“魯布革”的解釋更為可笑,就是手機“百度百科”,其對“魯布革”的解釋是這樣的:“魯布革”是布依語,“魯”意為“民族”“布”意為山清水秀的地方,“革”意為村寨。魯布革意為“山清水秀的布依村寨”。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布依語的“布”有“民族”的意思,根本不是什麼“山清水秀”;村寨則為“板”及與之相近的音,與“革”也相去甚遠。把“魯布革”說成是布依語的“不知道”,真是牛頭不對馬嘴!

魯布革地處黔滇桂三省(區)交界處,是南盤江主要支流黃泥河岸邊一個村寨,歷來屬於貴州興義管轄,這在清代後期張之洞之父張鍈任興義知府時主持編撰的《興義府志》上就有明確的記載,是當時興義縣433個屯寨之一。由於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清初即在此設塘,設汛,常年駐有人數不等的朝廷正規軍隊。只是到了清末民初,這裡才逐漸失去了軍事作用。這個寨子住的雖然絕大多數是布依族村民,但這裡歷來屬於捧乍土司轄區,所以說“魯布革”屬彝語並不奇怪。

新中國成立後,這裡一直是捧乍區發玉鄉所屬的一個村寨。

魯布革電站修建之初,由於媒體宣傳上的不準確,《人民日報》在一幅圖片說明中,竟然出現了“雲南魯布革”字樣。而雲南省羅平縣的一些相關部門,竟然也將其管理許可權擴展到黃泥河對岸的興義市境內,使當時當地的管理出現一些混亂。對此,1988年7月,在魯布革工程管理局舉行的一個慶祝會上,出席會議的代表、時任興義市副市長的張守恩,在祝詞中重申:“國家重點工程魯布革電站在我們興義市捧乍區發玉鄉所屬的魯布革興建。”並出示了歷史記載和地圖的影本,使與會人員明白了魯布革本屬興義一個屯寨的歷史真相,為魯布革正了名,解除了誤會。歷史有時也真會開玩笑,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撤區並鄉建鎮時,將發玉鄉改建為鎮,新的鎮名為“魯布革”。可不知什麼原因,竟然將“魯布革”的“革”字改換成同音的“格”!雖只是一字之差,卻真令人莫名其妙!而河對岸雲南羅平縣的乃革,卻堂而皇之改換成“魯布革”!真有點匪夷所思!

“魯屯”之前為“魯玉”

說到地名帶“魯”字的,在此不能不說魯屯。據清乾隆年間所撰的《李氏族譜》記載,魯屯李氏始祖于明洪武十四年隨明軍入黔征戰有功,承掌普安衛千戶所,“世襲罔替,原駐楊屯後因逼處之魯屯,繹騷移駐以為牧圉捍,遂世居焉”。其譜還說:“因魯屯等處被魯玉龍廣四夷侵奪,乃移駐魯屯……後遂以魯屯為千戶世居之所。”譜中提到的“龍廣”名稱沿用至今,而“魯玉”因何消失而以“魯屯”代之?因為從今魯屯到龍廣一帶,當時是少數民族(四夷)世居之地。這“四夷”當包括彝族、布依族等在內。朝廷大軍來了,“四夷”則四散了,魯屯則成了屯軍之地,原來的名稱“魯玉(“玉”或為“夷”?)”就成了魯屯,也就順理成章了。在興義境內,與“魯”字有關的地名,基本上都是彝語地名。除魯布革外,還有前面提到的魯毗、魯嘎、魯坎,等等。

關於“雨補魯”的望字生意

由魯布革地名想到帶“魯”字的另一個地名:“雨補魯”。雨補魯是清水河鎮所屬的一個村寨。這個寨子座落於一個巨大的“天坑”之內,因其地理位置特殊,房屋建築有特色,近年來已成了興義市內一個旅遊熱點。

這是個居住著好幾十戶人家的大寨子,絕大多數為陳姓。據寨中人說,他們都是明初因躲避戰亂而從湖北遷徙而來的,是陳友諒家族的後代。

陳友諒,湖北沔陽人,元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曾建立過“大漢”政權,後在與朱元璋爭奪皇權的戰爭中失敗,其後人中一支輾轉逃難隱居於此。近年有人問及其寨名“雨補魯”是何意,寨中有人解釋說,“雨補魯”是陳氏先祖取的地名。“雨”指的是風調雨順,天時地利;“魯(努)”則表示“人和”;雨補魯意為:雖得天時地利,但更需要後天的努力作補充,才能最終達到“人和”的境界,過上幸福的日子。哈!又是一個望字生義的“想當然”的杜撰!單獨一個“雨”字,怎麼就是風調雨順了?“魯”,除用作地名外,是粗魯、魯莽、愚笨的意思。這個寨子的陳姓,既是從漢文化發達的中原地區遷徙而來,必然有較為深厚的家學淵源,怎麼也不會去取一個不能自圓其說且一般人看來不倫不類的地名。因此,這個地名必然只能是用漢語不能解釋的少數民族地名,在陳姓遷來之前,“雨補魯”這個名稱就存在了。

“馬嶺”應該稱“馬別”

與“魯布革”改成“魯布格”類似,無獨有偶,興義市內的“馬別河”改成“馬嶺河”,也未免令人唏噓!

馬別河是南盤江下游的大支系之一,發源於盤縣老廠,流經普安、興義,于安龍縣岜浩注入南盤江。河流全長142.3公里,在興義市境內長73.3公里。歷史以來,這條河一直稱“馬別河”,從來沒有其它稱呼。而“馬嶺”則只是這條河岸右邊的一個鄉鎮的名稱。從馬嶺順河往下約10來公里左岸邊,有一個村寨叫“馬別大寨”。

我們先來說說“馬別”和“馬嶺”兩個地名。

《興義府志·地理志》“屯寨”篇載“黃坪營屯寨一百十有五”中,分別列有“馬別大寨”和“馬別橋寨”,沒有“馬嶺”這個寨名。馬別寨是布依族世居村寨,有數百年的悠久歷史;馬別橋寨則是因修了石橋之後才逐漸形成的村寨。這裡修石橋的歷史,大約不到兩百年。修了石橋,成了交通要道,人口也逐漸多了起來。因為這裡附近的某一匹山形酷似駿馬,於是在清末光緒年間,當地鄉紳耆宿另起寨名“馬嶺”,以取代有重名之嫌的“馬別”。民國年間和新中國建立後,因這裡地處要衝,於是在此設鄉設鎮,成為興義縣的幾大重鎮之一,原來的“馬別橋寨”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淡出了歷史。但現在的馬嶺街上,鐫刻有“馬別橋”字樣的石刻古跡仍在,提示人們今日馬嶺曾經的歷史。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興義縣有關部門在進行旅遊開發時,在數次的勘察後,決定將從普安流入興義境內,橫貫馬嶺區的馬別河峽谷興義段,向省有關部門申報為風景區。

一般來說,風景名勝區的命名,應充分體現該地域的歷史文化和民情風俗特色。而這條河流,自古以來就稱為“馬別河”。無論是新中國建立前的歷史文獻(包括《興義府志》等),還是新中國建立後出版的《貴州古代史》及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出版的《興義縣誌》等,還有新中國建立前後出版的各種地圖,這條河流均標注為“馬別河”。因此“馬別河”這一名稱具有較為深厚的文化內涵;而“馬嶺河”這一新名詞,就顯得是那樣的蒼白,缺少底蘊!後來接連數年,部份縣(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建議、提議案改名,均由於生米已成熟飯,終究無可奈何,留下了永遠的遺憾!

地名不應該隨意更改

地名當然也得“與時俱進”。有時因政治需要或經濟發展需要而不得不有所更改,也屬正常。但有的地名的變更,卻顯得草率,沒有經過充分論證,沒有廣泛徵求地方幹部和各民族群眾的意見。有的是因一些人物的心血來潮,覺得原來的名稱太“土”,或其它莫名其妙的原因,而將已使用了若干年的地名來個“徹底更新”。

興義市內近些年來鄉鎮改名的還有:恫利鄉改為三江口鎮,品甸鄉改為清水河鎮,巴結鎮改為南盤江鎮。

這些地名變更後是否達到了某些目的,比原來更好?是否促進了地方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恐怕只能說見仁見智罷了。

上海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說:地名不僅是一個名稱所代表的空間範圍和時間範圍,還有其歷史、文化、社會、民族等各方面的意義。

各個國家對於地名也極為重視。聯合國就曾應各個國家的要求,多次召開地名標準化會議。

1987年在蒙特利爾召開的第五屆地名標準化會議6號決議指出:“地名是民族文化遺產”;1992年在紐約召開的第六屆地名標準化會議9號決議指出:“地名有重要的文化和歷史意義,隨意改變地名將造成繼承文化和歷史傳統方面的損失”;2002年在柏林召開的第八屆地名標準化會議形成的9號決議指出:“地名作為國家歷史和文化遺產一部分的重要性……敦促還沒有採取行動的國家,有系統的收集地名,讓廣大公眾更多地瞭解繼承下來的地名對地方、區域和國家遺產和特徵具有的意義”;2007年在紐約召開的第九屆地名標準化會議上,在中國等國家的推動下,大會作出決議:“地名屬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取地名不能隨心所欲

地名也體現一個地方的文化素質。現在城市和農村的發展很快,新增了不少人類聚居地,新取了不少地名。許多地名,根據當地地理環境,人文風情,取了很好的很有意義的名字;但同時也出現了個別取名的亂象。這就是“大、洋、怪、重”。

取名貪大,顯得有規模,有氣魄。如一些小區,只有一二棟大樓,居住狹窄,本社區裡一些住戶的車輛都停不下,卻卻冠之“某某廣場”,既不“廣”,更無“場”;一些社區照搬外國名稱,稱為什麼“華爾街”“香榭麗榭”“塞納城”等等;有一個社區取名“公園裡”,使人不明究竟,產生歧義。重名的也不少。將其它地方的名稱照搬過來,缺少創意,沒有特點。還有的名稱顯得庸俗。

新取地名是一件嚴肅的事,不能隨心所欲,嘩眾取寵,標新立異,也不能為吸人眼球而作秀。應廣泛徵求意見,經過論證,並取得上級有關部門的同意。而作為上級主管部門,也要加強監管,不能放任自流。新取的地名,要講究地域性,民族性,文化性,科學性。要使一個好的地名傳之久遠,成為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為創造和諧的人居環境增光添彩。

作者:黃正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