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古代消防歷史知多少?

“天乾物燥, 小心火燭”

古裝劇裡的這句打更語

大家一點也不陌生吧

的確, 在古代一旦引起火災, 後果是很嚴重的

....................科普 科普 科普....................

我國古建築絕大多數以木材為主要材料, 以木架構為主要結構形式, 多採用松、柏、杉、楠等, 耐火等級很低, 具有良好的燃燒和傳播火焰的條件。 在發生火災時, 整個建築猶如架滿了乾柴的爐膛, 而屋頂嚴實緊密, 內部的煙熱不易散發, 溫度容易積聚,

迅速導致“轟燃”。 古建築的梁、柱、椽等構件, 表面積大, 木材的裂縫和拼接的縫隙多, 再加上大多數通風條件比較好, 有的建築更是建在高山之巔, 發生火災後火勢蔓延快, 燃燒猛烈, 極易形成立體燃燒, 所以在古代一旦發生火災, 後果是很嚴重的。

那...竟然還有大量木質結構的古民居能夠完好地保存至今哎

因為我國古代防火技術措施做的也hin6啊~

往下看☟

消防

古代防火措施

最早的時候是用塗泥抹灰的方法, 覆蓋草、木等易燃物表面, 對新石器時代遺址的考古發掘就發現這一點, 《墨子》、《左傳》等著述中均有記述;繼之而起的是夯土築牆使用磚石,

還有在古建築群和城市中建立防火安全間距、消防通道等手段。

“防火厭勝術”:是古代在民俗信仰上的具體體現。 如“鴟(chī)吻”, 又名正吻—在古代建築房脊的兩端有兩個對稱的, 高高聳起的飾物, 形狀似龍形, 卷頭縮尾, 張開大口銜著正脊, 背插寶劍, 古人期望著借助他們的神力來避火。 最典型的是北京紫禁城, 每一座宮殿上都有防火災的厭勝之物。 值得一提的是, 雖然正吻不能防火, 卻能防雷, 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避雷裝置。 其原理是正吻處於建築最高處, “出頭”在外, 往往先遭到雷擊, 從而避免了“雷火”引發的火災。

“五行防火術”:直接體現於“門不帶鉤, 閣必有水”, 這是基於五行“水克火”原理而衍生出的防火文化。

《馬氏日抄》記載:“門字有腳鉤, 帶火筆, 故招火災”。 浙江最著名的藏書樓“天一閣”得名, 就是因為“天一”是傳說中能夠生水的星宿, “天一生水”, 以求防火。

消防

古代建築的防火標識

➊鴟吻——地方和民間建築的物飾千變萬化, 有狎魚、海馬、鼇龜等, 都是興雲作雨的海中神獸, 古人期望著借助它們的神力來避火。

➋藻井——在建築物內, 一般用於殿堂明間頂部中央, 繪龍紋或蓤、藕一類花卉。 東漢文載:“井者, 東井之象也, 藻, 水中之物, 皆取以壓火災出。 ”

➌取名帶水——古建築名稱絕忌“火”字。 連發生火災時, 也不許喊“起火”, 而是喊“走水”, 許多重點防火建築的名稱也儘量帶“水”。

這些防火飾物標識寄託了人類美好的願望, 它們具有廣告、宣傳的作用, 時刻提示人們,這裡請注意防火。同時,它們也已成為中國古建築中頗具特色的一種象徵。

消防

古代消防設施設備

➊水袋:唐代開始用皮袋、濺筒滅火器滅火;北宋仁宗時,便有了水袋、水囊、唧筒、麻搭。

➋水缸:夏天要保證水質乾淨,沒有異味;冬天除在缸口加蓋之外,還在大缸週邊包上一層棉絮外套,在特別嚴寒的季節裡,要把缸架在特製的石圈上,下燃炭火,晝夜不熄,以免缸水凍結。

➌機桶:清康熙年間,始有防火班,火班又稱機桶處,機桶在當時是十分先進的救火器具。這種國產救火器具原置於消防隊隊舍,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陳列品標牌為“水龍”。

➍其他裝備:蘇東坡先後在杭州任通判和太守時,建立了官府消防隊(時稱“潛火隊”),配置棚索、斧、鋸、旗號、火籠、火背心等消防器材裝備。明代,杭城由官府設防火鋪,配置有水桶、雲梯、火鉤等救火器具,最早的消防器械是藤鬥水槍。

至清光緒前,杭州官辦和民間、善堂兼辦的消防,主要的滅火器是水龍(又稱“水銃”、“唧筒”)。至此,其消防器材裝備發展至用人力抗拉的木制抬龍,以及水桶、吊桶、銅鑼、行號、火把和油燈、大纛(dào)旗和各小旗(大、小旗均用藍底白字)、梯子(竹制)、警鈴、撓鉤、刀鋸、斧鑿、杠索、燈籠、號衣、號帽、、防火背心等簡單的消防裝備。光緒十三年(1887年)閏四月初七日,杭州織造衙署呈准朝廷,購置洋車式水龍(簡稱洋龍,即腕力龍,裝有輪盤推動,仍用人工腕力出水,後發展至馬達發動出水,稱機龍)一架,雇夫役50名,救護衙署兼顧地方火災。十九年(1893年),杭州府署購置水龍兩架、洋龍一架、雇水夫20餘名、雲梯、杠索、長鉤、短斧、大纛旗、各小旗、燈籠等一應俱全。二十二年(1896年),省撫院潘司署配置洋龍一架。

“防患於未然”,中國最早的防火理論。

古老《易經》中第63卦,古人釋稱:“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這句話裡包含的原意,可以這樣理解,即便大火撲滅了,救火任務結束,也要提高防火意識。有學者認為,這是“防患於未然”的最早出處。

戰國時期的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提出“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熛(biāo)焚。”,言下之意,防火不能疏忽大意,哪怕是一點點漏洞都要及時修補,雖然韓非子是借防火的道理比喻做人做事的態度,卻透露出了先秦人對防火重要性的深刻認識。

這些防火思想,直接體現在古人的日常行為中。據《周禮·天官》記載,當年掌管宮內用火安全的“宮正”,“春秋以木鐸修火禁”,即在每年易發火災的春秋兩季,宮正要搖動木鐸,提醒大家嚴防火患:“半夜三更,小心火燭”、“寒冬臘月,火燭小心......”

時刻提示人們,這裡請注意防火。同時,它們也已成為中國古建築中頗具特色的一種象徵。

消防

古代消防設施設備

➊水袋:唐代開始用皮袋、濺筒滅火器滅火;北宋仁宗時,便有了水袋、水囊、唧筒、麻搭。

➋水缸:夏天要保證水質乾淨,沒有異味;冬天除在缸口加蓋之外,還在大缸週邊包上一層棉絮外套,在特別嚴寒的季節裡,要把缸架在特製的石圈上,下燃炭火,晝夜不熄,以免缸水凍結。

➌機桶:清康熙年間,始有防火班,火班又稱機桶處,機桶在當時是十分先進的救火器具。這種國產救火器具原置於消防隊隊舍,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陳列品標牌為“水龍”。

➍其他裝備:蘇東坡先後在杭州任通判和太守時,建立了官府消防隊(時稱“潛火隊”),配置棚索、斧、鋸、旗號、火籠、火背心等消防器材裝備。明代,杭城由官府設防火鋪,配置有水桶、雲梯、火鉤等救火器具,最早的消防器械是藤鬥水槍。

至清光緒前,杭州官辦和民間、善堂兼辦的消防,主要的滅火器是水龍(又稱“水銃”、“唧筒”)。至此,其消防器材裝備發展至用人力抗拉的木制抬龍,以及水桶、吊桶、銅鑼、行號、火把和油燈、大纛(dào)旗和各小旗(大、小旗均用藍底白字)、梯子(竹制)、警鈴、撓鉤、刀鋸、斧鑿、杠索、燈籠、號衣、號帽、、防火背心等簡單的消防裝備。光緒十三年(1887年)閏四月初七日,杭州織造衙署呈准朝廷,購置洋車式水龍(簡稱洋龍,即腕力龍,裝有輪盤推動,仍用人工腕力出水,後發展至馬達發動出水,稱機龍)一架,雇夫役50名,救護衙署兼顧地方火災。十九年(1893年),杭州府署購置水龍兩架、洋龍一架、雇水夫20餘名、雲梯、杠索、長鉤、短斧、大纛旗、各小旗、燈籠等一應俱全。二十二年(1896年),省撫院潘司署配置洋龍一架。

“防患於未然”,中國最早的防火理論。

古老《易經》中第63卦,古人釋稱:“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這句話裡包含的原意,可以這樣理解,即便大火撲滅了,救火任務結束,也要提高防火意識。有學者認為,這是“防患於未然”的最早出處。

戰國時期的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提出“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熛(biāo)焚。”,言下之意,防火不能疏忽大意,哪怕是一點點漏洞都要及時修補,雖然韓非子是借防火的道理比喻做人做事的態度,卻透露出了先秦人對防火重要性的深刻認識。

這些防火思想,直接體現在古人的日常行為中。據《周禮·天官》記載,當年掌管宮內用火安全的“宮正”,“春秋以木鐸修火禁”,即在每年易發火災的春秋兩季,宮正要搖動木鐸,提醒大家嚴防火患:“半夜三更,小心火燭”、“寒冬臘月,火燭小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