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薩蘇:日軍眼中的中共抗戰

“八路好, 八路強, 八路軍打仗, 為老鄉。 ”

筆者的手中有一本原日軍士兵編纂的文集, 名為《航跡》, 這是其中一名日軍士兵記錄的他聽過的一段歌詞。

當我將這段日軍記錄下來的歌詞念給一位老八路聽的時候, 這位八旬老人竟然微微眯上眼睛, 很熟練地哼唱起來——“八路軍好, 八路軍強, 八路軍打仗為哪樁?八路軍打仗為老鄉!”語調鏗鏘, 意氣飛揚, 依稀可見曾經老戰士的風采。

原來, 當年真有這樣一支唱遍華北平原的抗日歌曲。 日軍的記錄雖然不夠準確, 卻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那支民族脊樑在中國大地上曾經的深刻印記。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 1937年由工農紅軍改編, 當時共計三個師, 數萬名戰士。 經過八年抗戰, 發展成包括民兵在內約兩百萬人的抗日鐵流。 在以華北平原為主, 北至偽滿, 南到江淮, 東臨大海, 西面秦晉的空間裡, 八路軍建立了廣闊而鞏固的根據地,

給日偽軍以大量殺傷, 擔負起了全民抗戰的重任。

在長期的交鋒中, 為了應對八路軍的頑強抵抗, 日軍曾對這支武裝進行了頗為深入的研究, 產生了包括日軍情報大佐大久保弘一的《赤色支那》、著名記者波多野乾一的《赤色支那之究明》等介紹八路軍和抗日根據地的作品。 在保存至今的日本戰時史料中, 更有許多翻譯成日文的八路軍文件, 如《呂正操關於平原地區根據地建設的講話》等。 根據這些檔上的簽章判斷, 日軍在華各部隊長官都要對其進行研讀, 有時還要上送東條英機等日本軍政首腦的案頭。 顯然, 日軍情報部門為了尋找和八路軍作戰的靈丹妙藥, 曾傷透了腦筋。 儘管始終未能找到有效遏制八路軍的辦法,

但這些文獻在某種程度上卻成為印證當時八路軍抗戰功績的證明。

有意思的是, 在日軍中, 對八路軍記述最多的並非這些專業機構, 而是普通的官兵。 這些日軍官兵因為在實戰中不斷接觸八路軍, 甚至不斷從八路軍身上吃到苦頭, 堪稱是對八路軍最感興趣的日本人。 二戰中的日軍士兵頗有一些人有記日記的習慣, 甚至有些人還會攜帶照相機。 於是在保留至今的這類資料中, 與八路軍相關的記述和照片便很普遍。 其中有些讀來令人忍俊不住。

比如, 有一個頗為頑固的日軍軍官在日記中慨歎連鐵杆漢奸都靠不住。 或許為了表示對八路軍的藐視, 日軍內部將八路軍稱為“匪”。 這個日軍軍官出發“掃蕩”,

晚上在一個村子宿營時向當地偽軍頭目詢問:“周圍可有匪賊之活動?”對方乾脆地回答沒有。 於是日軍安心住下, 結果半夜遭到八路軍襲擊傷亡慘重。 憤怒的日軍抓不到八路軍, 便把那個偽軍頭目綁了起來, 問他為何“欺騙皇軍”。 這個鐵杆漢奸矢口否認, 說:“你不是問匪賊嗎?我們這兒的確沒有匪賊。 你可沒問有沒有八路軍啊!”日軍大怒:“八路軍難道不是匪賊嗎?”偽軍頭目情急之下說了句實話:“八路軍從來不禍害老百姓, 怎麼能是匪賊呢?”

連漢奸都認為八路軍是仁義之師……日軍只能打掉牙齒往肚裡咽。

雖然這些僅僅是一個個細節, 卻往往生動地體現了人心的向背、戰場的真實。 敵人眼中的八路軍, 或許可以給我們在研究這支軍隊的歷史時,

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摘自薩蘇《日軍眼中的中共抗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