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明天再說吧”這樣的努力,可能會毀掉你的人生

在電影《亂世佳人》裡, 女主角斯嘉麗有一句經典名言:“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許多人都從這句名言中得到了鼓勵, 深信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永遠對未來充滿希望。

但有時也難免, 我們會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做——“還是等到明天再說吧, 反正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於是就這樣, 明日複明日, 一個又一個的“明天”, 使我們的事情不斷推遲。 最後許久過去了, 還是沒開始。

然後日復一日, 過著渾渾噩噩的, 毫無目標的, 毫無起色的職場生活, 混了一年, 你可能還有救, 但混了兩年甚至三年, 你就無藥可救了。

你從入職開始, 就給自己定了目標, 甚至細化到每日、每週、每季度要做什麼, 半年、一年、三年要學到什麼程度、坐到什麼位置, 可直到現在, 一樣也沒有完成。 每天晚上都反省自己, 覺得虛度了一天, 然後躺在床上又給自己定目標, 可一旦到了該實施的時候, 就懶了。

然後你的狀態呢?

根本不是認真工作的狀態, 每天早上到公司, 邊吃早餐邊看網頁, 早餐吃完了就一邊做事一邊聽聽歌聊聊天, 反正就是不能專心下來。 午休過後, 又開始重複上午的工作狀態, 只有到了下班之前, 才“發奮”完成當天必須收尾的工作, 至於其他不著急的事, 就留到轉天了。 周而復始, 每天都是這樣惡性循環。

你知道這樣的狀態非常不對, 於是發奮告訴自己明天一定要努力。 可是明日複明日過後, 一點起色沒有, 還是做不到今日事今日畢。 於是, 你的職場之路就要走下坡路了。

常有人問:人的努力有多可怕?

若「努力」要用「可怕」來形容, 人生得有多無趣?努力是生活, 不是結果。

我常在朋友圈裡看到一些「很努力」的人, 感慨努力的重要性,

發通宵加班的合影, 發圖書館讀書的照片, 發結識大牛後的「獲獎感言」……

換來一些點贊和互捧。 可以說是除了滿足虛榮心外, 沒有絲毫用處了。

那些看似激勵人心的話, 那些看似無比奮鬥的場景, 發了一年又一年, 若沒有足以匹配的成就, 只能得到一個結論:

你在假努力, 你只享受被人稱讚的感覺, 你只能幻想成功的狂喜。

你始終都是處在“休息時想努力, 工作時就鬆懈”的狀態中, 這就像一個怪圈, 從理論上說, 逃出目前的怪圈並不容易, 需要一個比較深刻和相對漫長的過程。

夜晚幻想的各種改變、改善、突破等, 使原本因為抑鬱而導致的心力體力匱乏, 又在夜晚的焦慮中被消耗了大半, 於是白天就更加沒有力量付諸行為了。

另一個原因是內心自我評價系統存有較大的偏差, 內心最深之處的主基調是認為自己不行、沒有能力、沒有資格, 是配不上過好的日子、不值得享受成功和成就的, 因此在更多的時間裡, 佔據內心主導想法的是“我不行”。 在反復不斷的糾結中, 隱隱應和了內心“我不行、沒資格過好日子”的自我設定。

你覺得自己不行的另一個常見緣由, 可能是曾經的挫敗在內心留下了陰影, 懼怕再度經歷這種創傷的痛苦, 於是不敢再輕易進取。

這時外在行為上, 可能就會不自覺地表現為不能開始, 或在開始後不能堅持下去等。 通過這樣的表現行為, 迂回地避免了內心恐懼的失敗感和懲罰的再度來臨。 這種帶有逃避性的行為表現時日一久,

技巧和能力越來越不足, 惰性越來越高, 自律和自控越來越弱。 最常見的表現就是“自我包容”, 總能為自己找到各種理由, 來放任和縱容自己的過錯。 從而又反過來強化內心原有的“我不行、我做不到”的自我設限, 形成相互糾纏和影響的惡性循環圈。

在職場中, 這樣的心理一旦形成, 就會直接導致工作能力低下、業績下降、人際關係越來越差、工作止步不前, 甚至對工作失去信心。

因此, 要想跳出怪圈一定要懂得克制自己, 嘗試制定和完成一些小而易做的目標, 以此來增加信心, 讓惡性循環逐漸向良性迴圈轉變。

目標不要多, 只要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可以做到就好。

回到我們的標題:要努力, 不要蒙上眼睛。

有個人,日夜兼程,不聞不問,只為去往天堂求取人生真諦。

終於見到了上帝,他問:“我如此努力終於找到了你,上帝請告訴我人生真諦吧。”

上帝答:“你所走過的路,遍地是真諦,難道你沒看到麼?”

即將畢業的你,還在找尋適合的工作嗎?

更多500強工作機會,讓你更快入職,就在實習僧!

有個人,日夜兼程,不聞不問,只為去往天堂求取人生真諦。

終於見到了上帝,他問:“我如此努力終於找到了你,上帝請告訴我人生真諦吧。”

上帝答:“你所走過的路,遍地是真諦,難道你沒看到麼?”

即將畢業的你,還在找尋適合的工作嗎?

更多500強工作機會,讓你更快入職,就在實習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