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澶淵之盟》是屈辱象徵?不在條約本身,而在真宗氣死人

西元960年, 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 黃袍加身, 建立宋朝。 在後世人眼中, 宋朝以軟弱成名, 皇帝以昏庸為主, 反正宋朝就成了屈辱的代表。

在大多數人眼中, 一個強大王朝的評判標準是擁有傑出的君主, 遼闊的土地和強大的軍隊, 除此之外人民要生活幸福。 不過, 最為重要的則是周邊國家必須臣服。 而這些, 宋朝只具備了最不起眼的人民生活幸福。

宋朝其實也是一個獨特的王朝。 因為在中國漫漫歷史長河中, 不論大大小小的朝代, 總會湧現出幾個能戰或是好戰的皇帝, 廟號多以武帝著稱, 而宋朝沒有。

宋真宗是宋朝第三個皇帝, 同時也是開創戰爭賠款先河的皇帝。 宋真宗在位期間, 遼國一直侵擾著宋朝邊境, 宋朝也一味以退避忍讓。 終於在西元1004年, 蕭太后攜遼聖宗親自南下攻宋, 宋軍節節敗退。

自從雍熙之戰後, 宋軍北伐失敗, 真宗從心底裡對遼國產生了畏懼。 當聽聞遼軍南下還是聖宗御駕親征時, 也是毫無辦法。 當宋真宗在朝堂問計于群臣時, 大臣分為了主戰派與主和派。

當宋真宗想要遷都南下時, 宰相寇准看穿了皇帝內心想法。 用言語刺激到:既然遼國皇帝能御駕親征, 為何我朝皇帝就不能呢。 宋真宗雖然十分信任寇准但也迫於顏面, 同意親征。

宋真宗迫於無奈的做的決定, 也成為了這場戰爭的轉捩點。 當宋真宗來到前線時, 宋軍一掃之前戰敗萎靡之氣, 士兵高呼萬歲, 聲音綿延數十裡。

當宋朝軍隊開始反擊時, 聰明的蕭太后早已看出這場戰爭的勝負,

便一邊提倡議和, 一邊佔領弱小城鎮, 以增加談判時的籌碼。

當雙方都想要和談時, 《澶淵之盟》便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 《澶淵之盟》規定宋朝每年給遼國幣銀10萬兩, 絹布20萬匹。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 這些錢對當時的宋朝的財政收入來說,

不過是九牛一毛罷了。 但若是宋朝當時堅持反擊, 或許今天的歷史又是另一種局面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