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配電網杆塔施工檢修工藝

1、混凝土電杆基礎

(1)基坑施工前的定位應符合設計要求。

a:直線杆:順線路方向位移不應超過設計檔距的3%。 直線杆橫線路方向位移不應超過50mm。

b: 轉角杆、分支杆的橫線路、順線路方向的位移均不應超過50mm。

(2)電杆基礎坑深度應符合設計規定。 電杆埋設深度在設計未作規定時按表所列數值:(m)

(3)基坑底使用底盤時, 坑底表面應保持水準, 底盤安裝尺寸誤差應符合設計要求。 底盤的圓槽面應與電杆中心線垂直, 找正後應填土夯實至底盤表面。 底盤安裝允許偏差, 應使電杆組立後滿足電杆允許偏差規定。

a:電杆基礎坑深度的允許偏差應為+100mm、-50mm。

b:雙杆兩底盤中心的根開誤差不應超過30mm;兩杆坑深度高差不應超過20mm。

c:遇有土質鬆軟、流沙、地下水位元較高等情況時, 應採取加固杆基措施(如加卡盤、人字拉線或澆築混凝土基礎等).

(4)基坑回填土時, 土塊應打碎, 基坑每回填300mm應夯實一次;回填土後的電杆基坑宜設置防沉土層。

a:採用扒杆立杆, 電杆坑留有滑坡時, 滑坡長度不應小於坑深, 滑坡回填土時應夯實, 並留有防沉土台。

b:回填土層上部面積不宜小於坑口面積;培土高度應超出地面300mm;瀝青路面或砌有水泥花磚的路面不留防沉土台。

2、鋼管杆基礎

(1)鋼杆基坑施工前的定位應符合設計要求。

(2)鋼杆基礎澆築應採用現澆基礎或灌注樁基礎, 在沿海灘塗和軟土地區, 可採用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液壓管樁基礎。

a:現澆基礎幾何尺寸準確, 棱角順直, 回填土分層夯實並留有防沉層。

b:灌注樁基礎宜使用商品混凝土, 樁基檢測報告內容詳盡。

c::澆築混凝土應採用機械攪拌, 機械振搗, 混凝土振搗宜採用插入式振搗器。

(3)基礎中心與線路中心線重合, 深度及坑底寬度符合設計數值。

(4)按規定取樣做試塊, 基礎資料表面平整, 無蜂窩、麻面。

(5)基礎澆注完成後應及時養護, 當基礎強度達到規定要求時才可立杆塔、架線。

a:澆築後, 應在12小時內開始澆水養護;對普通矽酸鹽和礦渣矽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澆水養護,

不得少於7天;有添加劑的混凝土養護不得少於14天。

b:日平均溫度低於5℃時, 不得澆水養護。

c:混凝土不宜在嚴寒季節進行施工。 若必須進行, 應採取相應措施, 如加入早強劑、減小水灰比、加強振動搗固、妥善遮蓋和各種保溫養護等。

3、拉線盤

(1)結合當地地質條件、地形條件及各地區使用習慣選用合理的拉線盤, 並確定拉線盤的埋深及拉線棒的長度, 對於特殊地質條件要採用特別加固措施。

a:埋設拉線盤的拉線坑應有滑坡(馬道), 回填土應有防沉土台。

b:拉線坑的深度可按受力大小及設計要求決定。

(2)拉線盤放置時應注意正反方向及角度。

埋設拉盤時拉棒應露出地面50公分, 拉線棒應與線路受力方向對正, 拉耳斷面向下, 拉棒受力後不應彎曲拉盤校正回填土時應邊回填邊夯實。

4、卡盤基礎

(1)安裝位置、方向、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a:深度允許偏差為±50mm。

b:當設計無要求時,其上平面距地表面不應小於500mm。

(2)安裝前應將其下部分的土壤分層回填夯實。

(3)與電杆連接部分應緊密。

(1)安裝位置、方向、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a:深度允許偏差為±50mm。

b:當設計無要求時,其上平面距地表面不應小於500mm。

(2)安裝前應將其下部分的土壤分層回填夯實。

(3)與電杆連接部分應緊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