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周佛海的絕望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初, 侵略氣焰囂張, 日軍曾一鼓作氣攻佔了中國香港、新加坡、馬尼拉及英美荷在東南亞的多個殖民地,

但日本的戰略攻勢難以持續, 不久便變為守勢。 1942年8月7日, 美軍在所羅門群島的瓜達爾卡納爾島登陸。 雖然日偽的宣傳機構還在大造太平洋戰場上勝利的聲勢, 但周佛海已分析出日軍處於不利地位。 他在日記中寫道:“此次蘇魯門海戰, 雙方均稱自己勝利, 就餘觀察, 此次海戰, 英、美之損失大於日本, 實無疑義。 但其中有不可忽視者, 即過去英、美在太平洋均系被動的防禦, 此次為主動的攻擊。 故今後形勢變化, 宜嚴密監視也。 ”

周佛海當初投靠日本人, 以為日軍會一路打下去, 攻佔重慶及西安、昆明等地, 而且日本與英美不會開戰, 時至今日, “乃知兩種認識均錯誤, 故和平運動不能不認為失策”。 周佛海在日記中指責日本人不該和英美交戰,

加速了自己的滅亡。

周佛海對全球戰爭形勢的判斷有其獨到的一面。

汪偽政府成立後, 周佛海一手掌控汪偽的財政經濟及特工大權, 可謂權傾一時, 其本人也為此得意非常。 但日本人對汪偽政權的嚴密監控, 使他備感做奴才的滋味, 而國共兩黨合作堅持抗日, 使日本在中國已成泥足, 這些使周佛海預感前景不妙, 他在1940年12月5日的日記中寫道:“兩年前今日離開重慶, 回首往事, 恍如隔世。 二年來不僅國家情勢、個人身世發生無限變化, 即世界情形與兩年前亦有巨大變動, 今後如何發展, 非人力所能預知。 唯觀察日本疲憊情形, 又似重慶見解為正當, 而吾人為錯誤矣。 ”

周佛海認為自己對形勢的觀察“輒多錯誤,

初信決不致擴大, 乃至擴大延長至今;繼信日本軍事行動必繼續發展至重慶, 乃日本無力再進;深信美日必妥協, 乃美如此強硬。 此外, 對於我國估價過低, 對於日本估價過高, 均根本錯誤”。 面對日本的敗局, 周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周佛海曾對金雄白慨歎說:“現在看來, 我們是錯誤了, 我們將不會有多大的作為。 盡了我們最大的心力, 充其量日人想拿走一百分, 我們予以掣肘, 也只能拖住一分算是一分。 ”

周佛海對戰局的悲觀估計, 代表了當時汪偽上層大員一種比較普遍的認識。 (摘自《76號特工總部:抗戰期間汪偽特務的組織與活動》馬振犢 陸軍/著 重慶出版社/出版)

關於本書

本書是一部關於抗戰期間汪偽特工組織從成立到覆滅整個過程的歷史著作。

作者在本書中對“汪偽76號”的起源、人員構成、社會關係、組織與活動、同重慶國民政府的恩恩怨怨, 都進行了翔實的介紹, 以此勾勒出一部抗戰期間汪偽特務與重慶政府的中統、軍統特務的爭鬥史, 汪偽內部的權利鬥爭與傾軋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