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答疑解惑,房顫患者看仔細了,消融術後需要注意這些事項

我們在門診接診時經常會遇到這樣一類患者:他們在就診時會著重對醫生訴說“房顫”發作給自己身心帶來的痛苦, 繼而十分迫切地希望醫生伸出“神來之手”, 立馬治癒自己的病痛。 當醫生經過仔細分析, 給出用導管消融術來治療房顫的建議後, 有些患者會表現出對手術治療房顫的猶豫。 他們對手術的成功率、安全性以及病人對手術的耐受性等方面產生顧慮。 之所以出現上述心理, 一是部分患者及家屬對房顫發生、發展以及預後的認知度不高, 二是對“成功率”、“復發”等關鍵字的片面理解, 從字面層次上作自我解讀。

放棄追逐“成功率”, 抓住“早治”好時光

部分患者在得到手術治療的建議後, 常會在“成功率”的高低方面糾結, 甚至猶豫徘徊。 我們知道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是萬無一失的, 拖下去結果不會變得更好。 當你還在為“是否選擇房顫射頻消融手術”觀望、猶豫時,

你正在失去房顫治療時最重要的機會——早治療。 房顫的發生和發展是一個由輕到重, 從陣發到持續/永久, 漸進演變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 患者心臟的病理變化不斷發展, 症狀在房顫狀態的影響下逐步加重, 心臟功能也在不斷降低。 這些問題出現後會給導管射頻消融術帶來直接困難, 甚至導致術後復發率增高, 從而降低了手術的成功率。 同時在房顫反復發作的過程中, 心房內形成血栓的幾率加大, 直接增加患者的卒中風險。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治療時機的正確選擇也決定了“成功率”。 所以我們建議患者:放棄片面追逐成功率, 抓住早治的大好時機。

那麼各類房顫手術治療的時機如何選擇呢?

陣發性房顫:

陣發性房顫是指房顫間斷發作, 每次發作時間小於七天的房顫類型。 是目前導管射頻消融治療效果最好的類型。 單次消融成功率>80%以上, 復發後再次消融成功率>90%。

這類房顫在哪個階段接受治療最佳呢?基本規則如下:

①房顫發作很頻繁(>1次/月)或者開始變頻繁(>1次/3個月), 建議不要猶豫, 儘快手術

②房顫發作不是很頻繁(<1次/3個月), 但發作時持續時間>48小時, 應儘早手術, 因房顫持續時間超過48小時可在心房內形成血栓, 血栓隨血流流動可能導致腦卒中發生。

③對於發作不頻繁, 且持續時間多在24小時內自行終止的陣發性房顫, 雖然可暫緩導管消融術, 但前提一定是多進行動態心電圖檢查跟蹤, 確定沒有“無症狀房顫”情況存在,

否則也應儘早選擇手術治療。

臨床上陣發性房顫的發展規律一般是:發作頻度越來越頻繁, 持續時間越來越長, 最終定格為持續性房顫。 而目前持續性房顫導管射頻消融治療效果遠遜於陣發性房顫。 因此, 專家給患者的治療建議是在陣發性房顫階段就應積極手術,

了卻後患。

持續性房顫:

持續性房顫, 顧名思義, 就是正常竇性心律完全消失, 心臟時刻處於房顫狀態之中。 儘管目前這種房顫手術療效低於陣發性房顫, 但時機把握得當, 仍可獲得滿意結果, 實際上關鍵更在一個“早”字。

①對於剛剛由陣發性轉為持續性或持續時間不長(<1年)的房顫, 患者應下決心儘早選擇手術。 此時手術效果會很好, 甚至可和陣發性房顫的手術效果相媲美。

②房顫持續時間超過一年不足三年的患者建議應到經驗豐富的房顫治療中心, 請經驗豐富的專家施術, 可能會獲得更好的療效。

③房顫持續三年或更長時間, 有手術意願的患者可到治療中心請專家幫你診斷, 提出治療方案供你選擇。

科學進步護佑您,手術安全有保障

導管射頻消融術是一項高科技含量的手術,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非藥物治療房顫的方法,也是根治房顫的方法。其對實施手術醫生要求非常高,對患者而言卻是非常安全。手術主要方法是經導管(類似靜脈注射,通過大血管穿刺進入)在三維標測導航系統引導下對病灶進行消融治療,手術創口很小,無需縫合創口。術前醫生會給患者做一系列檢查,比如心臟CT檢查。通過CT檢查類比出左心房結構,再將這個結構導入手術三維系統中與患者心臟結構匹配,從而指導手術具體操作,以保證手術順利成功。因此該手術是在高科技手術設備的保障下完成,手術的安全性是可信賴的。

在放棄了“追逐成功率”,抓住“早治療好時機”,瞭解手術安全性後,患者要做的就是把自身的疾病交給具有專業技能的醫生去解決,相信他們去完成專業的治療工作。“醫者仁心”,患者和施術者都期盼手術成功,這是共同的目標。射頻消融術是一個高科技手術,除專業設備的高精尖外,對操作駕馭設備的專業人也有十分嚴格的要求。每位有資格的施術者都必須經過正規培養,考核合格後才能上崗。當患者選擇了自己信任的醫療團隊後,就應放心地託付於他們,讓其幫助自己解除疾患。

當房顫患者在醫院接受醫生實施了射頻消融術後,在術後早期心律失常的發生率較高,有一些患者房顫發作甚至比術前更加頻繁,但研究證明這部分患者的長期預後仍然很好,故將術後三個月作為房顫治療效果評價療效的“空白期”。

如何能夠順利渡過“空白期”,當然是患者術後十分關心的事情,現將“空白期”內應該注意的各方面情況告訴病友,以利康復。

仔細閱讀“出院小結”,做一個明白的患者

患者在醫院住院時經歷了入院、術前檢查、手術等過程。在辦理出院時您的管床醫生會給您開具一份“出院小結”帶回家。在“小結”中有“術前診斷”,“術後診斷”,“手術名稱”,“出院醫囑”等欄目及內容。我們建議患者領到“出院小結”後應仔仔細細甚至要反反復複地從頭至尾閱讀。通過閱讀您會清楚瞭解您所經歷過的各種治療和出院後如何用藥以及注意事項,力爭做一個明白的患者。

遵醫囑用藥,當好自己的“護士”

出院時醫生會根據您病情和出院後治療需要為您開去了在“空白期”內應繼續服用的藥物。這些藥物主要分兩大類:第一類為抗心律失常藥物,如以可達龍、心律平、倍他樂克為代表;第二類為抗凝血藥,以華法林、達比加群為代表。繼續服用這些藥物主要目的是:①用於對抗“空白期”內由於心房肌在修復過程中出現“心肌頓抑”產生一過性的房顫現象,維持正常竇性心律,②防止血栓產生。由於持續服藥時間長(常需1-3個月),每日要定時定量服用,因此要求患者應像醫院的護士一樣認真負責,當好自己的“護士”。

自己動手做監測,學做自己的家庭醫生

在“空白期”內患者除手按時服用藥物外,應當自己動手進行自我心律、心率的監測,當做自己的“家庭醫生”。

現在很多家庭中自己備有血壓計(電子或普通)、聽診器等簡單醫療器具,這為患者術後自我檢測提供了一定的條件。其實學會通過自我摸脈(搭脈)方式自行監測瞭解心搏情況更為方便實用。其方法是可用左手食指、中指、無名指(或右手也可)摸(搭)右手腕捫及橈動脈跳動情況。通過瞭解脈搏跳動即可瞭解到:脈搏每分鐘跳動次數、兩次跳動間隔是否相等,有無清若變化以及脫跳情況發生。為了今後方便查詢、分析和比較,應自己動手把每天按一定檢測時間測得到的資料認真作好記錄。經過若干時間後進行比較分析,就能瞭解掌握您在“空白期”的恢復情況,同事也可以在定期來院複診時為醫生提供第一手資料,方便對您後續治療上的指導。這樣做下來您就成了一個合格的家庭醫生了。

積極主動與醫生溝通求得具體指導,做一個聰明患者

患者在入院後,您的管床醫生通過對您病史採集、一般體檢和輔助檢查等工作後,對您的病情有了具體的瞭解,同時對術後“空白期”可能出現的情況也會有一定預估。因此積極與管床醫生溝通,求得醫生在治療上具體指導是一種聰明做法,可利用醫生查房機會進行諮詢瞭解情況,這對您在“空白期”中的治療十分有益。需要注意的是在與醫生電話溝通時應主要告訴您的主要病情變化,用藥名稱、用量,以及您自測心律、心率的資料等基本情況,方便醫生瞭解分析作出判斷,知道您的治療。

生活中應注意的事項

術後可根據體力恢復情況適當休息:無需長期臥床,但在術後第一周內應避免舉起5公斤物品,保持手術穿刺部位乾淨、乾燥。飲食應選擇易消化新鮮飲食,忌刺激性食材,應戒煙酒。

需與醫生及時聯繫的幾種情況:

體溫超過38℃

穿刺部位紅腫或腫塊突然變大

嚴重的房顫症狀

牙齦出血,皮膚黏膜出現青紫、斑塊(紫癜),小變色紅,大便變黑

凝血檢查:國際標準化比值(INR)>3

導管消融術是房顫患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消融術後有的好,有的會復發?從我們過去完成的房顫消融術的病例回顧來分析,這當然首先取決於術者的經驗,其次還有很多因素。如:陣發性房顫復發率低,持續性房顫復發率高,而且持續性房顫的持續時間越長,復發率就越高。因此,建議房顫患者儘早來醫院治療。因為,我們醫生和患者的目的是一樣的。就是治好,不再復發。

如果你想 瞭解更多心胸健康方面的資訊,可以添加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中國心律失常防護中心。

科學進步護佑您,手術安全有保障

導管射頻消融術是一項高科技含量的手術,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非藥物治療房顫的方法,也是根治房顫的方法。其對實施手術醫生要求非常高,對患者而言卻是非常安全。手術主要方法是經導管(類似靜脈注射,通過大血管穿刺進入)在三維標測導航系統引導下對病灶進行消融治療,手術創口很小,無需縫合創口。術前醫生會給患者做一系列檢查,比如心臟CT檢查。通過CT檢查類比出左心房結構,再將這個結構導入手術三維系統中與患者心臟結構匹配,從而指導手術具體操作,以保證手術順利成功。因此該手術是在高科技手術設備的保障下完成,手術的安全性是可信賴的。

在放棄了“追逐成功率”,抓住“早治療好時機”,瞭解手術安全性後,患者要做的就是把自身的疾病交給具有專業技能的醫生去解決,相信他們去完成專業的治療工作。“醫者仁心”,患者和施術者都期盼手術成功,這是共同的目標。射頻消融術是一個高科技手術,除專業設備的高精尖外,對操作駕馭設備的專業人也有十分嚴格的要求。每位有資格的施術者都必須經過正規培養,考核合格後才能上崗。當患者選擇了自己信任的醫療團隊後,就應放心地託付於他們,讓其幫助自己解除疾患。

當房顫患者在醫院接受醫生實施了射頻消融術後,在術後早期心律失常的發生率較高,有一些患者房顫發作甚至比術前更加頻繁,但研究證明這部分患者的長期預後仍然很好,故將術後三個月作為房顫治療效果評價療效的“空白期”。

如何能夠順利渡過“空白期”,當然是患者術後十分關心的事情,現將“空白期”內應該注意的各方面情況告訴病友,以利康復。

仔細閱讀“出院小結”,做一個明白的患者

患者在醫院住院時經歷了入院、術前檢查、手術等過程。在辦理出院時您的管床醫生會給您開具一份“出院小結”帶回家。在“小結”中有“術前診斷”,“術後診斷”,“手術名稱”,“出院醫囑”等欄目及內容。我們建議患者領到“出院小結”後應仔仔細細甚至要反反復複地從頭至尾閱讀。通過閱讀您會清楚瞭解您所經歷過的各種治療和出院後如何用藥以及注意事項,力爭做一個明白的患者。

遵醫囑用藥,當好自己的“護士”

出院時醫生會根據您病情和出院後治療需要為您開去了在“空白期”內應繼續服用的藥物。這些藥物主要分兩大類:第一類為抗心律失常藥物,如以可達龍、心律平、倍他樂克為代表;第二類為抗凝血藥,以華法林、達比加群為代表。繼續服用這些藥物主要目的是:①用於對抗“空白期”內由於心房肌在修復過程中出現“心肌頓抑”產生一過性的房顫現象,維持正常竇性心律,②防止血栓產生。由於持續服藥時間長(常需1-3個月),每日要定時定量服用,因此要求患者應像醫院的護士一樣認真負責,當好自己的“護士”。

自己動手做監測,學做自己的家庭醫生

在“空白期”內患者除手按時服用藥物外,應當自己動手進行自我心律、心率的監測,當做自己的“家庭醫生”。

現在很多家庭中自己備有血壓計(電子或普通)、聽診器等簡單醫療器具,這為患者術後自我檢測提供了一定的條件。其實學會通過自我摸脈(搭脈)方式自行監測瞭解心搏情況更為方便實用。其方法是可用左手食指、中指、無名指(或右手也可)摸(搭)右手腕捫及橈動脈跳動情況。通過瞭解脈搏跳動即可瞭解到:脈搏每分鐘跳動次數、兩次跳動間隔是否相等,有無清若變化以及脫跳情況發生。為了今後方便查詢、分析和比較,應自己動手把每天按一定檢測時間測得到的資料認真作好記錄。經過若干時間後進行比較分析,就能瞭解掌握您在“空白期”的恢復情況,同事也可以在定期來院複診時為醫生提供第一手資料,方便對您後續治療上的指導。這樣做下來您就成了一個合格的家庭醫生了。

積極主動與醫生溝通求得具體指導,做一個聰明患者

患者在入院後,您的管床醫生通過對您病史採集、一般體檢和輔助檢查等工作後,對您的病情有了具體的瞭解,同時對術後“空白期”可能出現的情況也會有一定預估。因此積極與管床醫生溝通,求得醫生在治療上具體指導是一種聰明做法,可利用醫生查房機會進行諮詢瞭解情況,這對您在“空白期”中的治療十分有益。需要注意的是在與醫生電話溝通時應主要告訴您的主要病情變化,用藥名稱、用量,以及您自測心律、心率的資料等基本情況,方便醫生瞭解分析作出判斷,知道您的治療。

生活中應注意的事項

術後可根據體力恢復情況適當休息:無需長期臥床,但在術後第一周內應避免舉起5公斤物品,保持手術穿刺部位乾淨、乾燥。飲食應選擇易消化新鮮飲食,忌刺激性食材,應戒煙酒。

需與醫生及時聯繫的幾種情況:

體溫超過38℃

穿刺部位紅腫或腫塊突然變大

嚴重的房顫症狀

牙齦出血,皮膚黏膜出現青紫、斑塊(紫癜),小變色紅,大便變黑

凝血檢查:國際標準化比值(INR)>3

導管消融術是房顫患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消融術後有的好,有的會復發?從我們過去完成的房顫消融術的病例回顧來分析,這當然首先取決於術者的經驗,其次還有很多因素。如:陣發性房顫復發率低,持續性房顫復發率高,而且持續性房顫的持續時間越長,復發率就越高。因此,建議房顫患者儘早來醫院治療。因為,我們醫生和患者的目的是一樣的。就是治好,不再復發。

如果你想 瞭解更多心胸健康方面的資訊,可以添加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中國心律失常防護中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