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唐末至宋初的“黃埔軍校”,產生了無數名將,吊打契丹威震天下

在唐末五代亂世中, 湧現了不少英雄人物, 也產生了幾個著名政權,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唐末五代名將的搖籃, 這個集團不僅孕育出了五代大多數的精兵猛將, 而且從其中走出了的不少人都創立了政權。

這個集團堪稱五代時期的“黃埔軍校”, 這就是沙陀騎兵軍團。

沙陀騎兵軍團是以沙陀族為骨幹成立了的一支王牌勁旅, 沙陀軍成名于唐末, 最初由沙陀酋長朱邪赤心統帥, 滅掉了龐勳起義, 唐朝廷賜朱邪赤心國姓, 名國昌, 錄入皇室族譜。

沙陀騎兵軍團由此開始嶄露頭角, 後李國昌之子李克用率領沙陀騎兵軍團南下滅掉了黃巢, 因此成為唐末強藩河東節度使。

李克用招攬了不少驍勇剽悍的青少年加入自己的騎兵軍團, 號稱“鴉兒軍”, 這支軍隊不僅作戰勇猛, 而且人才輩出。

唐末五代著名的名將如李嗣源、李存信、李嗣昭、李存審等人都出自這支部隊。

李克用死後, 沙陀騎兵軍團由其子李存勖統帥, 李存勖是個軍事天才, 在他的率領下, 沙陀軍橫掃北方, 不僅滅掉了強大的後樑, 消滅了盤踞在幽州的桀燕, 降服了割據四川的前蜀, 而且還曾擊敗了不可一世的契丹領袖耶律阿保機, 沙陀軍團由此威震天下。

這個時期再次培養了大批了軍事人才, 這批人後來叱吒風雲, 成為五代亂世的主角。

有人統計過, 自唐末到宋初, 擔任中央禁軍職務的軍官有49人出自沙陀騎兵軍團, 而各地節度使則有77人有沙陀騎兵軍團背景, 著名的如李嗣源、李存信、李嗣昭、李存審、周德威、高行周、元行欽、康義誠、石敬瑭、劉知遠、符彥卿等人皆為沙陀騎兵團出身, 毫不誇張的說,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沙陀三朝”的核心人物大都是出自沙陀騎兵團。

從這個角度看, 沙陀騎兵團就是唐末五代的“黃埔軍校”, 培養出了無數的精兵猛將, 影響中國歷史上百年。

從歷史沿革來看, 沙陀騎兵軍團滅龐勳、滅黃巢、滅後樑、滅桀燕、滅前蜀、敗契丹, 可謂戰功赫赫,

同時他們還建立了後唐、後晉、後漢等三個王朝, 人才濟濟, 成為一時之選。

沙陀騎兵軍團的輝煌維持了上百年, 直到後周世宗柴榮時代, 局面才被改變。

後周最初的禁軍“侍衛親軍”系統最初為後樑朱溫創立, 後唐襲承了後樑這一做法, 將沙陀騎兵軍團中的精銳選拔入侍衛親軍充當宿衛,

後唐滅亡後, 後晉後漢也都保留了這一特點, 直到後周, 侍衛親軍中最強大的侍衛馬軍仍為沙陀系軍隊, 這些人傲慢無禮, 以兵變為常態, 驕兵悍將難以控制。

後周世宗柴榮針對沙陀系統的親兵侍衛親軍居功自傲, 交橫跋扈的弱點, 採取了另選精兵良將組建新型禁軍的改革, 這項改革由柴榮親自督導, 由趙匡胤等人具體負責, 組建了新的禁軍部隊“後周殿前軍”。

柴榮改革後, 將全國最精銳的部隊選拔出來組成新的禁軍殿前軍, 由趙匡胤擔任殿前軍總指揮, 至此, 中原王朝的核心武裝力量重新被漢族軍隊控制, 沙陀騎兵軍團也在隨後的歷史中逐漸淡出了人們視線, 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