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國破山河在:千年帝都長安城是如何失去國都地位的?

古代選擇都城大多講究“王氣所在”, 而長安與洛陽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每逢亂世, 各路人馬都會拼了老命往這兩個地方擠, 一旦成功,

便認為有“王氣”加成, 可瞬間從“泥腿子”升格為一方霸主, 繼而號令群雄, 覬覦天下, 堪稱“一夜暴富”的不二途徑, 尤其是造就了“強漢盛唐”的長安, 更是各方勢力的必爭之地。 因此, 古人有雲:“得中原者得天下, 得長安者得中原。 ”

不過, 這種形勢自宋朝起開始翻轉過來, 雖然洛陽還頂著一個“大宋西京”的名號, 但長安就只能過過“京兆府”的嘴癮了, 往後數百年, 長安城更是越混越差, 直至徹底失去成為國都的可能。 那這樣一個巍巍長安的千年帝都, 為何會沒落至此?

最早在長安一帶定都的是西周, 當時稱作“豐鎬”, 而正式將國都命名為“長安”的則是漢高祖劉邦。

西元前202年, 劉邦于定陶建漢稱帝, 隨後便舉家搬遷至洛陽, 準備效仿周室, 發揚發揚中原精神。 但不久後, 在戍邊小兵婁敬的建議下, 劉邦毅然放棄洛陽, 轉而興建長安城, 遷都關中。 之所以會如此快地改變想法, 並不是婁敬有什麼迷魂術, 而是定都長安的好處實在太多。

長安地處關中平原, 四面群山環繞, 易守難攻, 中間八百里秦川沃野千里,

水量也十分充足, 當時號稱“八水繞長安”, 可謂金府之地。 而東有函谷關, 西有大散關, 南北又各有武關和蕭關, 只要扼守住這幾個關隘, 便進可攻, 退可守, 固若金湯, 這對分封了八個異姓王的劉邦而言, 簡直像私人訂制般順滑。

而洛陽就不行了, 雖說“居天下之中”, 交通極為便利, 且還有周室的王氣加成, 但天下承平還好, 一旦天下有變, 吃虧也就吃虧在交通便利上。 四面八方, 任人都可以插一腳進來, 揍你個鼻青臉腫還能全身而退, 實在是得不償失。

長安就此奠定了大漢國都的地位, 而洛陽也發揮其交通便利的優勢, 成為連接長安與全國的樞紐, 相輔相成, 各司其職, 這種關係到隋唐時更進一步。

在很多人印象裡, 大唐長安城就如王維的詩句:“九天閶闔開宮殿, 萬國衣冠拜冕旒。 ”

誠然, 盛唐長安光人口就超過一百萬, 裡面商賈雲集, 百業興旺, 更充斥著一大批國外友人, 稱之為“世界中心”的確不過分。 但在長安極度繁華的另一面, 過度開發的危機也開始日益凸顯出來。

經過漢唐近千年發展, 長安所在的關中平原人口劇烈暴增, 已不再能自給自足, 而土地的過度開墾和森林大面積被砍伐, 更導致關中地區荒漠化嚴重, 致使天災不斷, 經常鬧饑荒。 那長安缺糧了怎麼辦?當然從交通樞紐洛陽調了!但先前介紹過, 關中號稱“四塞之國”, 群山包裹, 交通極為不便, 且還有“中流砥柱”三門峽橫亙當中, 漕運兇險異常, 偶爾調一些還行, 大量調糧幾乎不可能。

因此, 為了吃飯問題, 盛唐時竟催生出一個新職業——“逐糧天子”。 逐糧者, 從長安去洛陽要飯者也。 其中, 尤以唐高宗李治為最。

某年關中大饑,長安城內竟易子而食,慘烈非凡。高宗李治實在沒辦法,只得舉朝搬去洛陽,搬遷途中也甚為尷尬,連一些宮女侍從都被餓死。最後,高宗乾脆就病死洛陽,活脫脫上演了一出“天子要飯記”。

盛唐如此,唐末就更無需贅言。

等“安史之亂”與“黃巢起義”爆發,泥腿子們更不會客氣,連同一干異族軍隊將整個北方地區砸得稀巴爛,關中益顯凋敝。與此同時,中國經濟也正式完成了由北向南的轉移,東南一帶開始成為全國經濟命脈,就如後世宋高宗所言:“國家根本,仰給東南。”

既然“仰給東南”,那漕運便利,交通發達,就成為都城選擇的重中之重,這也是宋朝捨棄長安定都汴梁的原因之一。但真正給這個千年帝都致命一擊的,卻是晚唐軍閥朱溫。

西元904年,為徹底拔掉李唐根基,朱溫逼迫唐昭宗遷都洛陽,臨行前,下令長安居民盡數遷走,房屋全部拆毀,將木材運往洛陽,長安頓時成為一座廢墟。爾後,留守長安的節度使韓建,以宮城面積為基點改築新城,這便是日後的明清西安城。

至此,這個造就了”強漢盛唐“的千年帝都徹底沉寂,最終演變成了唐詩宋詞裡無限遐想的一縷幻影。

某年關中大饑,長安城內竟易子而食,慘烈非凡。高宗李治實在沒辦法,只得舉朝搬去洛陽,搬遷途中也甚為尷尬,連一些宮女侍從都被餓死。最後,高宗乾脆就病死洛陽,活脫脫上演了一出“天子要飯記”。

盛唐如此,唐末就更無需贅言。

等“安史之亂”與“黃巢起義”爆發,泥腿子們更不會客氣,連同一干異族軍隊將整個北方地區砸得稀巴爛,關中益顯凋敝。與此同時,中國經濟也正式完成了由北向南的轉移,東南一帶開始成為全國經濟命脈,就如後世宋高宗所言:“國家根本,仰給東南。”

既然“仰給東南”,那漕運便利,交通發達,就成為都城選擇的重中之重,這也是宋朝捨棄長安定都汴梁的原因之一。但真正給這個千年帝都致命一擊的,卻是晚唐軍閥朱溫。

西元904年,為徹底拔掉李唐根基,朱溫逼迫唐昭宗遷都洛陽,臨行前,下令長安居民盡數遷走,房屋全部拆毀,將木材運往洛陽,長安頓時成為一座廢墟。爾後,留守長安的節度使韓建,以宮城面積為基點改築新城,這便是日後的明清西安城。

至此,這個造就了”強漢盛唐“的千年帝都徹底沉寂,最終演變成了唐詩宋詞裡無限遐想的一縷幻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