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遠離麗江的納西村落,交通閉塞生活原始,卻有令人嚮往的旋狀古寨

穿越瀘亞線(瀘沽湖到亞丁), 過了依吉鄉的“厚塵”土路, 在土路與新建的柏油路岔口往西(左手前方)拐進去五公里, 就到了俄亞納西民族鄉。

聽聞這是納西族真正的古寨(古寨正面照片已在前期文章刊附), 納西古寨建築群在霞光中清晰可見, 心裡即時冒出了這句話“這就是史學家、民俗學家所驚歎的納西建築群!”

相傳, 因俄亞富產黃金、銅礦等, 麗江木府派駐兵團進入俄亞。 士兵們與家眷因駐守而長期定居於此, 並把寨子建在了一座石山上, 形成馬蜂窩旋狀, 建築與建築之間隔著狹窄的通道, 上山的路只有小道和石頭棧道, 當初的設計者顯然是為了防禦敵人來犯。

時過境遷, 沒想到當初禦敵的設計成了今天的“壁壘”。

眼前這座石山(上圖)是古寨的村口, 因地塊堅硬和乾燥, 目前只能種仙人掌;它們像營養不良的樣子盤根錯節, 拼了命開拓一片生機。 儘管無量河、龍達江、金沙江常年環繞, 大河就在門前奔騰而過;但古寨還是很乾旱, 每逢騾子、馬匹、黑土豬以及居民走過, 都會輕易激起地面上乾燥的塵土。 村寨與周遭環境幾乎“寸草不生”, 土質生硬還帶夾石塊, 居民只能在上面種包穀(玉米)和簡單的蔬菜,

還有一些春小麥。 不過, 聽當地居民說, 部分村民在山上還開拓了池塘, 專門養魚, 收入不菲。

因交通不便(瀘亞公路預計年底全線貫通柏油路, 目前大部分已竣工, 依吉鄉路段仍處於施工的土路狀態), 村裡的年輕人除了拉騾子上山耕種、到河裡背沙子,

就只能坐在自家門口房梁上抽煙或與鄰居的同齡人打桌球、抽煙喝酒或打打牌。 當地村民說, “大部分時候沒有工作, 或者只能翻過山到瀘沽湖、稻城或木裡縣城打工, 但路太遠很多年輕人都不願去, 去了也不願輕易回來。 ”勤勞的年輕人還是願意幹苦力、種地或到山上養魚。

村裡的納西老人有些手藝, 在山崖上挖個洞穴, 放入木箱子就可以養蜂了。

不過, 這不是主要的“活計”;平日裡除了耕種, 幾乎家家戶戶都養幾頭豬和馬匹騾子。 俄亞納西古寨的豬都是黑土豬, 而且每頭豬要養足1年以上方可宰殺或售賣。 納西族的豬膘肉是這裡的特產, 家家戶戶都有風臘, 而且掛在了門頭三樓上(見下圖)。 還有一些土雞, 養肥了他們就用摩托車運到附近的縣城售賣(俄亞鄰近木裡、稻城、香格里拉、麗江、鹽源, 不過都距離上百公里), 這是他們一年的主要收入之一。

俄亞納西古寨窄小的巷子。

因當初設計的緣故,雖然家家戶戶都通了自來水,但生活排汙系統卻全然不見。每家每戶每天把生活污水直接排到建築與建築之間的人行通道,人畜行走其間,久聞其味。有些巷子窄小、路面污泥,人幾乎很難行走,摩托車只能放在山下。

儘管生活“壁壘”較多,納西族人還是很熱情好客。

這位老奶奶看見我們,極力邀請我們去她家裡喝青稞酒,說話爽朗、客氣。她與其他鄰居老人見面,都會寒暄許久,有說有笑,一臉樂呵。

這是(上圖)納西古寨標準的門口。

一樓是牲畜圈,二樓是廚房、客廳,三樓是臥室和經堂。幾乎家家戶戶的佈局都差不多,掛滿了各種老物件(馬鞍、皮包、舊衣服、皮毛,還有辟邪的靈角和生活自來水龍頭)。不過,進入裡面,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被“木乃伊”了的猴子。

它被懸掛在房梁上,周邊放滿了各種生活器皿,有些都說不上名字,也沒有見過。這是他們的生活起居地,裡面昏暗極了。不過,每家都至少有一個炭火爐子,用來取暖、燒飯,煙囪只是屋頂上放空的缺口,牆壁已經“烏漆麻黑”了。

熱情好客的青年阿布,給我們重新做了酥油茶、黃酒。

不過,這些酥油茶與藏族酥油茶區別較大,偏苦、偏茶藥。黃酒是真正的“黃”酒,裡面放了好幾道藥子,喝起來藥味蓋過青稞酒的酒味,冰涼、潤肺,很是提神。我們去到阿布家的時候,他的妻子正在釀制包穀酒,滿屋子的發酵味,孩子正把包穀當零食吃。

圖為青稞酒、酥油茶,奇特吧?

阿布的小女兒在二樓看見了我,硬要說“hello”和拍照,我就跟了上去,阿布熱情招待了我們

清晨洗漱的孩子,一臉散發

羊皮晾曬下的納西人家,安逸、祥和

走在幹活路上的納西婦女,手裡還串著羊毛線

清晨,上山的騾子,村民一邊吆喝,一邊笑說“你好”

霞光灑在水面上,把騾子映得漂亮極了

每一次路過,都是塵土飛揚

騾子的背袋,老物件了

旅遊提示:

瀘亞公路年底全線柏油路貫通之後,俄亞納西民族鄉前往稻城、木裡、瀘沽湖、鹽源、麗江等地都非常方便;反過來,前往俄亞的遊客也可以輕易自駕、騎行抵達(目前沒有客車)。

目前,俄亞的民宿客棧都是沿河的民居,食宿還可以,部分客棧還可以洗澡,生活方式相對于古寨現代化。

俄亞納西古寨窄小的巷子。

因當初設計的緣故,雖然家家戶戶都通了自來水,但生活排汙系統卻全然不見。每家每戶每天把生活污水直接排到建築與建築之間的人行通道,人畜行走其間,久聞其味。有些巷子窄小、路面污泥,人幾乎很難行走,摩托車只能放在山下。

儘管生活“壁壘”較多,納西族人還是很熱情好客。

這位老奶奶看見我們,極力邀請我們去她家裡喝青稞酒,說話爽朗、客氣。她與其他鄰居老人見面,都會寒暄許久,有說有笑,一臉樂呵。

這是(上圖)納西古寨標準的門口。

一樓是牲畜圈,二樓是廚房、客廳,三樓是臥室和經堂。幾乎家家戶戶的佈局都差不多,掛滿了各種老物件(馬鞍、皮包、舊衣服、皮毛,還有辟邪的靈角和生活自來水龍頭)。不過,進入裡面,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被“木乃伊”了的猴子。

它被懸掛在房梁上,周邊放滿了各種生活器皿,有些都說不上名字,也沒有見過。這是他們的生活起居地,裡面昏暗極了。不過,每家都至少有一個炭火爐子,用來取暖、燒飯,煙囪只是屋頂上放空的缺口,牆壁已經“烏漆麻黑”了。

熱情好客的青年阿布,給我們重新做了酥油茶、黃酒。

不過,這些酥油茶與藏族酥油茶區別較大,偏苦、偏茶藥。黃酒是真正的“黃”酒,裡面放了好幾道藥子,喝起來藥味蓋過青稞酒的酒味,冰涼、潤肺,很是提神。我們去到阿布家的時候,他的妻子正在釀制包穀酒,滿屋子的發酵味,孩子正把包穀當零食吃。

圖為青稞酒、酥油茶,奇特吧?

阿布的小女兒在二樓看見了我,硬要說“hello”和拍照,我就跟了上去,阿布熱情招待了我們

清晨洗漱的孩子,一臉散發

羊皮晾曬下的納西人家,安逸、祥和

走在幹活路上的納西婦女,手裡還串著羊毛線

清晨,上山的騾子,村民一邊吆喝,一邊笑說“你好”

霞光灑在水面上,把騾子映得漂亮極了

每一次路過,都是塵土飛揚

騾子的背袋,老物件了

旅遊提示:

瀘亞公路年底全線柏油路貫通之後,俄亞納西民族鄉前往稻城、木裡、瀘沽湖、鹽源、麗江等地都非常方便;反過來,前往俄亞的遊客也可以輕易自駕、騎行抵達(目前沒有客車)。

目前,俄亞的民宿客棧都是沿河的民居,食宿還可以,部分客棧還可以洗澡,生活方式相對于古寨現代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