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今年保障型險種取代萬能險的風頭

4月1日以來, 不少險企的萬能險產品及分紅產品陸續停售。 南都記者調查發現, 早在20 16年11月至2017年2月, 已有險企調低當月萬能險結算利率。 今年3月, 一家中小型險企的萬能險產品將當月的結算利率由4 .8%調低至4 .6%。

穆迪助理副總裁袁永基昨日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 在與部分險企溝通中發現, 4月1日之前, 主要是儲蓄型成分為主的萬能險已經停售, 分紅險暫未停售。

“今年萬能險出現了收益率普遍走低的現象。 一部分公司停售了萬能險, 將重點放在做保障業務方面。 ”廣東省一位負責機構銷售的保險公司經理表示,

萬能險產品近期來看不會成為險企的業務重點。

袁永基進一步表示, 保險公司都看最新監管政策, 萬能險始終是一個風險, 大家會減壓, 或設計產品時更為小心謹慎, 這也是監管環境的大趨勢。 這也促使保險公司有空間去調低結算利率, 減少了行業壓力。

萬能險短期不會成為業務重點

去年保監會密集出臺對人身險的系列政策, 對保險業市場的影響立竿見影。

“近期, 很多保險產品已經沒有銷售額度, 很多理財型的萬能險產品都下架了。 ”廣州地區某國有大行網點的一位元理財經理陳先生表示。 事實上, 萬能險產品收益率降低對客戶吸引力也在下降, 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有所回升, 不少客戶在做理財的時候,

已經重新關注理財產品。

這種情況並不少見。

穆迪助理副總裁袁永基昨日對南都記者表示, 的確聽到保險公司的反映, 4月1日以前就有萬能險停售的情況。 險企關注焦點由萬能險轉至分紅險和傳統型保險。 2016年9月及12月的監管新規對分紅險的影響不是很大, 因為分紅險保證利率是較低, 一般是用非保證利率去吸引投保人, 受監管的壓力沒有萬能險那麼高。

他認為, 監管層也看到這個情況, 某種程度分紅險讓保單持有人分擔了險企的投資風險, 並不像萬能險那樣, 由於整體市場的關係, 結算利率很難調低, 因而險企要承擔所有的投資風險。

保障型險種亦成為大多數險企發力的重要領域。

“今年萬能險出現了收益率普遍走低的現象。

一部分公司停售了萬能險, 將重點放在做保障業務方面。 ”廣東省一位負責機構銷售的保險公司經理表示, 萬能險產品近期來看不會成為險企的業務重點。

4月1日新推萬能險利率料已下降

2015年2月, 保監會取消萬能險產品2 .5%保證利率上限後, 萬能險逐漸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保險產品之一。 保監會資料顯示, 2016年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大部分涉及為萬能險產品)增至人民幣11860億元, 占行業規模保費的34%, 較2014年底增長203%

動輒5%至6%的結算利率, 是萬能險產品吸引投保人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過, 從2016年年末開始, 這種優勢不再。

南都記者調查發現, 早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 不少險企陸續調低當月萬能險結算利率。 而今年3月,

利安人壽的一款產品將當月結算利率由4.8%調低至4.6%。

針對這種情況, 袁永基昨日對南都記者表示, 目前有萬能險產品調低利率, 有可能這些產品調低後會減低吸引力, 公司會去設計其他產品。

袁永基進一步表示, 保險公司都看最新監管政策, 萬能險始終是一個風險, 大家會減壓, 或設計產品時更為小心謹慎。 這也是監管環境的大趨勢。 這也促使保險公司有空間去調低結算利率, 減少了行業壓力。

在袁永基看來, 在4月1日之後, 險企新推的萬能險年期會長些, 結算利率應該調低了, 很難做到以往5%、6%以上的結算利率。 萬能險作為儲蓄產品競爭力已降低。 他表示, 很少公司會主動推萬能險, 而是會推一些期限長一些的產品, 比如年金以及傳統型壽險,

這是因為這兩類產品的投資回報比較固定, 公司容易去管理利率風險。 相對而言, 萬能險的結算利率是浮動的, 市場加息, 萬能險亦會有調高壓力。

“在政策收緊的大背景下, 今年健康險這類保障型險種或許會替代萬能險的風頭。 ”廣東一家壽險公司副總對南都記者表示。

或影響保險資產配置

保險資產配置亦促使險企對萬能險的熱情有所下降。

穆迪一份報告顯示, 高回報、高流動性的特點使中國萬能險產品極受保單持有人的歡迎, 這些特點也對保險公司的信用狀況帶來風險。

特別是, 一些保險公司採用所謂的“啞鈴型”(barbell)資產配置策略, 一方面持有大量(短期)現金, 以應對可能較高的退保率, 另一方面將其持有的(長期)非現金資產投資于高風險資產以實現目標回報。這種策略加大了信用風險和久期錯配風險。

國內五家主要銷售萬能險的保險公司的現金等價物資產2015年增長了人民幣1440億元,大致相當於其同期收取的萬能險保費的35%,這亦反映了壽險公司的“啞鈴型”資產配置策略。大量持有現金可部分緩解萬能險產品相關的流動性風險,但同時也凸顯了顯著的退保風險和相關潛在損失。

袁永基昨日對南都記者表示,因為萬能險退保風險預期較高,保單在兩年後到期,有關資產就要賣出去,因此要預留多些現金在賬。若是本身長期性的保單,保險公司會多一些靈活性去買一些久期匹配的產品,譬如債券等。若是追加一些久期匹配的投資,對保險公司的資產與負債久期管理是好一些。

令人關注的,4月11日及12日,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保基金”)保險行業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及,短期內人身險行業現金流風險整體可控,但行業滿期給付和退保壓力依然較大。銀保管道及躉交業務占比高,資產配置激進的公司容易出現現金流風險,在外部環境出現變化時,新業務可能萎縮,若資產端投資期限存在錯配情況,則可能面臨資產變現需求,專家建議應加強戰略管理、壓力測試、制定應急計畫。同時,需高度關注聲譽風險,公司治理風險較高的公司。

采寫:南都記者 梁小嬋 周亮

另一方面將其持有的(長期)非現金資產投資于高風險資產以實現目標回報。這種策略加大了信用風險和久期錯配風險。

國內五家主要銷售萬能險的保險公司的現金等價物資產2015年增長了人民幣1440億元,大致相當於其同期收取的萬能險保費的35%,這亦反映了壽險公司的“啞鈴型”資產配置策略。大量持有現金可部分緩解萬能險產品相關的流動性風險,但同時也凸顯了顯著的退保風險和相關潛在損失。

袁永基昨日對南都記者表示,因為萬能險退保風險預期較高,保單在兩年後到期,有關資產就要賣出去,因此要預留多些現金在賬。若是本身長期性的保單,保險公司會多一些靈活性去買一些久期匹配的產品,譬如債券等。若是追加一些久期匹配的投資,對保險公司的資產與負債久期管理是好一些。

令人關注的,4月11日及12日,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保基金”)保險行業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及,短期內人身險行業現金流風險整體可控,但行業滿期給付和退保壓力依然較大。銀保管道及躉交業務占比高,資產配置激進的公司容易出現現金流風險,在外部環境出現變化時,新業務可能萎縮,若資產端投資期限存在錯配情況,則可能面臨資產變現需求,專家建議應加強戰略管理、壓力測試、制定應急計畫。同時,需高度關注聲譽風險,公司治理風險較高的公司。

采寫:南都記者 梁小嬋 周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