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方志四川記憶」都江堰鐘鼓樓:成都少有的近代木結構樓閣式建築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微信公眾號

四川省都江堰石羊鎮過去有個鐘鼓樓, 它建於民國時期, 是成都地區少有的近代木結構樓閣式建築,

登樓可俯視全鎮, 甚為壯觀。

石羊鎮, 也叫古竹瓦鎮, 自古是青城縣的岸邊古鎮, 屬西通汶山、南達犍為兩郡重要門戶, 屬茶馬古道河西最後一公里, 與岷江古渡(徐家渡)相接, 待運川芎、茶葉、蠶絲等地產物資歇腳之地, 彙聚各民族商貿販運者、文人墨客游經據點之路。

地方誌記載, 1067年(宋神宗初年), 大學士蘇東坡貶廢, 回鄉訪友路經青城縣(今石羊), 遊宿承天寺(今馬祖寺), 感慨“夜宿承天寺, 駕遊竹瓦鎮”之讚譽。 1271年元初, 石羊改為三陽鎮。 由於當時的元代長期戰亂, 人少物稀, 1678年(清康熙十二年)始, 從省外大量移民入蜀繁衍生息。 1907因出土古石羊雕像, 由此更名為石羊場, 沿用至今。

歷來文人曾多人造訪此地, 並留下歷史印記:杜甫、耿湋、蘇洵、范成大、唐求、陸游、黃俞、王培荀、王夢庚等。 著名南宋大詩人陸游所吟:“赤日黃塵行路難, 青城縣裡得偷閒”。

這個鎮的鐘鼓樓, 更是值得追記的文物古跡。

1988年都江堰市文物檔案記載:石羊鎮鐘樓別名, 打火樓, 所在地址, 為石羊鎮勝利南路木結構樓閣塔,

建築年代始建民國晚期, 占地面積總72.25平方米, 鐘樓位於石羊鎮中心十字路口, 高度約634米。

石羊鎮鐘樓是成都地區少有的近代木結構樓閣式建築, 工匠精緻。 民國中, 鄉人在原柵門基礎上, 興建兩重簷四角攢尖頂木樓, 懸鐘報警, 名“鐘樓”;1949年後增建了上面三層, 成五重簷四角攢尖頂, 依然懸鐘報火警, 曰“防火樓”。 鐘樓底邊長8.5米, 通高16米, 由木樓梯連接各層。 頂層懸掛清代鐵鐘兩口, 以備報警之用。

20世紀六七十年代, 鐘鼓樓作為治安聯防指揮部使用, 十分熱鬧。 當年, 會經常見到手持步槍的聯防隊員在鐘鼓樓上站崗放哨, 在密室裡審訓被抓獲的偷盜人員。 鐘鼓樓在大家的眼裡顯得高大、威嚴。

1991年5月, 石羊政府改造場鎮, 將鐘鼓樓拆除。

(原文標題:《都江堰鐘鼓樓:民國“防火樓”》, “方志四川”發佈時有刪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