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緬懷」“致敬棋聖、共話傳棋”紀念吳清源先生活動在福州舉行,參賽女選手集體出席紀念……

4月29日

首屆“吳清源杯”世界女子

圍棋賽的順利舉行

讓人們的視線再次關注到

圍棋這項腦力比賽中來

縱使圍棋世界千變萬化

但不變的確是圍棋選手們

對吳清源老先輩的敬仰與懷念

4月29日上午, 為了紀念吳清源先輩開創的圍棋盛世, 也緬懷吳老先生的高超的棋技和淡泊清雅的品格。 吳清源先生親屬與弟子、世界女子圍棋賽選手、賽事活動嘉賓等在福州三山人文紀念園共同參加了紀念吳清源先生活動。

吳清源

吳清源(1914-2014)出生于福州, 很早即在圍棋上表現出國人的天分, 被譽為“圍棋神童”。 11歲時候成為北洋軍閥段祺瑞門下的棋客, 14歲東渡日本, 開始棋職業棋手生涯。 年僅19歲時運用自創的“新佈局”, 並以此對現代圍棋做出了革命性共用, 翻開了圍棋史上嶄新的一頁。

圍棋造詣高深

孜孜不倦的鑽研

自1939年至1956年的17年間,他在十番棋擂臺擊敗了日本當時所有超一流棋手,被譽為“昭和棋聖”,一生雄踞“天下第一”的無冕王位。他將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博大精深的棋道,並畢生踐行不輟,晚年又提出21世紀的圍棋——六合之棋。2014年8月25日被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授予“和平發展貢獻獎”。

棋聖

紀念活動現場,參加活動的人員紛紛佩戴黃絲巾,共同簽字紀念吳老先生。

紙短情長

吳清源老先生就像福州的市花茉莉一般,芬芳悠長,經久不息,也如同茉莉的高潔與淡雅,讓人念念不忘。一群小朋友,就為吳清源老人家獻上了福州語歌曲《茉莉時代》,感謝作為福州人的吳清源,為榕城增添光芒,更為圍棋開創出一片天地。

中國圍棋協會副主席常昊發言說自己從吳清源老師學到了很多:

每年都有去吳老師家裡,他都給我們講對棋的新想法,和最近流行的AI下法有一些相似之處,吳老師已達到對圍棋很深的思索,對我開拓思想有很大幫助。吳老師沒有參賽、而且以後也不再參賽的情況下,依然孜孜不倦研究圍棋,這種追求精神對我們影響很大。

而福州市體育局局長張涵也在現場,表達了對吳清源的懷念之情:

感恩吳清源先生為世界圍棋事業發展做出的貢獻和成就,學習他謙順、內斂、純粹、文靜的人生品德,宣導他和諧的圍棋思想,通過開展世界圍棋賽事活動,促進文化交流、和平友好。

5個月前,吳清源先生落葉歸根,在福州建成紀念銅像,在故鄉懷抱裡繼續下著六合之棋。而第一屆吳清源杯世界女子圍棋賽成功舉辦,更讓福州更掀起一股圍棋新熱潮。

昨日,弟子林海峰、芮乃偉為吳清源先生銅像佩戴紅絲巾,上香、敬酒、獻茶。

所有的參與者在現場獻花、行三鞠躬禮表示對吳清源的敬意。

並合力種樹、在一張張祈福紙條上協商對圍棋行業最美好的祝願。

“致敬棋聖、共話傳棋”,世界女子圍棋賽選手紀念吳清源先生活動也圓滿落幕,也希望吳先生在天堂能感到欣慰。

孜孜不倦的鑽研

自1939年至1956年的17年間,他在十番棋擂臺擊敗了日本當時所有超一流棋手,被譽為“昭和棋聖”,一生雄踞“天下第一”的無冕王位。他將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博大精深的棋道,並畢生踐行不輟,晚年又提出21世紀的圍棋——六合之棋。2014年8月25日被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授予“和平發展貢獻獎”。

棋聖

紀念活動現場,參加活動的人員紛紛佩戴黃絲巾,共同簽字紀念吳老先生。

紙短情長

吳清源老先生就像福州的市花茉莉一般,芬芳悠長,經久不息,也如同茉莉的高潔與淡雅,讓人念念不忘。一群小朋友,就為吳清源老人家獻上了福州語歌曲《茉莉時代》,感謝作為福州人的吳清源,為榕城增添光芒,更為圍棋開創出一片天地。

中國圍棋協會副主席常昊發言說自己從吳清源老師學到了很多:

每年都有去吳老師家裡,他都給我們講對棋的新想法,和最近流行的AI下法有一些相似之處,吳老師已達到對圍棋很深的思索,對我開拓思想有很大幫助。吳老師沒有參賽、而且以後也不再參賽的情況下,依然孜孜不倦研究圍棋,這種追求精神對我們影響很大。

而福州市體育局局長張涵也在現場,表達了對吳清源的懷念之情:

感恩吳清源先生為世界圍棋事業發展做出的貢獻和成就,學習他謙順、內斂、純粹、文靜的人生品德,宣導他和諧的圍棋思想,通過開展世界圍棋賽事活動,促進文化交流、和平友好。

5個月前,吳清源先生落葉歸根,在福州建成紀念銅像,在故鄉懷抱裡繼續下著六合之棋。而第一屆吳清源杯世界女子圍棋賽成功舉辦,更讓福州更掀起一股圍棋新熱潮。

昨日,弟子林海峰、芮乃偉為吳清源先生銅像佩戴紅絲巾,上香、敬酒、獻茶。

所有的參與者在現場獻花、行三鞠躬禮表示對吳清源的敬意。

並合力種樹、在一張張祈福紙條上協商對圍棋行業最美好的祝願。

“致敬棋聖、共話傳棋”,世界女子圍棋賽選手紀念吳清源先生活動也圓滿落幕,也希望吳先生在天堂能感到欣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