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丈夫的特殊癖好把我近乎逼瘋,無奈之下,我只能選擇離婚

圖片來自網路, 圖文無關

和丈夫通過網路交友認識, 戀愛期間, 發現丈夫不喝酒, 喜歡運動, 且每天都早睡早起, 覺得丈夫的生活習慣特別好,

且我們工作均相對穩定, 家境也相仿, 所以, 在彼此見過父母並得到雙方父母認同後, 我們很快將結婚的事排上日程。

婚後才發現, 選擇和丈夫在一起絕對算選擇性錯誤, 因為丈夫每天的生活態度, 簡直就是老年人的心態:丈夫是一個對養生過於癡迷的年輕人。

比如, 和丈夫一起逛街時, 我連街邊的一杯飲料都不能喝, 否則, 丈夫會從營養學和健康學的角度對我各種說教和嘮叨;

比如, 週六日, 拿著手機看一會新聞, 或看一會電視劇, 睡的比較晚的時候, 丈夫就會在我耳邊念叨熬夜對身體的損耗;

比如:有時參與單位聚餐, 少喝了點酒, 且晚歸的時候, 丈夫依然會一頓說教。

更多時候, 我會有一種錯覺, 我壓根就不是找了一個丈夫,

而是又給自己找了個‘媽’, 儘管, 丈夫每次對我的說教也是有憑有據, 但是, 我會覺得, 作為年輕人, 生活不是也需要一些歡快或輕鬆的節奏嗎?

因為丈夫對‘養生’近乎到了癡迷的地步, 所以, 她對我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多, 這份管束讓我時常覺得透不過起來, 面對他的頻繁嘮叨, 我都快瘋了。

在此情況下, 我只能向丈夫提出離婚。 但是, 丈夫死活不同意。 萬般無奈, 我只能起訴離婚, 但是, 法官給我的建議是, 讓我再回家好好想想。

其實, 我也不想離婚, 如果能夠以離婚為契機, 讓丈夫稍微在養生層面有所收斂, 我可能會放棄離婚念頭。 但是, 即便是我提離婚了, 丈夫依然我行我素。

和丈夫在一起太痛苦了, 我該怎麼辦?

情感解說答讀者問:

生活中,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我這樣做, 可都是為你好。

什麼是對一個人真正的好?在不觸犯法律的前提下, 給別人之所要, 想別人之所想。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當我想喝一杯飲料的時候, 你沒有成全, 卻在我面前碎碎念喝飲料的壞處;

當我想讓你陪我去看電影的時候, 你沒有成全, 卻在我面前碎碎念該電影沒有內涵。

對別人嚮往生活的碎碎念、否定, 等於在否定對方的生活觀, 所以, 這種‘好’沒有誰願意要。

生活, 確實需要一些健康的飲食和睡眠和運動習慣, 但是, 一旦走入極端模式, 就會讓人特別反感。

你現在對你丈夫的反感主要來源於他試圖改變你的興趣愛好、試圖改變你的生活模式、頻繁的對你說教和碎碎念,

且他覺得他這樣做都是為你好, 但是, 卻不從情緒角度, 考量你是否真的快樂。

協商離婚, 幾乎不可能, 起訴離婚, 也被法官勸說, 那麼, 你需要儘快開啟分居模式。 當你丈夫看到你離婚決心已定, 且離婚態度決絕的時候, 可能, 離婚將會促成;或頻繁的就離婚的事情向法院起訴, 並最終達成離婚目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