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北京一駕校貨運資格考試舞弊:督考員念答案,1500元賣證

替考者在燕山駕校考場內參加筆試。

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從業資格證, 對從事貨物運輸的駕駛人員來說, 如同身份證一樣必不可少。

掌握相關法規、報名參加考試, 本應該是取得資格證的必要環節, 但卻被人鑽了空子。

4月13日, 在北京房山區的一所駕校, 數十人被組織參加了“道路貨物運輸駕駛人員從業資格”考試的替考, 考試現場不僅不核實身份, 現場公佈答案, 甚至連答題卡都已事先被填好。

替考者參加一個上午兩場考試可以獲取報酬40元。 40元的替考費背後利益凸顯, 一張代辦的資格證, 在網上被叫價至1500元以上。

組織

組織者在“駕校充場”群裡發佈替考通知。

“這次是考試, 考的和大貨車有關, 只要男的不要女的。 ”組織者說完這段話後, 沒有人再進一步詢問要參加的是一場什麼考試。 “考什麼、怎麼考, 跟我們沒關係, 照著他們說的做就行。 ”一名群成員私下告訴北青報記者, 這樣的“充場”考試每個月會有兩到三次, 耗一上午“糊弄一下”, 幾十元錢就輕輕鬆松進了口袋。

北青報記者報了名, 不到十分鐘, 31個名額隨即滿員。 一些沒搶到名額的人羡慕搶到的人“幸運”。 隨後, 在這個臨時群裡, 組織者通知31名替考者,

次日早晨到指定地點集合, 前往房山區的燕山駕校參加考試。 組織者補充道, 考試是開卷, 和群成員告訴記者的一樣, 作為報酬, 考完試會給每名“充場人”40元錢。

4月13日早晨7點左右, 按照約定, 北青報記者到達地鐵4號線新宮站B口。 此時, 地鐵口已經聚集了數十名男子, 從20多歲到50多歲都有。 北青報記者在現場瞭解到, 在這裡聚集的人是被三個不同的組織者召集過來的“充場人”, 這場考試一共需要60多人。

參加替考的“充場人”在地鐵口集合。

出發

紙條、編號和“新名字”

4月13日上午8點, “充場人”陸續到齊, 幾名組織者讓這些人排隊站好, 開始清點人數。 點完人數, 組織者將大家帶上不遠處停放的一輛藍色大巴車, 核載60人的大巴車坐得滿滿當當, 最後一排的5人位甚至擠了6個人。

從地鐵4號線新宮站附近出發, 一個多小時的行程後, 大巴車駛進燕山駕校。 駕校位於一片平房之中, 大門口處有三個攝像頭, 四名工作人員站在大門外。 駕校內停放著幾台卡車, 供考試人員進行實際操作科目的考試使用。

大巴車停穩後, 幾名掛著“督考員”牌子的工作人員走上車, 其中一人提醒稱, “下了車以後, 手機必須關機或者靜音, 絕對不能把手機拿出來, 如果誰把手機拿出來讓我看見了, 直接沒收, 三年內不能參加考試。 ”

下車前, 上述工作人員給大巴車上的每個人發了一個紙條, 上面印有一個名字和一個9位數的“考試編號”。 紙條的發放是隨機的, 期間沒有工作人員詢問紙條上的名字和拿紙條的那個人是否一致。

“進入考場以後, 會有人象徵性地問你們要身份證, 你們只要說沒帶就行了, 大家看一眼, 你們現在就叫字條上的這個名字, 記住了。 ”一位組織者對大巴車上的替考者說。

上午9點半, 60多人被帶入了筆試考場, 進門前, 替考者逐一向駕校工作人員報出自己的考試編號,工作人員在一張單子上進行登記,但是北青報記者發現,期間工作人員並未要求考試的人出示身份證件。

北青報記者小聲詢問隊伍裡多次參加考試的替考者:“如果卷子上的問題答不上來怎麼辦?”他笑了笑,單手掩在嘴邊悄聲說,“你到時候就知道了”。

督考員下發的答題卡上直接填滿答案。

考試

答題卡事先早已被填好

這是一場心照不宣的“考試”。

待所有“考生”坐下,幾名督考員開始分發卷子和答題卡,北青報記者看到,試卷抬頭寫的是“道路貨物運輸駕駛人員從業資格理論考試試卷”。

發完試卷和答題卡,考場裡的工作人員多次強調,開考前“不要在答題卡上寫任何字,也不要做任何塗改”。隨後,工作人員照例宣讀了考場紀律,強調“絕對不能碰手機”,而且表示教室內有多個攝像頭,“做什麼都能看見”。

約9點35分,考試正式開始。北青報記者看到,筆試試卷共有40道選擇題、40道判斷題和10道多選題。還未等記者流覽完題目,一位元工作人員開始通過麥克風讀題,與此同時,公佈答案。“大家的目的都是想順利拿到這個證,只要你們配合,我們就儘量讓這件事順利進行。”

20多分鐘,工作人員便將答案全部念完。此間,大家被允許用筆在試卷上勾出正確答案,但答題卡上依然不能動。意想不到的是,念完答案後,考場內的另一名工作人員開始拿著一摞已經填好的答題卡,逐一更換考生手中空白的答題卡,並且讓考生把這份早已經填好答案的答題卡“放在卷子下面”。

這份被偷樑換柱的答題卡上,填寫的答案和之前督考員念的正確答案全部一致。但是,答題卡上的名字和編號部分是空白的。按照之前的約定,北青報記者在空白處填上了紙條上的名字和編號。一份看似是滿分的答卷已經成形,剩下的是漫長的等待。

卷子發下來一個小時後,筆試正式結束。考生將試卷和寫滿正確答案的答題卡一一上交,魚貫離開考場。

細節

巡考進入考場兩分鐘後離開

從外觀上看,這似乎是一場完全正規的考試。考生們依次坐定,認真答題,只有替考者自己知道,這場考試還需要一些演技。

考試曾一度被“打斷”,因為在替考者參加的這場考試中,也有巡查人員。在巡查人員進入教室前,督考員停止公佈答案,叮囑考生稱,之後的一段時間內,要表現出“自己在答題”的樣子。

隨後,3名巡查人員進入教室,在考場內來回走動,查看大家的答題情況,但不過兩分鐘左右,他們便走出考場,直至考試結束也沒有再來過。

考場內的督考員看到巡查人員走遠後,繼續念答案。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這些巡查人員穿著便裝,考試後北青報記者曾試圖向駕校工作人員詢問這些巡查人員是什麼部門的,但並未得到回應。

筆試結束後,所有替考者緊接著參加了實踐操作考試,考試內容是給卡車更換輪胎和開雙閃燈。

和北青報記者一樣,大多數考生此前並未駕駛過卡車,一些考生甚至沒有考過駕照,在換輪胎的過程中,大家摸著輪胎隨意比劃了幾下,監考人員看了兩眼,在表格上的考生編號後面打了一個對號。

上午11點,第二場考試結束。成績並未當場公佈。回程的大巴車上,替考組織者告訴大家,第二天還有一場考試,“因為有巡考的在,如果誰明天還想參加,最好換身衣服。”

調查

40元替考,1500元賣證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替考者考取的“貨運資格證”為“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從業資格證”,是貨物運輸駕駛人員從業的必要證件。根據規定,“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在從事道路運輸活動時,需攜帶相應從業資格證件”,“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從業資格證件為全國通用的證件,有效期為6年”。

根據規定,“經營性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應當符合下列條件:取得相應的機動車駕駛證;年齡不超過60周歲;掌握相關道路貨物運輸法規、機動車維修和貨物裝載保管基本知識;經考試合格,取得相應的從業資格證件。

業內人士介紹,這種證件是區別於B2證,報考費用為680元,有一天的培訓時間。隨即,北青報記者詢問,能不能不參加考試就拿證,工作人員回復稱,以前是可以不參加考試交錢拿證,但“最近應該不行了”。

儘管駕校工作人員否認了不參加考試交錢拿證的可行性,但實際上,這條隱藏的利益鏈並未斷裂。北青報在網上隨機聯繫了幾名自稱可以“代辦”貨運資格證的商家。

商家介紹,自己有特殊的管道可以辦到證件,證件簽發地為北京,並承諾證件“一定是真的”。多名商家稱,辦理證件過程中,本人無需參加培訓,也不用參加考試,“只要交身份證、駕駛證的照片就可以”。剩下的事情,商家稱,他們會安排人完成。

幾名商家並未透露“剩下的事情”和“安排人完成”的具體內容,只是告訴記者,這個證辦下來,需要1500元。也有商家要價1800元,客服還告訴北青報記者,“辦理的人很多,需要排隊到7月份才能拿到證。”

(原題為《貨運資格證考試現群體替考作弊》)

替考者逐一向駕校工作人員報出自己的考試編號,工作人員在一張單子上進行登記,但是北青報記者發現,期間工作人員並未要求考試的人出示身份證件。

北青報記者小聲詢問隊伍裡多次參加考試的替考者:“如果卷子上的問題答不上來怎麼辦?”他笑了笑,單手掩在嘴邊悄聲說,“你到時候就知道了”。

督考員下發的答題卡上直接填滿答案。

考試

答題卡事先早已被填好

這是一場心照不宣的“考試”。

待所有“考生”坐下,幾名督考員開始分發卷子和答題卡,北青報記者看到,試卷抬頭寫的是“道路貨物運輸駕駛人員從業資格理論考試試卷”。

發完試卷和答題卡,考場裡的工作人員多次強調,開考前“不要在答題卡上寫任何字,也不要做任何塗改”。隨後,工作人員照例宣讀了考場紀律,強調“絕對不能碰手機”,而且表示教室內有多個攝像頭,“做什麼都能看見”。

約9點35分,考試正式開始。北青報記者看到,筆試試卷共有40道選擇題、40道判斷題和10道多選題。還未等記者流覽完題目,一位元工作人員開始通過麥克風讀題,與此同時,公佈答案。“大家的目的都是想順利拿到這個證,只要你們配合,我們就儘量讓這件事順利進行。”

20多分鐘,工作人員便將答案全部念完。此間,大家被允許用筆在試卷上勾出正確答案,但答題卡上依然不能動。意想不到的是,念完答案後,考場內的另一名工作人員開始拿著一摞已經填好的答題卡,逐一更換考生手中空白的答題卡,並且讓考生把這份早已經填好答案的答題卡“放在卷子下面”。

這份被偷樑換柱的答題卡上,填寫的答案和之前督考員念的正確答案全部一致。但是,答題卡上的名字和編號部分是空白的。按照之前的約定,北青報記者在空白處填上了紙條上的名字和編號。一份看似是滿分的答卷已經成形,剩下的是漫長的等待。

卷子發下來一個小時後,筆試正式結束。考生將試卷和寫滿正確答案的答題卡一一上交,魚貫離開考場。

細節

巡考進入考場兩分鐘後離開

從外觀上看,這似乎是一場完全正規的考試。考生們依次坐定,認真答題,只有替考者自己知道,這場考試還需要一些演技。

考試曾一度被“打斷”,因為在替考者參加的這場考試中,也有巡查人員。在巡查人員進入教室前,督考員停止公佈答案,叮囑考生稱,之後的一段時間內,要表現出“自己在答題”的樣子。

隨後,3名巡查人員進入教室,在考場內來回走動,查看大家的答題情況,但不過兩分鐘左右,他們便走出考場,直至考試結束也沒有再來過。

考場內的督考員看到巡查人員走遠後,繼續念答案。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這些巡查人員穿著便裝,考試後北青報記者曾試圖向駕校工作人員詢問這些巡查人員是什麼部門的,但並未得到回應。

筆試結束後,所有替考者緊接著參加了實踐操作考試,考試內容是給卡車更換輪胎和開雙閃燈。

和北青報記者一樣,大多數考生此前並未駕駛過卡車,一些考生甚至沒有考過駕照,在換輪胎的過程中,大家摸著輪胎隨意比劃了幾下,監考人員看了兩眼,在表格上的考生編號後面打了一個對號。

上午11點,第二場考試結束。成績並未當場公佈。回程的大巴車上,替考組織者告訴大家,第二天還有一場考試,“因為有巡考的在,如果誰明天還想參加,最好換身衣服。”

調查

40元替考,1500元賣證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替考者考取的“貨運資格證”為“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從業資格證”,是貨物運輸駕駛人員從業的必要證件。根據規定,“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在從事道路運輸活動時,需攜帶相應從業資格證件”,“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從業資格證件為全國通用的證件,有效期為6年”。

根據規定,“經營性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應當符合下列條件:取得相應的機動車駕駛證;年齡不超過60周歲;掌握相關道路貨物運輸法規、機動車維修和貨物裝載保管基本知識;經考試合格,取得相應的從業資格證件。

業內人士介紹,這種證件是區別於B2證,報考費用為680元,有一天的培訓時間。隨即,北青報記者詢問,能不能不參加考試就拿證,工作人員回復稱,以前是可以不參加考試交錢拿證,但“最近應該不行了”。

儘管駕校工作人員否認了不參加考試交錢拿證的可行性,但實際上,這條隱藏的利益鏈並未斷裂。北青報在網上隨機聯繫了幾名自稱可以“代辦”貨運資格證的商家。

商家介紹,自己有特殊的管道可以辦到證件,證件簽發地為北京,並承諾證件“一定是真的”。多名商家稱,辦理證件過程中,本人無需參加培訓,也不用參加考試,“只要交身份證、駕駛證的照片就可以”。剩下的事情,商家稱,他們會安排人完成。

幾名商家並未透露“剩下的事情”和“安排人完成”的具體內容,只是告訴記者,這個證辦下來,需要1500元。也有商家要價1800元,客服還告訴北青報記者,“辦理的人很多,需要排隊到7月份才能拿到證。”

(原題為《貨運資格證考試現群體替考作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