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廣州城市規劃展覽中心全面開放,公眾可通過公眾號預約免費參觀

記者今日(25日)從廣州市國土規劃委獲悉, 位於白雲新城的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現已全面開放, 公眾可通過該中心的微信公眾號預約獲取二維碼後直接進館參觀, 或者憑身份證到遊客中心辦理手續後進館。 作為廣州市現代化大型公共建築, 展覽中心免費向公眾開放, 館內互動展項約占整館展項的30%以上, 打造了一個自由開放、親切活力的市民空間。

去看4D影片《千年羊城》還有6D“穿越”短片

展覽中心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親自領銜設計, 館內展陳融合了傳統與現代、文化與科技, 富有藝術性地展示了廣州傳承千年的文化底蘊和城市發展的前世今生,

成為生動展現廣州城市規劃建設歷史、現在、未來的“城市文化客廳”和展示廣州城市之光的重要場所。

震撼的4D影院

作為規劃國土綜合展示、城市文化綜合呈現的嶄新平臺, 展覽中心在設計和布展上巧妙融入廣州“IAB”產業高精端技術展示區域,

體現新型、跨界複合功能。 “沉浸式”4D影院、廣州版“清明上河圖”、6D“穿越”短片、VR體驗……展覽通過運用科技元素巧妙地串聯起廣州繁榮多元的歷史與美麗多彩的未來, 讓人們零距離感受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城市格局和未來發展的雄偉藍圖。

展覽中心有關負責人提醒, 希望公眾通過該中心的微信公眾號提前預約, 獲得二維碼後可直接刷手機進場;而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前往參觀, 還需要前往遊客中心憑證件辦理相關手續。 而每週一展覽中心閉館。

展覽中心外觀

展覽中心有哪些必看的“鎮館之寶”呢?

1、【透光混凝土牆】+【廣州生長的天際線】

在序廳大空間正面, 利用透光環保材質打造了這面“透光混凝土牆”。 透光混凝土牆內有直徑3毫米的光纖, 通過電腦控制背後LED燈板透出光線。 在透光混凝土牆下方是一個大螢幕, 聯動播放影片“廣州.生長的天際線”, 上方牆上的燈光通過精細的控制, 展示廣州城市在不同時期的範圍,

下方影片則展示了廣州的天際線的變化, 兩者出現的年代一一對應, 共同展示廣州2200年城市的變遷和格局特色。

2、【六脈渠圖】

自宋代開始廣州城內已有完善的排水系統, 俗稱“六脈渠”。 六脈渠順應城內地形而修築建成, 有供水、水運、排水、防火和避風等功能。 明代三城合一和擴建城牆將越秀山包入城中, 成就了“六脈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城市格局。 展館大廳側面牆上的銅雕, 顯示的是清朝時期的六脈渠, 歷經數百年, 與宋代的位置已不完全相同, 但仍基本分佈在如今的越秀區, 城內的排水管道已不止六條大渠, 但以“六脈渠”形容廣州城內的排水設施則得以延續。

3、【4D影片《千年羊城》】

4D影片《千年羊城》立足于廣州城市發展的歷史軌跡,

將廣州歷史節點上重大的城建和人文事件串聯在一起, 讓大家瞭解廣州的千年大事記。

4、【廣州全域沙盤模型及主題宣傳片】

廣州7434平方公里的全域物理沙盤, 按照1:3800的比例濃縮了廣州的全景。 8分鐘的宣傳片《廣州——全球樞紐型網路城市》配合震撼的聲、光、電元素, 共同描繪廣州城市發展的宏偉藍圖。

開放時間:

每週二至周日 9:00-17:00

每日16:30停止入館

每週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

開放範圍:

免費向社會全體公眾開放

12歲以下未成年人必須由成年人陪護或集體組織方可入館參觀

參觀方式:

觀眾可提前登陸“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微信號:gzscsghzlzx)微信公眾號預約參觀, 其他法定有效身份證件須前往遊客中心憑證件辦理參觀。

團體參觀請提前三天預約(預約電話:020-83520680),為保證您的參觀效果,15人以上為團體,團體人數上限為50人/批,超過此人數請分多批次進行預約。

諮詢電話:020-83520680

官方網站:www.upec.gz.cn

微信公眾號: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

地址:廣州市白雲區展覽路1號

地鐵:二號線白雲文化廣場站A出口,步行200米可至。

公交:白雲文化廣場總站:421路、522路、555路、664路、712路、929路、高峰快線69路。齊富路(雲城東路口)站:981路。

文、圖: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杜娟 通訊員 穗國規宣廣州參考·廣州日報編輯 唐歡

團體參觀請提前三天預約(預約電話:020-83520680),為保證您的參觀效果,15人以上為團體,團體人數上限為50人/批,超過此人數請分多批次進行預約。

諮詢電話:020-83520680

官方網站:www.upec.gz.cn

微信公眾號: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

地址:廣州市白雲區展覽路1號

地鐵:二號線白雲文化廣場站A出口,步行200米可至。

公交:白雲文化廣場總站:421路、522路、555路、664路、712路、929路、高峰快線69路。齊富路(雲城東路口)站:981路。

文、圖: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杜娟 通訊員 穗國規宣廣州參考·廣州日報編輯 唐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