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三星SDI/LG/南都/雄韜等10家電池企業的儲能攻略

鋰電儲能主要用於通信基站、用戶側削峰填穀、離網電站、微電網、軌道交通、UPS等, 部分出口歐洲、澳大利亞等市場, 主要用於家庭儲能、電網儲能等項目。 整體而言, 目前鋰電儲能產業仍然處於孕育期, 體量及增速相比於動力電池而言較小。

不過, 在國家政策推動、動力電池帶動儲能電池同步發展、儲能電池企業發展計畫進一步明確、能源革命推動能源互聯網建立的背景之下, 權威分析認為, 鋰電儲能市場的產業臨界點已接近, 2018年是中國儲能產業快速發展的起始之年。

近期高工鋰電的調研結果也印證了上述觀點。

從獲得的資料資訊來看, 三星SDI、LG化學、南都電源、雄韜股份、拓邦鋰電、振華新能源等電池企業2017年在鋰電儲能領域收穫頗豐, 2018年將繼續大力發展鋰電儲能, 以及開拓新的鋰電儲能市場。

除上述較早佈局鋰電儲能的電池企業以外, 原先很多目標市場在動力電池領域的電池企業也開始瞄向鋰電儲能。

這背後的原因主要有:❶、動力電池需求和技術發展的推進, 鋰電儲能技術提升和成本下降很快;❷、電池產能擴張迅速, 庫存壓力明顯增大, 鋰電儲能廣闊的市場能夠容納足夠的庫存量;❸、鋰電儲能屬於無補貼市場, 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趁早佈局能夠搶佔市場先機。

值得一提的是, 鋰電儲能細分市場眾多, 不同的電池企業會結合自身優勢及產品特色去開發相應的細分市場。

對於有意向開拓儲能市場的電池企業而言, 如何找到發展突破口, 如何制定長遠發展規劃, 可以從下列10家電池企業的佈局思路中一窺端倪:

1、三星SDI

三星SDI於2010年正式啟動鋰電池電能儲備裝置(ESS)事業, 以世界最頂級的小型鋰離子二次電池技術為基礎, 將延伸至尖端移動設備和電動汽車的世界最高的二次電池穩定性應用至大型電池系統ESS。

為搶佔規模最大的中國電力ESS市場, 三星SDI於2014年與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單獨簽訂了設立合資公司的最終協議, 並在2016年成立合資公司負責電力用ESS電池組和系統的開發、生產和銷售。 三星SDI以設立合資公司為起點, 力爭成為中國ESS市場份額NO.1。

2015年, 為進一步擴大全球競爭力, 三星SDI與全球領先的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集團ABB簽署了諒解備忘錄, 將在全球範圍內推廣微電網解決方案。 兩家企業將利用三星SDI的鋰離子電池技術和將其連接至電網進行控制的ABB公司的PCS、EMS等的電力配件技術, 開發銷售最優化的ESS解決方法。

2017年, 三星SDI在ESS領域的全球市場佔有率為38%, 位列世界第一。 據SNEResearch預計, 2018年全球ESS市場規模將達到6.9GWh, 並在近幾年裡以年均45%左右的速度急劇增長, 至2025年將達到90.4GWh。 三星SDI戰略行銷室常務副總樸世雄表示:“三星將以ESS專用電芯及使用其的產品等差異化競爭力為基礎, 加大攻佔ESS市場的力度。 ”

近期, 三星SDI在德國展出了最新高容量蓄電池組電池, 在尺寸相同的前提下,

容量由94Ah提升到了111Ah。 除了高容量蓄電池, 三星SDI還展示了使變電站的發電機電力保持恒定值, 從而保持供電品質穩定的高功率ESS以及多用於連接太陽能的家庭用ESS產品。 此外, 三星SDI甚至還公開了減少主要元件PCS的數量從而改進安裝空間和經濟性的高電壓ESS技術。

這意味著三星SDI在電能儲備裝置(ESS)領域的競爭力更進一步。

2、LG化學

2017年, LG化學旗下子公司LG化學(南京)引入ESS電池生產線, 開始全面佈局儲能電池系列產品, 重點瞄準中國乃至全球市場。

截至2017年12月底, LG化學儲能系統全球出貨量達3.7GWh。 LG化學預計, 2018年公司全球累計出貨量有望突破6GWh。 其對出貨量大幅度提升的判斷依據是, 2018年韓國儲能市場與日本工商業儲能市場快速發展, 同時歐美及澳大利亞市場也發展比較迅速。

3、南都電源

南都電源採用“投資+運營”的商用模式, 在近年來不斷推進其儲能業務的進展, 連續獲得多個儲能訂單助推其業務增長, 目前在建及投運專案規模已超過700mwh。

2017年, 南都電源中標孟加拉通信運營磷酸鐵鋰電池採購專案, 訂單總金額超4000萬美元;2017年12月, 南都電源中標中國移動2017至2018年度鐵塔以外基站用磷酸鐵鋰電池產品集中採購專案, 中標份額19.57%, 中標金額約2億元。

從財報數據來看, 2017年南都電源鋰電池產品實現營收5.04億元, 而通信鋰電實現營收4.44億元, 同比增長80.86%, 主要集中在海外市場。

當前南都電源仍然在積極佈局全球儲能市場, 與德國UpsideConsultingGmbH及UpsideInvestGmbH&Co.,KG兩家公司簽署了一期規模為50MWh的調頻儲能系統專案, 預計將在2018年底前完成項目建設,成為其進軍歐洲電力儲能市場的標杆性項目。整體而言,預計2018年市場增長情況更為明顯,目前公司正在全力交付海外鋰電儲能訂單。

4、雄韜股份

雄韜股份培育起了較為豐富的鋰電產品類型,包括電池、BMS管理系統、電源線、箱體、接外掛程式、全套系統等,電池類型涵蓋三元、磷酸鐵鋰和錳酸鋰。截至2017年底,雄韜股份擁有鋰電池產能1Gwh。

從財務資料來看,雄韜股份2017年80%的鋰電池業務是通信儲能,主要集中在歐美、東南亞等發達國家和區域。

2017年11月,雄韜股份中標中國移動2017至2018年度鐵塔以外基站用磷酸鐵鋰電池產品集中採購招標,中標份額達10.87%;2018年1月,雄韜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獲得一筆海外的48V100AHLR19英寸鋰電池組採購訂單,訂單總金額約3.17億元。

5、拓邦鋰電

目前拓邦鋰電電芯市場主要集中在儲能領域及小型動力領域,業務遍佈全球各地。從業務細分情況來看,拓邦鋰電儲能與小型動力業務占比約為7:3。儲能方面,海外業務佔據約60%-70%。2018年公司仍然會在儲能領域實行重點突破,同時追求優勢領域的佔領,將在PACK系統集成方面深入發展,預計銷售額將突破4億元。

6、振華新能源

振華新能源主打三元18650鋰電池,產品主要集中應用於汽車動力、光伏儲能、特種儲能(軍工)。帶有“軍工”的自有基因,特種儲能一直都是振華新能源長期的“主業”和業績增長點;而通過前期佈局,汽車動力和光伏儲能板塊也各自擁有市場沉澱。

“擴”成為振華新能源軍工及儲能業務的主題。目前,振華新能源的軍工及儲能業務發展迅速。此外,在光伏儲能方面,振華新能源也小有成就。截至2017年,振華新能源電芯產品已經廣泛應用于歐洲、荷蘭等社區、農場儲能,共計配套量達1兆瓦。

7、安馳科技

安馳科技成立於2016年,是江西動力電池領域的一匹“黑馬”,其既具備來自包括“國家千人計畫”、上市公司高管團隊的技術、管理背景,同時還有來自上饒當地博能集團的資本背景。2017年,安馳科技曾創下了僅歷史8個月就完成從開工到投產的行業最高速度。

安馳科技的市場策略是從客車-專用車-乘用車的節奏,圍繞該策略,已經制定了詳細的產品規劃和市場戰略。此外,安馳科技在家庭儲能、UPS、微網儲能等儲能領域拓展延伸,目標是做鉛酸電池的鋰電化替代。

8、冠城瑞閩

冠城瑞閩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集電池材料、電池、系統集成、銷售於一體的新能源企業。材料體系包含磷酸鐵鋰、三元和錳酸鋰,產品以軟包為主,針對儲能市場的有長壽命的磷酸鐵鋰(主要用於國內儲能)和三元儲能電池(主要用於國外儲能)。除了在動力市場取得突破之外,公司在儲能市場也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成績,成為公司在2018年的重點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冠城瑞閩與加拿大儲能公司PBES簽署了500Mwh的儲能電芯採購訂單,這為冠城瑞閩在今年的鋰電池業務增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9、遠東福斯特

在補貼退坡的大背景下,遠東福斯特的2018年市場戰略堅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將鞏固數碼和小動力領域的市場龍頭地位,探尋新應用機會。另一方面,依託於圓柱電池的優勢,聚焦微型乘用車和電動物流車,進行針對性拓展。此外,還在積極開拓在ESS、路燈領域的儲能市場。

10、海盈科技

海盈科技成立於2004年,現有深圳和湖北兩大生產基地。公司擁有兩大特色產品,一是高倍率系列,主要應用于無人機和航模等領域,是大疆無人機高倍率電池的主力供應商;二是高容量的動力及儲能系列,主要應用於新能源物流車和通信儲能等領域。

“2017年海盈科技的動力電池業務占比達55%,預計2018年將提升至70%。”海盈科技研究院院長陶芝勇表示,海盈科技將在鞏固公司高倍率無人機電池市場地位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動力電池和通信儲能電池業務,今年計畫實現營收目標15億元。

預計將在2018年底前完成項目建設,成為其進軍歐洲電力儲能市場的標杆性項目。整體而言,預計2018年市場增長情況更為明顯,目前公司正在全力交付海外鋰電儲能訂單。

4、雄韜股份

雄韜股份培育起了較為豐富的鋰電產品類型,包括電池、BMS管理系統、電源線、箱體、接外掛程式、全套系統等,電池類型涵蓋三元、磷酸鐵鋰和錳酸鋰。截至2017年底,雄韜股份擁有鋰電池產能1Gwh。

從財務資料來看,雄韜股份2017年80%的鋰電池業務是通信儲能,主要集中在歐美、東南亞等發達國家和區域。

2017年11月,雄韜股份中標中國移動2017至2018年度鐵塔以外基站用磷酸鐵鋰電池產品集中採購招標,中標份額達10.87%;2018年1月,雄韜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獲得一筆海外的48V100AHLR19英寸鋰電池組採購訂單,訂單總金額約3.17億元。

5、拓邦鋰電

目前拓邦鋰電電芯市場主要集中在儲能領域及小型動力領域,業務遍佈全球各地。從業務細分情況來看,拓邦鋰電儲能與小型動力業務占比約為7:3。儲能方面,海外業務佔據約60%-70%。2018年公司仍然會在儲能領域實行重點突破,同時追求優勢領域的佔領,將在PACK系統集成方面深入發展,預計銷售額將突破4億元。

6、振華新能源

振華新能源主打三元18650鋰電池,產品主要集中應用於汽車動力、光伏儲能、特種儲能(軍工)。帶有“軍工”的自有基因,特種儲能一直都是振華新能源長期的“主業”和業績增長點;而通過前期佈局,汽車動力和光伏儲能板塊也各自擁有市場沉澱。

“擴”成為振華新能源軍工及儲能業務的主題。目前,振華新能源的軍工及儲能業務發展迅速。此外,在光伏儲能方面,振華新能源也小有成就。截至2017年,振華新能源電芯產品已經廣泛應用于歐洲、荷蘭等社區、農場儲能,共計配套量達1兆瓦。

7、安馳科技

安馳科技成立於2016年,是江西動力電池領域的一匹“黑馬”,其既具備來自包括“國家千人計畫”、上市公司高管團隊的技術、管理背景,同時還有來自上饒當地博能集團的資本背景。2017年,安馳科技曾創下了僅歷史8個月就完成從開工到投產的行業最高速度。

安馳科技的市場策略是從客車-專用車-乘用車的節奏,圍繞該策略,已經制定了詳細的產品規劃和市場戰略。此外,安馳科技在家庭儲能、UPS、微網儲能等儲能領域拓展延伸,目標是做鉛酸電池的鋰電化替代。

8、冠城瑞閩

冠城瑞閩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集電池材料、電池、系統集成、銷售於一體的新能源企業。材料體系包含磷酸鐵鋰、三元和錳酸鋰,產品以軟包為主,針對儲能市場的有長壽命的磷酸鐵鋰(主要用於國內儲能)和三元儲能電池(主要用於國外儲能)。除了在動力市場取得突破之外,公司在儲能市場也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成績,成為公司在2018年的重點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冠城瑞閩與加拿大儲能公司PBES簽署了500Mwh的儲能電芯採購訂單,這為冠城瑞閩在今年的鋰電池業務增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9、遠東福斯特

在補貼退坡的大背景下,遠東福斯特的2018年市場戰略堅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將鞏固數碼和小動力領域的市場龍頭地位,探尋新應用機會。另一方面,依託於圓柱電池的優勢,聚焦微型乘用車和電動物流車,進行針對性拓展。此外,還在積極開拓在ESS、路燈領域的儲能市場。

10、海盈科技

海盈科技成立於2004年,現有深圳和湖北兩大生產基地。公司擁有兩大特色產品,一是高倍率系列,主要應用于無人機和航模等領域,是大疆無人機高倍率電池的主力供應商;二是高容量的動力及儲能系列,主要應用於新能源物流車和通信儲能等領域。

“2017年海盈科技的動力電池業務占比達55%,預計2018年將提升至70%。”海盈科技研究院院長陶芝勇表示,海盈科技將在鞏固公司高倍率無人機電池市場地位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動力電池和通信儲能電池業務,今年計畫實現營收目標15億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