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睡覺愛出汗,是缺鈣?還是……

鄰居大姐和婆婆在一起生活, 因為開不開空調的問題, 鬧得不可開交:

“姐給你講講來龍去脈, 你給姐評評理!三伏天, 想開會兒空調也不行;我偷偷在臥室開一會兒, 他們便把孩子抱出臥室, 放在客廳沙發上, 還說什麼‘三伏天, 最怕凍著胎娃娃’!

蒸籠一樣悶熱, 會凍著孩子?接連幾天都強硬地抱走, 熱得寶兒哇哇直哭, 後來發現寶兒頸周長滿了紅痱子……”

老人和年輕人的育兒觀念有分歧, 幾乎每個家庭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其實, 老人也是好心, 擔心寶寶吹冷氣被凍著。 鄰居大姐可以和老人溝通下, 用醫生的建議來說服對方,

讓老人放心。

比如:適當開空調是沒有害處的, 不要對著人體吹, 溫度不要開太低, 室內室外溫差不超過5℃, 定期開窗通風。 這樣寶寶既不會被凍著, 也不會被捂出痱子。

再來看一組對立的育兒觀點:

老人:把寶寶的腿拉直, 將包被拴得緊緊的,

個子會長得很高。

年輕人:放開自由活動, 想怎麼蹬就怎麼蹬, 有助於大腦發育。

顯然, 前者的做法是不科學的, 所以有些育兒經驗可以參考, 但不能盲從。

捆綁, 容易導致寶寶煩躁不安的情緒, 對腿腳的強制固定, 不利於寶寶骨骼自然生長。

爺爺奶奶尤其疼愛孫子孫女, 只要讓他們明白捆綁的做法非但不會達到長高的效果, 反而會危害孩子的正常發育, 認識到利害影響, 相信他們會轉變觀念的。

當然, 年輕父母主張的“自由活動”, 要在寶寶保暖工作完善的前提下進行。

一切為了孩子, 為了孩子一切, 家長們真是操碎了心呐!

初為父母的年輕人, 沒有養娃經驗, 甚至在很多育兒誤區裡循規蹈矩, 給孩子和家庭帶來不少的困擾。

小熊總結了童憶成長育兒專家的幾點建議, 希望能幫得上新手爸爸媽媽喲!

誤區一:換牙期, 吃軟食才好

牙科醫生建議:寶寶換牙期, 如果飲食過於精細柔軟, 容易出現“雙排牙”, 就是新牙已經長出來了, 舊牙還未脫落。 時間久的話, 新牙排列不整齊,

影響美觀和健康。

讓孩子多吃耐嚼食物, 如芹菜、花生、甘蔗、蘋果等。 多咀嚼, 有利於奶牙吸收營養, 順利長出, 同時促進舊牙的脫落。

另外, 家長要幫孩子改掉吮指、吐舌、舔牙、咬鉛筆、偏側咀嚼、咬嘴唇等不良習慣。

誤區二:寶寶吃大人的飯

有些成人的口味較重, 飯菜裡的鹽較多。 老人信奉的“孩子不吃鹽, 怎麼能有力氣?”令很多寶媽左右為難:一邊是醫生提醒寶寶少吃鹽, 一邊是有經驗的老人箴言, 究竟怎樣才正確呢?

童憶成長育兒專家表示:寶寶進食鹽分越多, 需要排出的鈣就越多, 不僅加重腎臟的負擔, 還影響寶寶的正常生長發育。

另外, 成人也要適當控制鹽分的攝取, 改掉“重口味”的不良習慣。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 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

鹽攝入量超標。 如果鹽分攝入過多, 會增加高血壓、糖尿病、腎病、骨質疏鬆、胃炎、肥胖症等發病危險。

誤區三:大人嚼碎餵食寶寶


這個問題, 已經被多位醫學專家發出警告, 嚼碎餵食寶寶的危害:

1. 傳播疾病。

病從口入, 成人有可能攜帶有手足口病菌、流感病菌等, 成人抵抗力強,不會表現出病症,但孩子不同,一旦有病菌侵入體內,便會發病。春季常見病看這裡→

原文中此處為連結,暫不支援採集

2. 消化不良。

被咀嚼過的食物,營養流失,寶寶食之無味,或本不該寶寶吃的食物被嚼碎後餵食,寶寶嬌嫩的腸胃難以消化。

3. 影響孩子日後的咀嚼功能。

長時間的“飯來張口”,會給寶寶養成不咀嚼直接下嚥的習慣,不僅會造成自主吃飯的能力發育遲緩,而且孩子的咬合能力也跟著下降,臉型可能會發生變化。經常咬東西,牙床受到刺激才會長得又快又好。

4. 易導致細菌感染。

成人和孩子的菌群不同,成人遠比孩子的抵抗力強,一些細菌對成人可能沒有太大的影響,但如果隨著咀嚼後的食物進入到孩子的消化道,就會導致孩子細菌感染,出現腹痛、腹泄等症狀。

誤區四:睡覺出汗多,火力大?


孩子在剛入睡,就出一頭汗。我們經常說小孩子的火力大,出汗很正常呀!

沒錯,火力大,是對小孩子精神好、食欲好、體質好的統稱說法。小孩子生長發育迅速,體內新陳代謝快,出汗是正常的。

但孩子睡覺出汗多,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家長們可要仔細辨認:

生理性多汗,一般在入睡後半小時內,頭頸部出汗,2小時左右就恢復正常了,無需擔心,隨著孩子年齡增長,這種現象會逐漸消失的。

但體檢時,醫生經常會提醒:睡覺出汗多,檢查下孩子是不是缺鈣?缺鈣會引起佝僂病,夜間多汗、煩躁易驚醒、枕禿、雞胸等症狀。

病理性出汗,孩子身體虛弱,入睡時大汗淋漓,哭鬧消瘦等;或孩子低血糖時,天亮前也容易出汗,面色蒼白、脈搏細弱快。若是病理性,一定要及時就醫,查明多汗原因,及時治療。

如果醫生告知孩子需要補鈣或其他藥物改善的話,家長可在童憶園-喂藥管理中設置喂藥事宜,提交給老師,方便老師認真比對孩子的藥量/次,不容易混淆。

在幼稚園午睡的孩子,保育老師會留意每個孩子的反應,一旦有反常跡象,則會第一時間通知家長。

孩子身體不舒服,牽動著整個家庭的憂心。每位家長都希望寶寶能夠健康成長,在育兒過程中,絞盡腦汁地為寶寶搜羅安全健康的育兒方法。

科學育兒,不盲從“經驗之談”,為寶寶的成長鋪設健康之路。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成人抵抗力強,不會表現出病症,但孩子不同,一旦有病菌侵入體內,便會發病。春季常見病看這裡→

原文中此處為連結,暫不支援採集

2. 消化不良。

被咀嚼過的食物,營養流失,寶寶食之無味,或本不該寶寶吃的食物被嚼碎後餵食,寶寶嬌嫩的腸胃難以消化。

3. 影響孩子日後的咀嚼功能。

長時間的“飯來張口”,會給寶寶養成不咀嚼直接下嚥的習慣,不僅會造成自主吃飯的能力發育遲緩,而且孩子的咬合能力也跟著下降,臉型可能會發生變化。經常咬東西,牙床受到刺激才會長得又快又好。

4. 易導致細菌感染。

成人和孩子的菌群不同,成人遠比孩子的抵抗力強,一些細菌對成人可能沒有太大的影響,但如果隨著咀嚼後的食物進入到孩子的消化道,就會導致孩子細菌感染,出現腹痛、腹泄等症狀。

誤區四:睡覺出汗多,火力大?


孩子在剛入睡,就出一頭汗。我們經常說小孩子的火力大,出汗很正常呀!

沒錯,火力大,是對小孩子精神好、食欲好、體質好的統稱說法。小孩子生長發育迅速,體內新陳代謝快,出汗是正常的。

但孩子睡覺出汗多,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家長們可要仔細辨認:

生理性多汗,一般在入睡後半小時內,頭頸部出汗,2小時左右就恢復正常了,無需擔心,隨著孩子年齡增長,這種現象會逐漸消失的。

但體檢時,醫生經常會提醒:睡覺出汗多,檢查下孩子是不是缺鈣?缺鈣會引起佝僂病,夜間多汗、煩躁易驚醒、枕禿、雞胸等症狀。

病理性出汗,孩子身體虛弱,入睡時大汗淋漓,哭鬧消瘦等;或孩子低血糖時,天亮前也容易出汗,面色蒼白、脈搏細弱快。若是病理性,一定要及時就醫,查明多汗原因,及時治療。

如果醫生告知孩子需要補鈣或其他藥物改善的話,家長可在童憶園-喂藥管理中設置喂藥事宜,提交給老師,方便老師認真比對孩子的藥量/次,不容易混淆。

在幼稚園午睡的孩子,保育老師會留意每個孩子的反應,一旦有反常跡象,則會第一時間通知家長。

孩子身體不舒服,牽動著整個家庭的憂心。每位家長都希望寶寶能夠健康成長,在育兒過程中,絞盡腦汁地為寶寶搜羅安全健康的育兒方法。

科學育兒,不盲從“經驗之談”,為寶寶的成長鋪設健康之路。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