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連仲:三游元帥林

元帥林, 為一代梟雄張作霖的陵寢。 它坐落於鐵背山下, 渾河北岸, 距離撫順市區僅有35公里。 我曾十幾次探訪和遊覽過元帥林, 但有3次至今難以忘懷, 現在記述下來, 願與大家共賞。

第一次是蹚河去的。 1952年秋季開學, 我剛考入撫順市第六初級中學, 因校舍修繕便被校方安排到營盤完小借讀。 從營盤到元帥林僅有五六公里, 我早就準備遊覽元帥林。 9月7日是個星期日, 天藍藍的, 雲淡淡的,

太陽照在身上暖烘烘, 這是一個“秋老虎”的天氣。 我與同窗好友長有、長林吃罷早飯, 便來到學校門口前的渾河邊, 將褲腿挽到大腿根, 脫下布鞋掖進褲腰, 便蹚著河奔向元帥林。

這時的渾河平靜了許多, 也清澈了許多, 河底的沙子又細又軟, 踩在腳下舒服極了。 嘩啦、嘩啦, 嘩啦、嘩啦, 我們站成橫排, 一步一步地向上游蹚去。 那些成群結隊的魚兒好像同我們捉著迷藏, 一會兒耍著歡兒向上游遊動, 閃現出星星點點的銀白, 一會兒突然掉頭從我們腿邊迅速逃竄, 身後留下不少細碎的波紋。 “哎呀, 我踩上了一個活物, 直門在腳掌下咕蛹!”長有站在那裡驚呼道。 “千萬別動, 怕是踩著魚了。 ”這時只見長林擼起袖子, 哈腰用手將魚拽了出來,

原來是一條“沙葫蘆”, 足有一拃長, 活蹦亂跳的, 長林只好小心地將它放回到河水中。 我們越走河身越窄河水越深, 兩岸的山也逐漸靠攏過來。 當發現南岸出現一處懸崖峭壁時, 我們立刻心知肚明:這肯定就是鐵背山了!

我們不約而同地朝著北岸望去, 一片氣勢恢弘的建築群依山而立。 於是, 我們便趕忙上岸, 穿上布鞋放下褲腿, 走進氣宇軒昂的前門, 來到被稱為“方城”的四合院。 這裡周圍高牆環護, 森嚴壁壘, 五間正殿巍峨壯觀, 東西配殿雕樑畫棟, 可以說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宏偉, 還要氣派!可惜, 經過仔細觀察發現, 高牆牆皮脫落尚有幾道缺口, 房頂和脊吻的琉璃瓦縫間蒿草叢生, 所有靈牌、供桌和祭器早已難覓蹤影。

走出方城便是一百單八磴, 我們蹬上大約一半, 看見有些石條七扭八歪, 特別是那對高聳的棱錐形華表, 頂端鑲嵌的象徵中華民國的色彩五角星, 佈滿了子彈留下的疤痕。 距離梯磴不遠就有一條鐵路專用線, 儘管枕木、鋼軌已不復存在, 路基也被雜草所掩蓋, 可是依然能夠感受到元帥林陵園工程的浩繁和投資的巨大。 在圓城周圍遍佈雜亂的樹樁, 看來原來擎天的松柏也已被砍伐殆盡, 只剩下少許的山核桃樹在秋風中抖動, 而那堵繚牆下面還有不少石人、石獸, 有的倚靠在樹幹上, 有的倒臥在草叢裡, 身上沾滿草屑和泥土, 多少顯得有些無地自容和狼狽不堪。 在圓城最為令人驚羨的建築當屬漢白玉石牌坊。

它高約10米, 三樓四柱, 上有精美雕刻。 其它附屬建築多為頹垣斷壁, 早已失去昔日丰采。

距離牌坊不遠就是那座寶頂了。 寶頂呈半球形狀, 上面長滿了蒿草。 我們戰戰兢兢地下到墓道, 看見地面上竟有雜亂的牛蹄印, 甚至還發現有一攤牛糞。 噢, 准是當地農民牽著牛在這裡避雨而留下的痕跡。 墓室裡面既沒有寶床, 也沒有棺槨, 只是穹頂有一足球大小的空洞, 一束陽光毫無遮攔地斜射進來。 至於穹頂和墓壁的各種彩繪, 早已模糊不清看不出廬山真面目了......

我們按照一位老羊倌的指點,沿著從鐵背山到營盤的鐵路線,一聲不語地走在返校的路上 。此刻,我們心裡痛惜和憤慨不已:致使元帥林落寞到這種殘破敗和孤寂的情景,完全歸罪於日偽時期憲兵員警的刀光槍影,歸罪於黑暗年代土匪兵痞的雞鳴狗盜!接著,我們很快轉憂為喜:現在,元帥林已經回到了人民的壞抱,黨和政府一定會將它建設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

第二次是乘船去的。我於1984年初,被選派到遼寧省委黨校進修。臨到結業前夕,校方決定:新聞培訓班同學齊赴撫順遊覽元帥林。7月14日早晨,碧空如洗,空氣清新,是一個難得的好天氣。我們分乘兩輛大客一直駛上大伙房水庫攔河大壩,然後在壩下碼頭換乘兩艘遊艇,緩緩地向元帥林進發。我們站在甲板上極目遠眺,只見浩浩藍天與泱泱碧水,構成渾然一色的浩瀚蒼穹,遠山近巒影影綽綽地隱蔽在嫋嫋的煙波之中。 當遊艇航行到小青島時,湖面上宛如綻放朵朵睡蓮,經仔細辨認,原來是成百隻白鶴、蒼鷺、野鴨等候鳥,將大伙房水庫作為最佳棲息地,它們時而潛入水中捕捉魚蝦,時而浮出湖面追逐嬉戲。

“嗚—嗚—嗚—”兩艘遊艇拉起渾厚、悠長的汽笛 ,徐徐停靠在鐵背山碼頭。大家先後下船邁上一百單八磴石階。我環顧一下四周,非常驚訝:偌大的方城竟然消失殆盡,幾乎完全淹沒在水中,僅有前門露出3個拱形門洞及其殘破的頂部。原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晚期,黨和政府舉全國之力,修建了這座大伙房水庫。它不僅具有防洪、灌溉、發電、養殖等功能,而且為全省多個城市提供生活用水和生產用水,成為遼寧名副其實的“大水缸”。

因此說,個別地方作出一點犧牲是可以理解的。這時的一百單八磴青石參道,一條正道和兩條副道規規整整、一塵不染,之間石欄上雕有雄獅座像。那對造型優美的華表巍然屹立,仿佛兩把寶劍直插雲天。我們拾極而上抵達圓城正門。兩組石雕分列神道兩側,文臣手執笏板忠心耿耿,武將手握兵器威風凜凜,就連那些駿馬、駱駝等石獸,也是惟妙惟肖、呼之欲出。

走進圓城,那座漢白玉石牌坊傲然矗立,渾然天成的石材,美輪美奐的造型,巧奪天工的工藝,無不反映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無不展現石雕藝術的無窮魅力。就連那些殿堂、廊廡、圍欄、石供等附屬建築,也均精工細作,一絲不苟,處處閃爍著綜合藝術的光芒。寶頂為元帥林的核心建築。寶頂外緣由兩層平臺組成,上面用五彩石子鑲嵌成鹿、鶴、獅子、花卉等圖案,構思巧妙,色彩柔和;寶頂周圍石人、石馬、石羊,工藝精湛,造型逼真 ;影壁牆上有虎、鹿、麒麟浮雕,層次分明,雕工細膩,使寶頂從外觀便給人以藝術上的享受。墓室單窟,拱頂呈穹窿狀。拱形穹頂和周圍牆壁,分別繪有日月星辰和水浪浮雲圖案。元帥林管理處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我們,省市政府先後多次撥付鉅款,並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元帥林進行了徹底維修,終於使其成為中外遊客趨之若鶩的旅遊和度假勝地。

第三次是坐車去的。我已退休多年,對於遊歷名山大川和撰寫遊記散文,可謂樂此不疲。2014年5月6日,我邀幾位老年朋友,搭乘一台麵包車,沿著202線國道,到高麗村後再轉向西南,直達元帥林度假村,下榻於返璞歸真的小木屋。我們放下行囊,攀爬連綿起伏的崗巒,不大工夫便融入到鬱鬱蔥蔥的林海之中。

以前,我去元帥林,多數屬於參觀和遊覽,走馬觀花,來去匆匆。這次純粹是為了遊山玩水、休閒度假,同時也為了弄懂弄清長期糾結在心裡的幾個問題。張作霖陵園為遼寧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元帥林風景區被列為國家級森林公園。也就是說,除了欣賞張氏陵園建築之外,就是邀游於青山綠水之間了。

這是一片茂密的混交林。明麗的陽光從青枝綠葉間篩濾進來,灑落在樹葉覆蓋的坡地上,形成斑斑駁駁的光影。布穀鳥、山脖鴿、花喜鵲等鳥雀,在樹林中自由地飛來飛去,不時傳來或清亮或圓潤的歌唱。大家感到在這裡呼吸格外舒暢,心情格外愉悅。不知誰從遠處喊了一聲:“快來呀,這裡有不少山菜。”“好,在那等著啊!”群山裡回蕩著旅伴的聲音。我們循著喊音走去,很快便找到了同伴。這是南北走向的小山溝,一條小溪叮叮咚咚地向山下流淌。緊挨著河溝長著一簇一簇的猴腿兒,大家彎下腰采了幾把,然後便一步一步地走下山去。度假村為我們準備了豐盛的午餐。主食是玉米麵大餅子,副食是紅燒胖頭魚、油炸尖嘴子、豆角燒排骨、豬肉炒蕨菜和小雞燉蘑菇,還有貓爪子、刺嫩芽蘸醬,一句話,全是清一色的農家飯菜,味道飽含著湖水的鮮美和山野的清香!

在這群旅伴中,有位姓趙的民俗學專家,早就答應圍繞張作霖陵寢問題,為我們答疑解惑。吃完晚飯,我們一行人圍著一張石桌,坐在石凳上,身披瑰麗的晚霞,面拂清涼的晚風,一場非正式的“答記者問”便算開始了。

“張學良為何選擇此處,作為安葬其父張作霖之地?”老李首先提出這樣一個疑問。

“根據當年參與勘選元帥林的風水先生說,這裡‘前照鐵背山,後座金龍灣,東有鳳凰泊,西有金沙灘’,可見這是一塊鐘靈毓秀之寶地。”老趙講得有理有據,老戴聽得入了神,連忙插話問道:

”張學良興師動眾,為父親修建了這座陵園,為何最終卻成了一座空塚?”

老趙稍微考慮了一下,有根有據地進行回答: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死于皇姑屯事件。靈柩存放于瀋陽珠林寺,1931年秋,元帥林雖已建成,但卻爆發了‘九一八’事變,東北被日本人佔領。無奈,張作霖遺骨只好葬于錦州醫巫閭山的驛馬坊,與原配夫人合葬。”

我實在按捺不住,拋出了一個憋在心裡很久的問題:

“孫中山的中山陵有墓碑,就連袁世凱的袁林也有墓碑,可是這一投資1400萬塊銀元的元帥林卻沒建墓碑,不知是何緣故?”

“張作霖曾被袁世凱正式任命為奉天督軍兼省長,後來,被孫傳芳等推舉為‘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但南京政府只默許‘張大帥’的軍閥身份,而不承認‘大元帥’的職銜,這就為張作霖墓碑‘難以鐫刻’埋下了伏筆。”老趙對那段民國歷史的嫺熟,不得不叫大家嘆服.....

這天夜晚,我們躺在小木屋的木板床上,聽著湖水輕輕地拍打岸邊的聲音,嗅著松林散發出來的淡淡清香,便甜甜地進入了美麗的夢境。

我們按照一位老羊倌的指點,沿著從鐵背山到營盤的鐵路線,一聲不語地走在返校的路上 。此刻,我們心裡痛惜和憤慨不已:致使元帥林落寞到這種殘破敗和孤寂的情景,完全歸罪於日偽時期憲兵員警的刀光槍影,歸罪於黑暗年代土匪兵痞的雞鳴狗盜!接著,我們很快轉憂為喜:現在,元帥林已經回到了人民的壞抱,黨和政府一定會將它建設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

第二次是乘船去的。我於1984年初,被選派到遼寧省委黨校進修。臨到結業前夕,校方決定:新聞培訓班同學齊赴撫順遊覽元帥林。7月14日早晨,碧空如洗,空氣清新,是一個難得的好天氣。我們分乘兩輛大客一直駛上大伙房水庫攔河大壩,然後在壩下碼頭換乘兩艘遊艇,緩緩地向元帥林進發。我們站在甲板上極目遠眺,只見浩浩藍天與泱泱碧水,構成渾然一色的浩瀚蒼穹,遠山近巒影影綽綽地隱蔽在嫋嫋的煙波之中。 當遊艇航行到小青島時,湖面上宛如綻放朵朵睡蓮,經仔細辨認,原來是成百隻白鶴、蒼鷺、野鴨等候鳥,將大伙房水庫作為最佳棲息地,它們時而潛入水中捕捉魚蝦,時而浮出湖面追逐嬉戲。

“嗚—嗚—嗚—”兩艘遊艇拉起渾厚、悠長的汽笛 ,徐徐停靠在鐵背山碼頭。大家先後下船邁上一百單八磴石階。我環顧一下四周,非常驚訝:偌大的方城竟然消失殆盡,幾乎完全淹沒在水中,僅有前門露出3個拱形門洞及其殘破的頂部。原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晚期,黨和政府舉全國之力,修建了這座大伙房水庫。它不僅具有防洪、灌溉、發電、養殖等功能,而且為全省多個城市提供生活用水和生產用水,成為遼寧名副其實的“大水缸”。

因此說,個別地方作出一點犧牲是可以理解的。這時的一百單八磴青石參道,一條正道和兩條副道規規整整、一塵不染,之間石欄上雕有雄獅座像。那對造型優美的華表巍然屹立,仿佛兩把寶劍直插雲天。我們拾極而上抵達圓城正門。兩組石雕分列神道兩側,文臣手執笏板忠心耿耿,武將手握兵器威風凜凜,就連那些駿馬、駱駝等石獸,也是惟妙惟肖、呼之欲出。

走進圓城,那座漢白玉石牌坊傲然矗立,渾然天成的石材,美輪美奐的造型,巧奪天工的工藝,無不反映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無不展現石雕藝術的無窮魅力。就連那些殿堂、廊廡、圍欄、石供等附屬建築,也均精工細作,一絲不苟,處處閃爍著綜合藝術的光芒。寶頂為元帥林的核心建築。寶頂外緣由兩層平臺組成,上面用五彩石子鑲嵌成鹿、鶴、獅子、花卉等圖案,構思巧妙,色彩柔和;寶頂周圍石人、石馬、石羊,工藝精湛,造型逼真 ;影壁牆上有虎、鹿、麒麟浮雕,層次分明,雕工細膩,使寶頂從外觀便給人以藝術上的享受。墓室單窟,拱頂呈穹窿狀。拱形穹頂和周圍牆壁,分別繪有日月星辰和水浪浮雲圖案。元帥林管理處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我們,省市政府先後多次撥付鉅款,並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元帥林進行了徹底維修,終於使其成為中外遊客趨之若鶩的旅遊和度假勝地。

第三次是坐車去的。我已退休多年,對於遊歷名山大川和撰寫遊記散文,可謂樂此不疲。2014年5月6日,我邀幾位老年朋友,搭乘一台麵包車,沿著202線國道,到高麗村後再轉向西南,直達元帥林度假村,下榻於返璞歸真的小木屋。我們放下行囊,攀爬連綿起伏的崗巒,不大工夫便融入到鬱鬱蔥蔥的林海之中。

以前,我去元帥林,多數屬於參觀和遊覽,走馬觀花,來去匆匆。這次純粹是為了遊山玩水、休閒度假,同時也為了弄懂弄清長期糾結在心裡的幾個問題。張作霖陵園為遼寧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元帥林風景區被列為國家級森林公園。也就是說,除了欣賞張氏陵園建築之外,就是邀游於青山綠水之間了。

這是一片茂密的混交林。明麗的陽光從青枝綠葉間篩濾進來,灑落在樹葉覆蓋的坡地上,形成斑斑駁駁的光影。布穀鳥、山脖鴿、花喜鵲等鳥雀,在樹林中自由地飛來飛去,不時傳來或清亮或圓潤的歌唱。大家感到在這裡呼吸格外舒暢,心情格外愉悅。不知誰從遠處喊了一聲:“快來呀,這裡有不少山菜。”“好,在那等著啊!”群山裡回蕩著旅伴的聲音。我們循著喊音走去,很快便找到了同伴。這是南北走向的小山溝,一條小溪叮叮咚咚地向山下流淌。緊挨著河溝長著一簇一簇的猴腿兒,大家彎下腰采了幾把,然後便一步一步地走下山去。度假村為我們準備了豐盛的午餐。主食是玉米麵大餅子,副食是紅燒胖頭魚、油炸尖嘴子、豆角燒排骨、豬肉炒蕨菜和小雞燉蘑菇,還有貓爪子、刺嫩芽蘸醬,一句話,全是清一色的農家飯菜,味道飽含著湖水的鮮美和山野的清香!

在這群旅伴中,有位姓趙的民俗學專家,早就答應圍繞張作霖陵寢問題,為我們答疑解惑。吃完晚飯,我們一行人圍著一張石桌,坐在石凳上,身披瑰麗的晚霞,面拂清涼的晚風,一場非正式的“答記者問”便算開始了。

“張學良為何選擇此處,作為安葬其父張作霖之地?”老李首先提出這樣一個疑問。

“根據當年參與勘選元帥林的風水先生說,這裡‘前照鐵背山,後座金龍灣,東有鳳凰泊,西有金沙灘’,可見這是一塊鐘靈毓秀之寶地。”老趙講得有理有據,老戴聽得入了神,連忙插話問道:

”張學良興師動眾,為父親修建了這座陵園,為何最終卻成了一座空塚?”

老趙稍微考慮了一下,有根有據地進行回答: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死于皇姑屯事件。靈柩存放于瀋陽珠林寺,1931年秋,元帥林雖已建成,但卻爆發了‘九一八’事變,東北被日本人佔領。無奈,張作霖遺骨只好葬于錦州醫巫閭山的驛馬坊,與原配夫人合葬。”

我實在按捺不住,拋出了一個憋在心裡很久的問題:

“孫中山的中山陵有墓碑,就連袁世凱的袁林也有墓碑,可是這一投資1400萬塊銀元的元帥林卻沒建墓碑,不知是何緣故?”

“張作霖曾被袁世凱正式任命為奉天督軍兼省長,後來,被孫傳芳等推舉為‘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但南京政府只默許‘張大帥’的軍閥身份,而不承認‘大元帥’的職銜,這就為張作霖墓碑‘難以鐫刻’埋下了伏筆。”老趙對那段民國歷史的嫺熟,不得不叫大家嘆服.....

這天夜晚,我們躺在小木屋的木板床上,聽著湖水輕輕地拍打岸邊的聲音,嗅著松林散發出來的淡淡清香,便甜甜地進入了美麗的夢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