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首批參加二戰的華裔女軍人講述從軍歷史

(圖/澳廣網)

【澳洲網劉濤4月25日編譯報導】作為第一批參加二戰的澳洲華裔女軍人之一, 在澳新軍團日到來之際, 現年91歲的凱思琳(Kathleen Quan Mane)講述了自己在澳洲從軍以及參戰的經歷。


澳廣網24日報導, 1945年, 在二戰末期, 在當時的白澳政策下, 凱思琳的父親被視為“外國人和敵人”, 其母親的公民身份也被剝奪。 儘管如此, 當時年僅18歲的凱思琳毅然選擇了參軍, 成為澳洲空軍的一名電碼破譯員。

凱思琳出生於悉尼, 她的母親是在澳洲出生的華人, 父親在上世紀初從廣東移居至澳洲, 家裡有4個姐妹, 她和最小的妹妹(Doreen)是第一批參加二戰的澳洲華裔女軍人。 據凱思琳回憶, 她的父母很支持自己和妹妹參加國防軍, 並為她們感到自豪, 但她的父親一直沒有成功取得公民身份。 “二戰期間, 他被歸類為外國人和敵人, ”凱思琳說, “母親出生在澳洲的一個小鎮, 她嫁給父親後,

公民身份也被剝奪, 同樣被歸類外國人, 需要經常向警察局報備。 ”

18歲那年, 凱思琳報名參軍, 成為澳洲空軍輔助女子部隊(Women's Auxiliary Australian Air Force)的一名電碼破譯員。 這是一份秘密工作, 她需要將軍事電碼寫成的機密情報翻譯成英文, 或者將英文情報翻譯成軍事電碼。 日本戰敗投降後, 凱思琳與妹妹加入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United Nations Relief and Rehabilitation Administration), 在中國從事人道救濟工作。

30年後, 直到1979年, 她終於回到澳洲與家人團聚。 之後, 她一直擔任澳洲空軍輔助女子部隊西澳分部的名譽秘書, 直至該機構在2016年關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