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北京車展來襲,改款車也有驚喜,看看它們都改了啥

2018年全球最受矚目的頂級汽車展覽之一——北京車展將於4月25號-5月4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行, 各式各樣各型各款升級換代和全新車型一定是精彩紛呈。 但除了換代和全新發佈的新車外, 改款車也未必不值得大家關注。

卡爺親臨車展, 各種口水之餘, 也看了一些改款車型, 這些車型相對老款做的針對性改款還真是可以說拳拳到位, 亮點明顯。

長安CS75動力升級, 相貌“歸隊”

亮點

這款車是長安旗下明星產品, 2017年更是創下平均月銷兩萬台的好成績, 在緊湊型SUV市場中值得一看。 本次的中期改款, CS75更是放了大招, 搭載長安自主研發的中國芯——藍鯨1.5TGDI直噴增壓發動機, 最大功率131KW, 最大扭矩達到265N•m, 一衝程內可實現五次燃油噴射。

同時配合新一代霍尼韋爾增強脈衝渦輪增壓系統, 不僅動力充沛, 還具有燃油經濟性。 值得一提的是, 在降低噪音方面, CS75還導入了發動機主被動振動雜訊控制技術,

使得行駛時車內更加安靜舒適, 帶來更好的駕乘體驗。

外觀上CS75將舊版拼音式標誌改為傳統車標, 前臉寬大格柵外帶更規整的條形車燈拓寬橫向視野, 配合貫穿式尾燈充分體現層次感。 內飾加入更多科技元素, 將部分物理按鍵改為觸摸式,

使中控區更加簡潔大方。 巨型全景天窗也是一大看點, 配合材質柔軟的內飾, 乘車體驗非同一般。

上汽大眾朗逸Plus平臺都換了

國內車壇老將朗逸終於迎來了大改款, 換用了MQB平臺, 更名為朗逸Plus, 頗有電子產品的味道。

這個“Plus”表現在各個方面。

車身尺寸, 與現款朗逸相比, 長寬高分別Plus了65毫米、41毫米和14毫米, 達到了4670*1806*1474, 軸距也隨之增加到了2688毫米, 比速騰還大一點。

內飾風格雖然依舊“大眾”, 但質感和配置都有所提高。 高配車型還提供帶有8英寸彩色觸控屏的多媒體娛樂系統, 並支援Carplay、Carlife等手機映射功能。

朗逸Plus定位A+級轎車, 並且與老款朗逸同台銷售, 直指速騰、思域、卡羅拉, 讓上汽大眾在緊湊級市場的競爭力將進一步增強。

WEY VV7改裝版這是一種另類改款

長城旗下大火的WEY品牌帶來了一款VV7的定製版車型。 從之前發佈的預告圖來看, 這款官方“改裝”的VV7採用了造型更具進攻性的保險杠, 和加寬的前後翼子板。中網、前唇、後下擾流、後視鏡以及側面飾條採用了碳纖維材質,增添運動氣息。

原本的21寸輪圈被擴至了22寸,輪圈的邊緣帶有“WEY”標識,輪圈中心蓋採用了賽車化的中央鎖定螺母造型,輪胎則使用馬牌SportContact 6高性能輪胎。巨大的雙向六活塞卡鉗代替了原本“小氣”的單向雙活塞卡鉗,刹車盤也一起升級為直徑更大的打孔分體盤。

目前長城還未公佈動力等其他方面的消息,希望這台定製版VV7能擁有一個與外觀配套的性能表現。

馬自達同時改兩車智慧升級+多配置

CX-4

亮點

中期改款的CX-4預計推出7款車型,售價區間為14.08-21.58萬元。最大的亮點在於配置方面的調整,針對22項配置進行升級。首次搭載“黑科技”GVC加速度向量控制系統,同時搭配智慧輔助系統,有LDNS車道偏離預警、MRCC自我調整巡航、中高速刹車輔助系統以及前方碰撞預警系統等多項安全配置。除此之外,新款車型還將首搭遠近光自動切換、胎壓監測等。部分車型還將使用CX-5同款智慧四驅系統,為車主提供更好的SUV體驗。

另外,全系標配LED光源、自動駐車、發動機啟停功能也具有很大優勢,與同級別SUV相比是個加分項。

更高版本中增加方向盤巡航定速功能減輕長途行駛時駕駛者的疲勞感,還有帶引線的倒車影像、自動感應式前雨刮等。

阿特茲

對於阿特茲的評價永遠褒貶不一,但新車還是有許多可圈可點的地方。新車此次主要對駕控、內飾、和科技安全配置進行了升級,一口氣新增了多達20多項配置,接下來就來具體瞭解一下該車的新變化。此次改款後全系發佈了6款車型,2.0L和2.5L各三款車型售價區間分別為17.58萬元-19.88萬元,19.98萬元-23.58萬元。

亮點

首先用一張圖來感受一下

由圖可以看出,中期改款的阿特茲與CX-4一樣在“看不見”的配置上下了不少功夫,著重升級了安全和操控配置,搭載I-ACTIVSENSE馬自達智慧安全輔助系統,包括SBS中高速刹車輔助、MRCC自我調整巡航、LDWS車道偏離預警等。

同時,為了使車輛過彎更加平順,阿特茲也搭載了馬自達加速向量控制系統GVC,可在轉向的時候有效控制車輛重心,同時優化FGR加速體驗,動力得到再次提升。相比前臉變為蜂窩柵格、車內中控區材質更加柔軟等直觀的改變,這些“看不見”的安全操控配置都隱藏在日常行駛中,在幕後默默地為更好的駕駛體驗做出貢獻。

福特途睿歐“變臉”為主,安全升級

(配圖為海外版新款途睿歐)

亮點

途睿歐在MVP市場中的表現一直不錯,方正車身帶來的大空間給乘客帶來了不錯的乘車體驗。此次車展上將會展出的是途睿歐的高端定製版,在這個中期改款的版本中配備了自動啟停、智慧速度限制系統、盲點監測、前部預碰撞輔助系統、行人檢測緊急制動系統、車道保持預警、橫風穩定控制、自我調整巡航等主動安全配置,使這款車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同時很大程度減少行車風險。

此外還配備了語音瀏覽功能,讓行駛更加便捷。動力方面依舊沿用2.0T+6AT變速箱,整體性能高於同等競品車型。

參考海外版車型來看,途睿歐本次改款在外觀內飾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前臉造型更加簡約大氣,進氣柵欄由分體式造型改為了六邊形大嘴式,兩側的前大燈組也變的更加方正。

(配圖為海外版新款途睿歐內飾)

內部做工也更加有品質,對座椅和方向盤材質進行升級,同時方向盤改為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配備數位類比儀錶盤設計,外加中控台懸浮式觸控式螢幕,使駕駛更加輕鬆便捷。第二排座椅可旋轉,同時增加全新中控區域,空間利用更加有效。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北京車展上的幾款改款車,具體體驗如何還要大家親身試駕後得出結論,讓我們來期待一下改款後的它們將會有怎樣的表現。

和加寬的前後翼子板。中網、前唇、後下擾流、後視鏡以及側面飾條採用了碳纖維材質,增添運動氣息。

原本的21寸輪圈被擴至了22寸,輪圈的邊緣帶有“WEY”標識,輪圈中心蓋採用了賽車化的中央鎖定螺母造型,輪胎則使用馬牌SportContact 6高性能輪胎。巨大的雙向六活塞卡鉗代替了原本“小氣”的單向雙活塞卡鉗,刹車盤也一起升級為直徑更大的打孔分體盤。

目前長城還未公佈動力等其他方面的消息,希望這台定製版VV7能擁有一個與外觀配套的性能表現。

馬自達同時改兩車智慧升級+多配置

CX-4

亮點

中期改款的CX-4預計推出7款車型,售價區間為14.08-21.58萬元。最大的亮點在於配置方面的調整,針對22項配置進行升級。首次搭載“黑科技”GVC加速度向量控制系統,同時搭配智慧輔助系統,有LDNS車道偏離預警、MRCC自我調整巡航、中高速刹車輔助系統以及前方碰撞預警系統等多項安全配置。除此之外,新款車型還將首搭遠近光自動切換、胎壓監測等。部分車型還將使用CX-5同款智慧四驅系統,為車主提供更好的SUV體驗。

另外,全系標配LED光源、自動駐車、發動機啟停功能也具有很大優勢,與同級別SUV相比是個加分項。

更高版本中增加方向盤巡航定速功能減輕長途行駛時駕駛者的疲勞感,還有帶引線的倒車影像、自動感應式前雨刮等。

阿特茲

對於阿特茲的評價永遠褒貶不一,但新車還是有許多可圈可點的地方。新車此次主要對駕控、內飾、和科技安全配置進行了升級,一口氣新增了多達20多項配置,接下來就來具體瞭解一下該車的新變化。此次改款後全系發佈了6款車型,2.0L和2.5L各三款車型售價區間分別為17.58萬元-19.88萬元,19.98萬元-23.58萬元。

亮點

首先用一張圖來感受一下

由圖可以看出,中期改款的阿特茲與CX-4一樣在“看不見”的配置上下了不少功夫,著重升級了安全和操控配置,搭載I-ACTIVSENSE馬自達智慧安全輔助系統,包括SBS中高速刹車輔助、MRCC自我調整巡航、LDWS車道偏離預警等。

同時,為了使車輛過彎更加平順,阿特茲也搭載了馬自達加速向量控制系統GVC,可在轉向的時候有效控制車輛重心,同時優化FGR加速體驗,動力得到再次提升。相比前臉變為蜂窩柵格、車內中控區材質更加柔軟等直觀的改變,這些“看不見”的安全操控配置都隱藏在日常行駛中,在幕後默默地為更好的駕駛體驗做出貢獻。

福特途睿歐“變臉”為主,安全升級

(配圖為海外版新款途睿歐)

亮點

途睿歐在MVP市場中的表現一直不錯,方正車身帶來的大空間給乘客帶來了不錯的乘車體驗。此次車展上將會展出的是途睿歐的高端定製版,在這個中期改款的版本中配備了自動啟停、智慧速度限制系統、盲點監測、前部預碰撞輔助系統、行人檢測緊急制動系統、車道保持預警、橫風穩定控制、自我調整巡航等主動安全配置,使這款車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同時很大程度減少行車風險。

此外還配備了語音瀏覽功能,讓行駛更加便捷。動力方面依舊沿用2.0T+6AT變速箱,整體性能高於同等競品車型。

參考海外版車型來看,途睿歐本次改款在外觀內飾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前臉造型更加簡約大氣,進氣柵欄由分體式造型改為了六邊形大嘴式,兩側的前大燈組也變的更加方正。

(配圖為海外版新款途睿歐內飾)

內部做工也更加有品質,對座椅和方向盤材質進行升級,同時方向盤改為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配備數位類比儀錶盤設計,外加中控台懸浮式觸控式螢幕,使駕駛更加輕鬆便捷。第二排座椅可旋轉,同時增加全新中控區域,空間利用更加有效。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北京車展上的幾款改款車,具體體驗如何還要大家親身試駕後得出結論,讓我們來期待一下改款後的它們將會有怎樣的表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