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重慶萬盛經開區:“體旅融合”啟動轉型動力

作為全國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之一, 重慶萬盛經濟技術開發區近年來一直在探索可持續的城市轉型發展之路。 《經濟日報》記者近日在萬盛經開區採訪時發現, 當地結合自身資源優勢, 通過實施全民健身和全域旅遊兩大戰略, 推動體育和旅遊的融合發展, 城市活力和經濟動力明顯增強。

旅遊業是萬盛經開區的傳統產業, 當地擁有國家5A級景區――黑山谷等一大批生態自然景觀。 以往, 冬春季節是萬盛經開區的旅遊淡季, 但從去年開始, 情況發生了改變。 資料顯示, 2016年11月份至今年2月底, 萬盛全區共接待遊客349.69萬人次,

同比增長49.81%;實現旅遊總收入176479.72萬元, 同比增長51.25%。

淡季不淡, 主要得益於“旅遊+體育”的融合發展。 “隨著全民健身熱潮的興起, 旅遊者的需求也從傳統的觀光型旅遊向參與體驗型旅遊轉變。 ”萬盛經開區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楊學明告訴記者, 經開區近年來依託區域內獨特的自然景觀資源, 一方面在景區景點內培育開發體育品牌賽事和體育健身項目, 豐富旅遊體驗;另一方面佈局建設體育旅遊景區景點, 設計體育旅遊精品線路, 通過體育旅遊景點與經典景區串線, 增加線路的吸引力。

在萬盛經開區, “體旅融合”有基礎、有條件。 記者瞭解到, 除了自然旅遊資源豐富, 萬盛經開區的體育基因更是深厚。 這裡不僅是中國羽毛球之鄉,

還是國家羽毛球高水準體育後備人才基地、中國定向運動訓練基地和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 已經先後向國家培養輸送了30多名知名羽毛球教練和運動員。

把體育賽事打造成旅遊產品是萬盛經開區推進“體旅融合”的新路徑。 以連續舉辦2年的“黑山谷杯”國際羽毛球挑戰賽為例, 該賽事以旅遊景區冠名, 採取周賽、復活賽、年度總決賽的形式, 不僅吸引了國內外400多支球隊近萬名運動員前來參賽, 也吸引了各地遊客來觀賽、旅遊。

“截至目前, 萬盛經開區已經成功舉辦了40多場次的世界及國家級體育賽事。 ”楊學明說, 對萬盛經開區而言, 品牌賽事的持續舉辦可謂“一舉多得”, 既為城市轉型注入健康活力,

塑造了城市精神, 也促進了文化交流融合, 同時還有效帶動了區域旅遊經濟的繁榮。

萬盛經開區還不遺餘力地在城市建設中融入體育元素和旅遊元素。 孝子河畔, 占地2萬平方米的羽毛球運動主題公園已經成為萬盛人運動健身和旅遊休閒的絕佳去處。 能在如此寸土寸金的地段“舍”出這麼大空間建設體育公園並免費開放, 市民們紛紛豎起大拇指。 如今, 在萬盛, 像羽毛球運動主題公園這樣的城區公園一共有30個, 全區體育健身設施覆蓋率達到72.4%。

值得一提的是, 隨著“體旅融合”的深入推進, 萬盛經開區的體育產業也呈現出蓬勃的發展活力。 位於萬盛西城大道的體育產業眾創空間內, 目前已經集聚了23家體育產業鏈上的創業公司,

涵蓋賽事組織、體育培訓、體育健身器材生產等多個領域。 此外, 萬盛還成立了體育產業研究院, 結合實際開展體育旅遊規律研究和產品研發, 為體育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 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