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被史學家遺忘的開國皇帝,率哀兵打敗10萬宋軍,憑200親兵建國

耶律大石

他的姓名已成為西遼的象徵, 在他去世數十年後, 西域、南宋和金朝仍徑以大石指稱西遼。 耶律大石在艱難的條件下,

率眾西征, 在中亞創建了另一個疆域遼闊的多民族的新王朝。 他總結遼朝興衰的教訓, 吸收當地民族的統治經驗, 制定了西遼基本制度和政策, 推動了中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 促進了這一地區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和融合, 以致西遼被蒙古消滅以後, 成吉思汗的謀臣耶律楚材仍稱讚大石"頗尚文教, 西域人至今思之"。 大石在遼史上應該佔有與阿保機那樣的地位, 以前的史學家對他強調得實在不夠。

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 字重德, 契丹族, 西遼德宗,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八世孫。 通曉契丹、漢文字, 擅長騎射, 中亞史書中記為大石林牙, 為西遼的創立者。 1115年中進士, 提升為翰林應奉, 不久升任承旨。 遼以翰林為林牙, 所以稱之大石林牙。 歷任泰、祥二州刺史, 遼興軍節度使。

1122年, 金兵大舉南侵, 攻克中京, 天祚帝不敢留守, 西逃入雲中。 時大石等留守南京, 遭到金、宋夾攻。 為了安定人心, 堅持抵抗, 大石擁立耶律淳即位, 稱天錫皇帝, 後世稱北遼。 耶律淳任命大石為軍事統帥, 負責守衛。

大石分析當時形勢,

決定向金稱臣, 同北宋結好。 但是, 北宋君臣認為這是奪回燕雲十六州的好機會, 出兵二十萬攻打南京。 大石率軍迎戰, 敗宋軍于白溝河, 不久耶律淳病死, 其妻蕭德妃攝政, 宋兵複來攻, 奇襲南京城, 在巷戰中遼軍再次取勝, 使得兵心複振。

大石

其軍事才能歷來為人稱道, 他堅持"養兵待時", 雖然屢遭失敗, 但均能善於把握時機, 隨敗隨起。 先率一城哀兵破十萬宋軍於燕京, 後領數百鐵騎開萬里國土於中亞, 將耶律氏的國祚又綿延了近百年。

安定後方之後, 大石決定東征金朝, 希望複國。 1134年夏, 大石指派手下大將蕭斡裡剌率軍七萬出征, 因牛馬多死被迫撤回。 大石也徹底將擴張重心轉向西方伊斯蘭世界。

局勢圖

1137年, 大石率軍侵入西黑汗國, 在忽氈擊潰了敵軍主力。 西喀喇汗國遂向其宗主國塞爾柱突厥帝國求援。 塞爾柱突厥蘇丹桑伽號召伊斯蘭世界對西遼的異教徒發動聖戰, 集合了呼羅珊、加茲尼等國的士兵約十余萬, 於1141年7月, 與大石在撒馬兒罕附近的卡特萬決戰。 決戰結果, 穆斯林聯軍慘敗, 桑迦僅以身免。

大石率軍一直追擊至起兒漫。 此戰之後, 塞爾柱突厥的勢力退出中亞, 原屬國西喀喇汗國和花剌子模均歸屬西遼。 西遼成為中亞霸主。 1134年二月五日即位西遼皇帝, 1143年這位英雄去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