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致敬,新時代的勞動者

王俊堂:勇於攻堅的技術大拿

本報記者 王 沛

王俊堂是山東華源萊動內燃機有限公司裝備項目組組長。 1995年, 他以煙臺市高級技校畢業生第一名的成績被萊動技術中心試驗室錄取, 經過20多年的深耕, 他實現了我國多項內燃機技術突破。 從普通鉗工起步, 夜深人靜時, 偌大的車間裡常有他一個人反復練習操作、鑽研技術難題的身影。

“技術就是助推企業騰飛發展的‘主引擎’,

工匠就是為了攻關複雜專案而存在。 ”從入廠開始, 每每分配任務, 他都主動請纓難度係數高、複雜程度高、品質要求高的“三高”專案。

2006年3月, 公司專門成立攻關組, 要在車用發動機方向實現轉型升級, 王俊堂帶領團隊成員不僅找到了最佳技術方案, 而且整整縮短了1個月的工期, 填補了該機型的市場空白, 排放標準國內領先。 目前該機型已生產2.8萬台, 創造價值3.64億元。 2017年, 王俊堂帶領團隊, 短短4個月便研製出4DS6大蒜收穫機, 成為國內首款大蒜自動收穫機, 工作效率是人工的20倍, 每畝可節約收穫費用200多元。

2012年, 王俊堂成立工作室, 目前工作室已有14人成長為高級技師, 12人次獲得煙臺市首席技師、山東省首席技師等榮譽, 工作室也獲得“山東省勞模創新工作室”稱號。

林 鳴:把走鋼絲工程幹漂亮

本報記者 李 剛

港珠澳大橋是橋、島、隧一體化的世界級交通集群工程, 6.7公里長的海底隧道是這項超級工程關鍵節點, 但此類島隧工程對於中國大部分工程師而言是一個未知領域。 作為中國交建總工程師的林鳴臨危受命, 擔當島隧工程項目總經理、總工程師, 率領數千建設大軍奔赴伶仃洋。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綜合難度世界第一, 但施工核心技術一直掌握在幾家外國公司手裡。 “就是要用中國人自己的勇氣, 去攻克世界級難題。 ”林鳴下定決心, 但團隊掌握的全部建設經驗資料, 只有1張3年前在網上公開發表的沉管隧道產品宣傳單頁。 林鳴和他的團隊歷經無數次天馬行空的頭腦風暴與腳踏實地的研究,

過程充滿艱難與曲折。

施工中, 每次沉管安裝, 團隊要從桂山島預製工廠把重達8萬噸的“大傢伙”運到施工地點精准沉放, 並與前面的沉管精准對接。 這是一個“走鋼絲工程”, 林鳴說, 他們在走世界上最長、行走難度最大的“鋼絲”, 專案施工前後需要經過幾百道工序, 每一道工序都要做到零品質隱患。 沉降幅度是海底沉管隧道穩定性的重要考量指標, 世界同類工程沉降一般在15至25釐米。 而港珠澳大橋海底沉管隧道整體沉降不超過5釐米, 在中國深海創造了一項世界紀錄。

孫 麗:世界第一吊的總設計

本報記者 姚雪青

底盤有兩個籃球場大, 一次能吊起相當於2000輛家用汽車的重量——這就是被稱為“世界第一吊”的徐工XGC88000履帶起重機。

這個龐然大物的總設計師, 是一位身材纖瘦的女工程師孫麗。 在徐工集團技術研發崗位上工作的20多年裡, 她相繼完成了35噸至4000噸級全系列履帶式起重機的設計研發, 讓中國的大噸位履帶起重機實現了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的跨越。

2009年底的一天, 4000噸履帶起重機徐工XGC88000的研發任務擺到了孫麗面前。 當時, 2000噸以上的大型履帶起重機全部依賴進口。

一切只能從頭摸索。 孫麗回憶說, 實在沒有思路, 乾脆跳出行業去研究橋樑和建築, 結果發現, 那些拉索式大橋橋塔的受力模式和履帶起重機的受力模式相似, 漸漸就找到了方向。 而在此時, 用戶又提出了“一車兩用”的新要求, 要讓4000噸履帶起重機通過變形組合, 組裝出一台2000噸級履帶起重機使用。這又是國際上尚未突破的技術瓶頸。為此她和團隊開始研究施工工法,對每個部件都反復討論和優化,重配方案做了7種,臂架形式超過了10種,終於攻克難題。2013年,在山東煙臺萬華工業園,“世界第一吊”首吊成功,創下3項國際首創技術及6項國際領先技術,擁有80多項國家專利。

李 傑:井下設備的神醫華佗

本報記者 劉鑫焱

“PLC程式設計”“變頻拔輪器”“轉載溜單軌吊改進吊掛裝置”……一說到自己的專業技術,李傑就開始打開了話匣子。他是山西陽煤集團三礦機電動力部綜采維修電工高級技師,20年來,提出合理化建議186條,被採納116條,被工人們稱為“治療”井下設備的礦山“華佗”。

1997年,李傑畢業到三礦二號井綜采三隊當維修電工,經過十幾年堅持不懈的學習,取得高級技師職稱。2008年至2011年連續4年獲得陽煤集團優秀高技能人才光榮稱號。

一次,煤礦首次使用端頭架,原廠固定裝置和實際生產條件不配套,電纜經常被擠破。李傑提出“端頭架電纜固定裝置的改造”“生產溜機頭的電纜固定裝置”等合理化建議,並制出圖紙,改裝固定裝置,有效地保護了電纜線路,減少了電纜擠破現象,避免了因更換電纜造成的成本浪費,節約電纜成本360余萬元。

現在,李傑是電機維修的技術“大拿”,名聲在外,有啥不好解決的技術問題,大家都喜歡找他幫忙。不僅如此,隨著陽煤集團三礦高標準現代化礦井建設的升級,一批新設備投入使用,李傑利用自己的工作室踐行“傳幫帶”,培養出一批在綜采維修電工等設備設施維護方面的優秀技術人員,為企業安全高效生產發揮了重要作用。

馮世毅:精於鋼板上飛針走線

本報記者 鄭少忠 謝振華

馮世毅是哈爾濱第一機械集團車輛事業部車體分廠的一名電焊工。1992年以來,他紮根焊接一線,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練就出高強度特種材料的單面焊雙面成型、高強度薄板焊接變形矯正等“絕活”,逐漸成長為中國兵器焊接大工匠。

焊接,是用焊槍在鋼板上“飛針走線”。“國之利器,每道工序,都來不得絲毫的馬虎。”20多年鑽研,馮世毅琢磨出“六字訣”:手穩、心靜、眼准。剛工作那會兒,手總不自覺微微顫抖。不服輸的馮世毅,想出倆土招,有空就練:一是平端板凳紮馬步;二是手拿鐵絲練準頭。

吃得了“苦”,創得了“新”。研製在水面上運輸車輛的自行履帶式舟橋車,甲板最薄處僅為1.5毫米,必須攻克薄板焊接變形這一世界性難題。馮世毅帶領大夥迎難而上,夜以繼日,經過無數次的嘗試,終於攻克難關,技術國內領先。

在實踐中幹、在理論中悟。近年來,馮世毅先後多次完成國家級科研項目、國慶閱兵項目、國家專項項目等生產試製任務,發表了多篇理論文章,成功申請4項國家專利。

“中國兵器關鍵技能帶頭人”“黑龍江省勞動模範”“全國技術能手”……榮譽接踵而至,馮世毅依舊保持初心:“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軍工人,幹好活是我的本分。”

梁慶蓮:不服輸的割膠神刀手

本報記者 黃曉慧

在海南農墾,一提起膠工梁慶蓮,人們就會說是那個割膠“神刀手”。不僅因為她多次在省級、國家級的割膠比賽中奪魁,她吃苦耐勞的精神和頑強意志,也是出了名的。

割膠25年,梁慶蓮手上卻沒老繭。她說:“使的是巧勁,輕巧持刀,不偏不倚,下刀講究,用對了氣力,就不容易長繭。”

1993年,20歲的廣西妹子梁慶蓮來到位於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的國營山榮農場,當了一名割膠工人。從未見過橡膠樹的她,以為割膠就像在老家割取松香一樣容易:“把樹皮切開,膠水就會流淌出來。”等拿起膠刀時,她才發現有勁無處使,一不留神就割傷了膠樹,當月被定為級外膠工。

看到老膠工割膠得心應手,她既欽佩又愧疚,下決心要掌握這門手藝。每天她跟在老膠工身後,反復觀摩。割完分內的橡膠樹,別人回家了,梁慶蓮繼續留在升起霧氣的橡膠林裡,在被淘汰的殘樁樹上一遍遍地練刀。

“每棵橡膠樹都有特點,想每一刀都精准,必須耐心、細心。”梁慶蓮說,產膠乳的水囊皮層只有指甲蓋那麼薄,稍有不慎,刀口處不僅長不出光滑的新皮,還會長疤,影響日後的產量。有時一個清晨割800多刀,她都能刀刀精准,每株平均產量從原來的3.5公斤提高到4.5公斤。

郭玉全:獨門秘笈就是下苦功

本報記者 賀 勇

水泥行業在今天幾乎成了高耗能、高污染的代名詞。然而有一家企業,其飛灰處置工業生產線可有效解決北京市目前70%以上生活垃圾焚燒飛灰處置難題。這些成績,離不開全國勞動模範、北京金隅琉水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高級技師郭玉全。

飛灰是垃圾焚燒發電廠煙氣淨化系統收集而得的殘餘物,屬於危險廢棄物。如何處理好飛灰,被視作控制生活垃圾焚燒污染的“最後一公里”。飛灰中含有很高的鹽分,是飛灰資源化利用的一大瓶頸。郭玉全從頭開始學習基本鹽化工知識、熟悉整個制鹽工業的生產工藝,用了整整一年時間。

郭玉全還帶領團隊承擔起設備改造任務,成功突破多個技術節點。連續觀察1個多月後,他推斷設備進料口管道存在設計缺陷,帶領技術研發團隊做研究,帶著飛灰樣本三天四地考察設備廠家,自行研發設計工藝路線,組織單台漿液分離機實驗,與廠家一道進行設備改進,最終研製出一台符合飛灰處置工藝特性的漿液分離機,真正實現了飛灰的無害化、減量化與資源化處置。2017年該企業又建成飛灰處置二期工程,兩條飛灰處置線年處置飛灰7萬噸,成為北京市唯一一家實現“三化”處置飛灰的企業。郭玉全從一名技校畢業生,成長為企業的技術創新領軍人物,許多人問他有什麼獨門秘笈?郭玉全說:“哪有什麼秘笈,再高超的技術都需要積累,不下苦功夫是絕對不行的。”

楊發英:從蛛絲馬跡中找真相

李 堅 王 嫚

皮膚黝黑,戴著眼鏡,臉上總帶著柔和的笑容,但破譯起“死亡密碼”,楊發英卻十分犀利。作為重慶市銅梁區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三大隊大隊長,主檢法醫師,從警14年,她累計出勘各種案件現場2300餘次,出具法醫鑒定書1700餘份,直接間接幫助偵破案件1100餘起。

楊發英選擇這個職業,緣于高中時一部電視劇,劇中女法醫的形象深深印在她心裡。高中畢業,她果斷報考了昆明醫學院的法醫學專業。

畢業後,楊發英分配到重慶市銅梁區公安局工作。作為新人的她,總是沖在勘驗第一線,特別忙的時候,一天去五六個現場,腿都跑腫了。

2013年2月,為了找尋一處懸崖下散落的屍骨,她帶領技術民警在近90度的崖壁上攀爬搜索。屍骨找到後,她又馬不停蹄趕回實驗室檢驗鑒定,最終確定了屍體的來源、死亡性質、死亡原因等關鍵因素,讓一起殺人拋屍命案成功告破。

在常人眼裡,法醫工作與冷冰冰的屍體打交道,枯燥乏味,楊發英不這麼看。“這份工作代表光明正義,充滿溫度。”堅守這份信念,她以女性的細膩和審慎,往往在勘查中能發現一些常人不易察覺的“微量物證”,協助破獲多起疑難案件。

“我們的工作容不得一丁點兒的錯誤,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精湛的技術,從蛛絲馬跡中發現有用線索,還原真相。”說這話時,楊發英堅定而自豪。

版式設計:張芳曼

《 人民日報 》( 2018年05月01日 02 版)

(責編:周恬、張雋)

組裝出一台2000噸級履帶起重機使用。這又是國際上尚未突破的技術瓶頸。為此她和團隊開始研究施工工法,對每個部件都反復討論和優化,重配方案做了7種,臂架形式超過了10種,終於攻克難題。2013年,在山東煙臺萬華工業園,“世界第一吊”首吊成功,創下3項國際首創技術及6項國際領先技術,擁有80多項國家專利。

李 傑:井下設備的神醫華佗

本報記者 劉鑫焱

“PLC程式設計”“變頻拔輪器”“轉載溜單軌吊改進吊掛裝置”……一說到自己的專業技術,李傑就開始打開了話匣子。他是山西陽煤集團三礦機電動力部綜采維修電工高級技師,20年來,提出合理化建議186條,被採納116條,被工人們稱為“治療”井下設備的礦山“華佗”。

1997年,李傑畢業到三礦二號井綜采三隊當維修電工,經過十幾年堅持不懈的學習,取得高級技師職稱。2008年至2011年連續4年獲得陽煤集團優秀高技能人才光榮稱號。

一次,煤礦首次使用端頭架,原廠固定裝置和實際生產條件不配套,電纜經常被擠破。李傑提出“端頭架電纜固定裝置的改造”“生產溜機頭的電纜固定裝置”等合理化建議,並制出圖紙,改裝固定裝置,有效地保護了電纜線路,減少了電纜擠破現象,避免了因更換電纜造成的成本浪費,節約電纜成本360余萬元。

現在,李傑是電機維修的技術“大拿”,名聲在外,有啥不好解決的技術問題,大家都喜歡找他幫忙。不僅如此,隨著陽煤集團三礦高標準現代化礦井建設的升級,一批新設備投入使用,李傑利用自己的工作室踐行“傳幫帶”,培養出一批在綜采維修電工等設備設施維護方面的優秀技術人員,為企業安全高效生產發揮了重要作用。

馮世毅:精於鋼板上飛針走線

本報記者 鄭少忠 謝振華

馮世毅是哈爾濱第一機械集團車輛事業部車體分廠的一名電焊工。1992年以來,他紮根焊接一線,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練就出高強度特種材料的單面焊雙面成型、高強度薄板焊接變形矯正等“絕活”,逐漸成長為中國兵器焊接大工匠。

焊接,是用焊槍在鋼板上“飛針走線”。“國之利器,每道工序,都來不得絲毫的馬虎。”20多年鑽研,馮世毅琢磨出“六字訣”:手穩、心靜、眼准。剛工作那會兒,手總不自覺微微顫抖。不服輸的馮世毅,想出倆土招,有空就練:一是平端板凳紮馬步;二是手拿鐵絲練準頭。

吃得了“苦”,創得了“新”。研製在水面上運輸車輛的自行履帶式舟橋車,甲板最薄處僅為1.5毫米,必須攻克薄板焊接變形這一世界性難題。馮世毅帶領大夥迎難而上,夜以繼日,經過無數次的嘗試,終於攻克難關,技術國內領先。

在實踐中幹、在理論中悟。近年來,馮世毅先後多次完成國家級科研項目、國慶閱兵項目、國家專項項目等生產試製任務,發表了多篇理論文章,成功申請4項國家專利。

“中國兵器關鍵技能帶頭人”“黑龍江省勞動模範”“全國技術能手”……榮譽接踵而至,馮世毅依舊保持初心:“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軍工人,幹好活是我的本分。”

梁慶蓮:不服輸的割膠神刀手

本報記者 黃曉慧

在海南農墾,一提起膠工梁慶蓮,人們就會說是那個割膠“神刀手”。不僅因為她多次在省級、國家級的割膠比賽中奪魁,她吃苦耐勞的精神和頑強意志,也是出了名的。

割膠25年,梁慶蓮手上卻沒老繭。她說:“使的是巧勁,輕巧持刀,不偏不倚,下刀講究,用對了氣力,就不容易長繭。”

1993年,20歲的廣西妹子梁慶蓮來到位於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的國營山榮農場,當了一名割膠工人。從未見過橡膠樹的她,以為割膠就像在老家割取松香一樣容易:“把樹皮切開,膠水就會流淌出來。”等拿起膠刀時,她才發現有勁無處使,一不留神就割傷了膠樹,當月被定為級外膠工。

看到老膠工割膠得心應手,她既欽佩又愧疚,下決心要掌握這門手藝。每天她跟在老膠工身後,反復觀摩。割完分內的橡膠樹,別人回家了,梁慶蓮繼續留在升起霧氣的橡膠林裡,在被淘汰的殘樁樹上一遍遍地練刀。

“每棵橡膠樹都有特點,想每一刀都精准,必須耐心、細心。”梁慶蓮說,產膠乳的水囊皮層只有指甲蓋那麼薄,稍有不慎,刀口處不僅長不出光滑的新皮,還會長疤,影響日後的產量。有時一個清晨割800多刀,她都能刀刀精准,每株平均產量從原來的3.5公斤提高到4.5公斤。

郭玉全:獨門秘笈就是下苦功

本報記者 賀 勇

水泥行業在今天幾乎成了高耗能、高污染的代名詞。然而有一家企業,其飛灰處置工業生產線可有效解決北京市目前70%以上生活垃圾焚燒飛灰處置難題。這些成績,離不開全國勞動模範、北京金隅琉水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高級技師郭玉全。

飛灰是垃圾焚燒發電廠煙氣淨化系統收集而得的殘餘物,屬於危險廢棄物。如何處理好飛灰,被視作控制生活垃圾焚燒污染的“最後一公里”。飛灰中含有很高的鹽分,是飛灰資源化利用的一大瓶頸。郭玉全從頭開始學習基本鹽化工知識、熟悉整個制鹽工業的生產工藝,用了整整一年時間。

郭玉全還帶領團隊承擔起設備改造任務,成功突破多個技術節點。連續觀察1個多月後,他推斷設備進料口管道存在設計缺陷,帶領技術研發團隊做研究,帶著飛灰樣本三天四地考察設備廠家,自行研發設計工藝路線,組織單台漿液分離機實驗,與廠家一道進行設備改進,最終研製出一台符合飛灰處置工藝特性的漿液分離機,真正實現了飛灰的無害化、減量化與資源化處置。2017年該企業又建成飛灰處置二期工程,兩條飛灰處置線年處置飛灰7萬噸,成為北京市唯一一家實現“三化”處置飛灰的企業。郭玉全從一名技校畢業生,成長為企業的技術創新領軍人物,許多人問他有什麼獨門秘笈?郭玉全說:“哪有什麼秘笈,再高超的技術都需要積累,不下苦功夫是絕對不行的。”

楊發英:從蛛絲馬跡中找真相

李 堅 王 嫚

皮膚黝黑,戴著眼鏡,臉上總帶著柔和的笑容,但破譯起“死亡密碼”,楊發英卻十分犀利。作為重慶市銅梁區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三大隊大隊長,主檢法醫師,從警14年,她累計出勘各種案件現場2300餘次,出具法醫鑒定書1700餘份,直接間接幫助偵破案件1100餘起。

楊發英選擇這個職業,緣于高中時一部電視劇,劇中女法醫的形象深深印在她心裡。高中畢業,她果斷報考了昆明醫學院的法醫學專業。

畢業後,楊發英分配到重慶市銅梁區公安局工作。作為新人的她,總是沖在勘驗第一線,特別忙的時候,一天去五六個現場,腿都跑腫了。

2013年2月,為了找尋一處懸崖下散落的屍骨,她帶領技術民警在近90度的崖壁上攀爬搜索。屍骨找到後,她又馬不停蹄趕回實驗室檢驗鑒定,最終確定了屍體的來源、死亡性質、死亡原因等關鍵因素,讓一起殺人拋屍命案成功告破。

在常人眼裡,法醫工作與冷冰冰的屍體打交道,枯燥乏味,楊發英不這麼看。“這份工作代表光明正義,充滿溫度。”堅守這份信念,她以女性的細膩和審慎,往往在勘查中能發現一些常人不易察覺的“微量物證”,協助破獲多起疑難案件。

“我們的工作容不得一丁點兒的錯誤,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精湛的技術,從蛛絲馬跡中發現有用線索,還原真相。”說這話時,楊發英堅定而自豪。

版式設計:張芳曼

《 人民日報 》( 2018年05月01日 02 版)

(責編:周恬、張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