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非人學園》:用美術設計打造“元氣滿滿”的二次元世界

四月不是誰的謊言, 但卻是網易新品頻發, 大招不斷的四月。

4月12日, 網易非對稱競技手遊《第五人格》全平臺公測。 同在這天, 網易另一款蓄勢已久的手遊產品也迎來了“春日祭測試”(第二輪安卓內測),

它便是二次元MOBA手遊《非人學園》。

作為一款以“二次元”和“無厘頭”為主要標籤的MOBA手游, 網易的《非人學園》與市面其他流行MOBA遊戲風格迥然不同。 也正是因此, 遊戲在去年研發消息放出時便吸引了大批媒體和玩家的關注, 其中自然以二次元玩家熱情最高, 在TapTap上預約人次超過20萬, 評分高達9.1分。

以二次元玩家為主要目標使用者的《非人學園》是從哪些方面做出與市面其他MOBA遊戲的差異化?手遊那點事將主要從人物、UI、遊戲場景等方面進行剖析, 看看《非人學園》是如何在美術設計上為這款遊戲注入生命力的。

打造二次元MOBA體驗, 先在角色設計上下功夫

從視覺角度講,

遊戲角色的立繪和建模無疑是最直觀吸引用戶的兩個要素。

《非人學園》中的角色立繪清一色採用日系少年漫畫風, 色調明麗, 視覺張力強。 立繪風格已擺明瞭這款二次元MOBA手遊的主題基調——青春、熱血、無厘頭。

《非人學園》中的角色建模則採用了3D建模渲染2D的技術,

在營造出2D動漫視覺效果的同時, 又不失立體感。 同時2D的視覺效果也完美還原了立繪中的設計, 大到宏觀比例, 小到瞳色、眼妝等都得到了最大化還原。

左為遊戲內實際建模, 右為立繪, 瞳色、甚至武器紋路盡有還原

二次元玩家對遊戲品質, 特別是畫作、建模品質的要求很高,

同時他們對所選中遊戲的忠實度也很高。 相信《非人學園》在遊戲角色上傾注心血是值得的。

在遊戲實際對局體驗中, 雖然角色被縮小, 而且與其他MOBA手遊一樣只能以固定視角操控角色, 但2D動漫化的視覺效果依然被完整保留。 值得一提的是, 《非人學園》經過不斷的優化之後, 中端處理器設備也可以開啟高幀率和高畫質了, 對講求畫面表現的二次元玩家(尤其是學生党)來說非常友好。

遊戲截圖

《非人學園》還引用了近兩年在二次元遊戲中非常流行的角色互動方式——點擊式互動。 即玩家點擊遊戲角色身體的不同部位, 角色會做出相應的有趣反應, 並配有臺詞, 或傲嬌或中二, 屬性齊全。 這也對角色性格塑造起到了很大幫助, 而個性化的角色性格同樣是二次元用戶希望看到的一個點。

除此之外,《非人學園》中還加入了玩家DIY選項角色染色功能。玩家可以使用角色染色功能打造個性化的遊戲角色。

角色染色前後

目前遊戲尚處於內測階段,開放染色功能的角色有限,且染色選項不多。但在與網易另一款手游《永遠的7日之都》中完善的角色染色功能對比後,我們有理由相信該功能在《非人學園》中也將有更大的發揮空間,並成為一個玩家們津津樂道的熱點話題。

《永遠的7日之都》染色系統

主城功能表用心思:唯美畫風還不夠,彈幕也要燥起來!

《非人學園》遊戲主城功能表的設計與傳統手遊有很大不同。不僅充分結合了近來流行動畫的美術風格,在此基礎上還有融入自己的“學園化”創意,力求打造最符合二次元用戶審美和使用習慣的主城功能表。

美術設計方面,進入遊戲,以學園街道為背景的主城菜單便引入眼簾。背景融入了便利店、販賣機、櫻花樹等校園動漫常用元素,整體色調明麗,透著宛如新海誠動畫作品般寫實+唯美的風格。背景中的櫻花樹更是被加入了動畫渲染效果——樹枝隨風微微搖曳,而那櫻花花瓣飄落的速度,則是每秒5釐米~

頗具“新海誠式”的畫面設計(左為遊戲截圖,右為“秒五”截圖)

此外,《非人學園》摒棄了傳統手遊功能表列模組化的設計,而是將功能入口與介面場景進行了融合——公告欄、排位賽、匹配賽的入口以車身廣告的形式在介面右側的通勤車上“展示”出來,郵件功能則直接被設計成了一個擬人化的郵箱,放置在背景畫中。其他功能入口則以小圖示的形式均勻排列在介面左側和下側,不影響背景構圖,最大程度保留了主介面動漫畫面般的視覺效果和美感。

主城菜單中二次元味道最足的創意當屬“彈幕聊天”。在《非人學園》中玩家可以選擇開啟彈幕,將世界聊天的內容以彈幕的形式在整個螢幕上呈現出來。在色彩豐富、模組不拘一格的主介面中,飄過的彈幕並不會使介面顯得淩亂,倒是有種在B站看番的既視感。同時通過彈幕聊天這一小小的引導,玩家隱藏的交流意願也被挖掘了出來——要知道二次元同好間的話題是說不完的。

誰說MOBA對戰一定要在峽谷森林,學園都市里一樣玩得轉

《非人學園》在競技地圖的美術設計上同樣有自己的創新。

《非人學園》地圖色調明亮,摒棄了主流MOBA遊戲以“峽谷”、“森林”等野外自然景觀作為遊戲場景的設計,而是緊貼主題,為競技地圖注入了全新的“學園風”:

傳統的河道用操場跑道代替,草叢則用氣球簇代替;用於分割地圖的牆壁、丘陵等則用書架、桌椅板凳、體育器材、卡通雕塑等代替。

傳統的野區紅藍Buff用“體育社”和“讀書社”分別代替,怪物造型相比傳統MOBA遊戲也有很大不同——較高的擬人化,並手持各種有趣道具。

遊戲中其他AI單位的設計也非常契合主題:鉛筆刀、鉛筆頭、籃球等造型的野怪齊上陣,防禦塔變成了憨態可掬的校園保安和講師,主基地則由一位元老教授坐鎮講臺,他們攻擊方式是用課本砸人。

在地圖中,隨處可見“厚德載物”、“學以致用”等校園標語。而作為一款3D遊戲,《非人學園》中部分角色的技能卻使用了純2D貼圖。譬如角色金蟬,普攻和大招都是2D貼圖。通過這一系列充滿新意的美術設計,將玩家傳統認知中畫風嚴肅的5V5競技遊戲變成了漫畫風格十足的“校園爭霸”,輕鬆有趣,同時符合二次元用戶審美。

角色金蟬2D貼圖的普通和大招

美術設計不放過細節,小“應援團”秀大腦洞

在其他細節的美術設計中,《非人學園》製作組依然腦洞大開,無所不用其極地為遊戲增加二次元元素。這其中最特別的是遊戲的“應援團”系統。

《非人學園》以“應援團”系統對應傳統MOBA遊戲中的符文或銘文系統。但與風格單調、缺少創新的銘文圖示不同,在《非人學園》的應援團系統中,“應援”圖示是擬人化的,21位應援“團長”以及數位“團員”都擁有自己的Q版立繪。

而從應援團成員的名字和外觀上,玩家也能八九不離十地猜到其對應的作用——舉著麵包的麵包妹多半是加血上限的;持劍男應該是加攻擊力無疑;持弓汪則對應物理穿透......設計細心到了骨子裡。

其實細想一下,符文或銘文的作用在於賦予角色屬性,而《非人學園》中使用“應援”這種擬人化的方式來體現屬性加成,比起冷冰冰的符文更富有人情味,甚至讓人有種“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的熱血感覺。

結語:

從這些誠意滿滿頗具風格的美術設計中,看得出來《非人學園》在二次元領域的態度,而與“無厘頭”元素的融合也為其注入了與其他二次元產品不一樣的生命力。製作精良、歡快又熱血的《非人學園》能否攪動沉寂多時的二次元手遊市場?讓我們拭目以待!

除此之外,《非人學園》中還加入了玩家DIY選項角色染色功能。玩家可以使用角色染色功能打造個性化的遊戲角色。

角色染色前後

目前遊戲尚處於內測階段,開放染色功能的角色有限,且染色選項不多。但在與網易另一款手游《永遠的7日之都》中完善的角色染色功能對比後,我們有理由相信該功能在《非人學園》中也將有更大的發揮空間,並成為一個玩家們津津樂道的熱點話題。

《永遠的7日之都》染色系統

主城功能表用心思:唯美畫風還不夠,彈幕也要燥起來!

《非人學園》遊戲主城功能表的設計與傳統手遊有很大不同。不僅充分結合了近來流行動畫的美術風格,在此基礎上還有融入自己的“學園化”創意,力求打造最符合二次元用戶審美和使用習慣的主城功能表。

美術設計方面,進入遊戲,以學園街道為背景的主城菜單便引入眼簾。背景融入了便利店、販賣機、櫻花樹等校園動漫常用元素,整體色調明麗,透著宛如新海誠動畫作品般寫實+唯美的風格。背景中的櫻花樹更是被加入了動畫渲染效果——樹枝隨風微微搖曳,而那櫻花花瓣飄落的速度,則是每秒5釐米~

頗具“新海誠式”的畫面設計(左為遊戲截圖,右為“秒五”截圖)

此外,《非人學園》摒棄了傳統手遊功能表列模組化的設計,而是將功能入口與介面場景進行了融合——公告欄、排位賽、匹配賽的入口以車身廣告的形式在介面右側的通勤車上“展示”出來,郵件功能則直接被設計成了一個擬人化的郵箱,放置在背景畫中。其他功能入口則以小圖示的形式均勻排列在介面左側和下側,不影響背景構圖,最大程度保留了主介面動漫畫面般的視覺效果和美感。

主城菜單中二次元味道最足的創意當屬“彈幕聊天”。在《非人學園》中玩家可以選擇開啟彈幕,將世界聊天的內容以彈幕的形式在整個螢幕上呈現出來。在色彩豐富、模組不拘一格的主介面中,飄過的彈幕並不會使介面顯得淩亂,倒是有種在B站看番的既視感。同時通過彈幕聊天這一小小的引導,玩家隱藏的交流意願也被挖掘了出來——要知道二次元同好間的話題是說不完的。

誰說MOBA對戰一定要在峽谷森林,學園都市里一樣玩得轉

《非人學園》在競技地圖的美術設計上同樣有自己的創新。

《非人學園》地圖色調明亮,摒棄了主流MOBA遊戲以“峽谷”、“森林”等野外自然景觀作為遊戲場景的設計,而是緊貼主題,為競技地圖注入了全新的“學園風”:

傳統的河道用操場跑道代替,草叢則用氣球簇代替;用於分割地圖的牆壁、丘陵等則用書架、桌椅板凳、體育器材、卡通雕塑等代替。

傳統的野區紅藍Buff用“體育社”和“讀書社”分別代替,怪物造型相比傳統MOBA遊戲也有很大不同——較高的擬人化,並手持各種有趣道具。

遊戲中其他AI單位的設計也非常契合主題:鉛筆刀、鉛筆頭、籃球等造型的野怪齊上陣,防禦塔變成了憨態可掬的校園保安和講師,主基地則由一位元老教授坐鎮講臺,他們攻擊方式是用課本砸人。

在地圖中,隨處可見“厚德載物”、“學以致用”等校園標語。而作為一款3D遊戲,《非人學園》中部分角色的技能卻使用了純2D貼圖。譬如角色金蟬,普攻和大招都是2D貼圖。通過這一系列充滿新意的美術設計,將玩家傳統認知中畫風嚴肅的5V5競技遊戲變成了漫畫風格十足的“校園爭霸”,輕鬆有趣,同時符合二次元用戶審美。

角色金蟬2D貼圖的普通和大招

美術設計不放過細節,小“應援團”秀大腦洞

在其他細節的美術設計中,《非人學園》製作組依然腦洞大開,無所不用其極地為遊戲增加二次元元素。這其中最特別的是遊戲的“應援團”系統。

《非人學園》以“應援團”系統對應傳統MOBA遊戲中的符文或銘文系統。但與風格單調、缺少創新的銘文圖示不同,在《非人學園》的應援團系統中,“應援”圖示是擬人化的,21位應援“團長”以及數位“團員”都擁有自己的Q版立繪。

而從應援團成員的名字和外觀上,玩家也能八九不離十地猜到其對應的作用——舉著麵包的麵包妹多半是加血上限的;持劍男應該是加攻擊力無疑;持弓汪則對應物理穿透......設計細心到了骨子裡。

其實細想一下,符文或銘文的作用在於賦予角色屬性,而《非人學園》中使用“應援”這種擬人化的方式來體現屬性加成,比起冷冰冰的符文更富有人情味,甚至讓人有種“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的熱血感覺。

結語:

從這些誠意滿滿頗具風格的美術設計中,看得出來《非人學園》在二次元領域的態度,而與“無厘頭”元素的融合也為其注入了與其他二次元產品不一樣的生命力。製作精良、歡快又熱血的《非人學園》能否攪動沉寂多時的二次元手遊市場?讓我們拭目以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