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的畫看不懂?別煩惱,看完這個家長就明白了

在藝術作品中, 最富有意義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個性。 ——林語堂

兒童時期的繪畫作品都很獨特, 有的看起來天馬行空, 好似畢卡索的風格, 這是兒童表達情緒、情感和對事物的理解的一種方式, 它反映了兒童對周圍世界的認識程度。

很多家長沒有接受過專業的繪畫教育, 不知道自己孩子畫的好還是不好, 也不知道怎麼去欣賞。 那怎樣才能更好地評價孩子的繪畫作品呢?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考慮:

一、要瞭解兒童的繪畫創作特點

幼兒的一些作品, 在成人看起來很可笑, 但卻真實反映了孩子對事物特徵的認識。 可能幾個一樣的圈圈, 他都能說出代表的不同東西, 所以, 在評價幼兒作品時, 要依據“新、奇、稚、滿”的標準進行評價。

“新”指構思新穎, “奇”指想像奇特, “稚”指童真稚趣, “滿”指畫豐滿。 在幼兒自我意識剛萌芽的初期很需要得到成人的肯定,

幫助他們樹立信心, 如果否定他們的作品, 則會扼殺他們的自尊心, 成人以個人喜好和自我審美觀點主觀地評價幼兒的作品, 則會誤導幼兒思維創作的方向。 如果還是有不懂的可以諮詢趣迷@貓貓老師 微信:xingqumi

二、瞭解兒童繪畫的心理

對於低齡幼兒,

由於年齡特點, 他們在繪畫時總喜歡邊畫邊想, 會隨著筆下的變化而不斷改變自己的想法。 可能剛才畫了一棵松樹沒畫好, 於是塗鴉畫成了枝繁葉茂的榕樹。 做為父母應接受幼兒這種隨意性, 不要一味地追求、求真, 而要肯定他們這種想像力、創造力萌發的積極性, 逐漸幫助幼兒在觀察、感知的基礎上慢慢建立起較為穩定的構思。

三、評價兒童作品的標準

現在大多數家長、老師都把模仿作為評價幼兒美術作品的標準。 “像”就是優秀作品;“不像”就認為是水準不高, 這些都阻礙了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抑制了幼兒的積極性, 創造性。

所以, 評價幼兒作品首先應當從理解幼兒的角度出發, 聽他們講出自己畫中的故事,

借孩子的眼睛去看作品, 不要用“像”與“不像”, “對”與“錯”來評價孩子的作品, 更不要用專業眼光或教師主觀的眼光去評價這些特殊的作品, 評價是一種導向, 肯定幼兒作品, 有利於樹立孩子的成就感, 從而激發他們再創作的信心。

四、要以鼓勵為主來評價幼兒的作品

以鼓勵為主是評價繪畫成績, 幫助幼兒樹立和增強自信心, 實現自我價值, 加強學習自覺性、主動性和進一步鞏固興趣的有效措施。 父母要有愛心和細心, 應該經常用鼓勵的話語:“你畫的真不錯”、“真好”來肯定幼兒的成果。

曾經有一個老師教幼兒畫太陽時, 有個孩子畫了一個綠太陽, 老師一見就想說:“世上哪有綠色的太陽?”可又一想, 還是聽聽孩子的話吧!他說:“我的媽媽天天在地裡幹活, 讓火辣辣的太陽都曬黑了, 而且滿頭大汗, 我就想讓太陽變成綠色的, 給媽媽一片綠蔭, 媽媽就不會熱了。 ”多美好的願望呀!多大膽的想力呀!如果父母不分清紅皂白去說:“哪能有綠色的太陽。 ”那麼結果就是幼兒失去了想像的翅膀。 失去了創造的空間,所以適應的鼓勵是培養幼兒自信心,增強想像力的重要方式。

五、給孩子一個交流的平臺

評價幼兒的美術作品是一個提高幼兒審美能力、集思廣益的過程,要讓幼兒也參與進來,積極的發表看法。每一次畫完可把幼兒的作品一張一張貼出來,和幼兒一起審視、交流,讓孩子介紹自己是怎樣想和怎樣畫的。

孩子經過審視、觀察,他心裡會明白顏色搭的好與壞,構思要有主次,畫想要新鮮有趣,自己的畫有哪些不足……通過品評,幼兒的自信、自強、自愛逐步增長,他們的創造性會更強,畫面更有動力。

幼兒畫是一顆純真童心的自然流露與展現,是孩子們對外部世界的感應、觸摸和探索。“稚到拙時亦為美”,家長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繪畫作品,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如果一開始就束縛了孩子的想像力,可能藝術就變成了應試教育。

失去了創造的空間,所以適應的鼓勵是培養幼兒自信心,增強想像力的重要方式。

五、給孩子一個交流的平臺

評價幼兒的美術作品是一個提高幼兒審美能力、集思廣益的過程,要讓幼兒也參與進來,積極的發表看法。每一次畫完可把幼兒的作品一張一張貼出來,和幼兒一起審視、交流,讓孩子介紹自己是怎樣想和怎樣畫的。

孩子經過審視、觀察,他心裡會明白顏色搭的好與壞,構思要有主次,畫想要新鮮有趣,自己的畫有哪些不足……通過品評,幼兒的自信、自強、自愛逐步增長,他們的創造性會更強,畫面更有動力。

幼兒畫是一顆純真童心的自然流露與展現,是孩子們對外部世界的感應、觸摸和探索。“稚到拙時亦為美”,家長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繪畫作品,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如果一開始就束縛了孩子的想像力,可能藝術就變成了應試教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