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加拿大選舉那些事兒:誰說只有公民才能參加?

加拿大地圖(圖片來自澎湃新聞)

今年是安大略省的選舉年, 6月份省選, 10月份市選。 經常有人把這些選舉稱為“大選”, 什麼安省大選、多倫多大選。

準確地告訴你, “大選”指的是加拿大聯邦選舉, 選的是總理, 省市選舉其實都不能叫“大選”。

每到選舉季, 就有社區人士呼籲華人一定要出來投票, 只有參政議政, 才能提高移民在這個新的國家的參與度, 才能提高華裔的社會地位。 然而, 在華社經常能聽到關心選舉的市民卻搞混三級政府議員和職責的事, 看來有必要跟大家普及一下加拿大的基本知政治常識, 下一步才知道自己究竟要怎樣才能參與到這個移民國家的政治體系中。

加拿大的三級政府職權

加拿大政府分三級:管外交軍事貨幣的聯邦政府, 管教育基建的省政府, 還有管掃雪植樹的市政府。 雖然三級政府的職能遠不止這些, 但是在移民考公民的時候,

多項選擇題就是以這些做標準答案的。

加拿大的聯邦政府, 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國家級、中央一級的政府;接下來有省政府, 再往下還有市一級政府。 有些人口少的小城市帶, 還會出現幾個城市聯合起來的地區(region), 地區有代表各市的議員, 但沒有區政府, 有沒有區長;地區有教育局、警察局等, 隸屬於這個區域的城市就沒有相同的機構, 這主要是為了便於管理, 否則每個小城市都要自設這些政府機構的話, 納稅人的口袋吃不消。 所以, 這個所謂的“地區”職能算市一級的。

加拿大三級政府的分工靠政府職責, 聯邦政府在渥太華, 安省政府在多倫多, 各市政府肯定在各市了。

很多人會以為聯邦政府權力大, 可以管轄省市政府。

錯, 加拿大是民主選舉制度, 政府是選上來的, 自下而上, 只有為選民服務的政府, 沒有自上而下的管理。 想官大一級壓死人, 在加拿大是不存在的。

加拿大的黨派和議席

加拿大主要有四個黨派, 目前聯邦和安省執政的都是自由黨, 官方反對黨是進步保守黨, 另外兩個在野黨是新民主黨和綠黨, 其他省份還有不同的在野黨, 比如魁北克就有魁北克人黨, 這是個省級組織, 聯邦沒有。

什麼是官方反對黨?這通常是由除執政黨外最大的黨派擔任的。 其職責是監察政府, 其國會議員會組成“影子內閣”, 派“評論員”來監察內閣各部門的工作。 官方反對黨領袖會得到的等同內閣成員的對待。 在議會內, 當政府的演說完畢後,

官方反對黨領袖享有反駁的優先權。

一提民主選舉, 中國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美國的選舉制度, 大家選一個國家元首出來。 加拿大不是這樣的, 它承接了英國的議會制度。 加拿大聯邦選舉共有338個選區, 也就是說眾議院有338個席位。 每個選區選出自己的議員, 獲得席位最多的黨就是執政黨, 這個党的黨魁就是加拿大的總理。 跟中國人想像的不一樣的是, 執政黨的議席未必過半數, 也可能各黨議席分割平分秋色, 某黨略勝。 如果執政黨的議席超過一半, 就叫多數黨政府, 不到一半, 就叫少數黨政府。 少數黨政府意味著執政黨想在議會中通過一項法案或決策要獲得更多反對黨的支持。 目前加拿大聯邦政府和安省政府都是自由黨多數黨政府,

這就意味著, 任何政策只要他們黨內達成共識, 很容易在國會開會的時候表決通過。

338個席位, 指的是眾議院, 也叫下議院, 加拿大還有個參議院。 參議院, 也叫國會上議院, 共105席, 名額按各省人口比例和歷史慣例分配。 參議員由總理提名, 總督任命。 目前有兩位華裔參議員, 一個是安省的鬍子修, 另一個是英屬哥倫比亞省的胡元豹。

剛才提到內閣, 那內閣又是什麼?內閣是由執政黨領袖, 也就是總理在本党議員中欽點的。 雖然做了部長, 卻並沒有什麼部長級待遇, 也別指望幹好了再提拔。 雖說是服務人民的, 其實更是總理的親信, 總理要靠這些人把政府工作推行下去。 同理, 各省執政黨的黨魁自然而然成為省長, 省長也要組內閣,按照中國人的習慣,我們把省內各部門負責人稱為廳長,這純屬翻譯習慣。

總督是加拿大名義上的國家元首

加拿大大選的時候雖然選的是總理,總理也是加拿大實際上的政府負責人,卻不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加拿大的國家元首是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加拿大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從前是英國殖民地,現為英聯邦成員之一,所以加拿大公民是要效忠女王的。由於女王長期居住于英國,只好由總督代替女王在加拿大履行禮儀職務,而各省督在各省代表君主。也就是說,加拿大的元首是女王,而總督是女王在加拿大的代表,總理不過是加拿大的政府長。很多中國人點想不通,一個現代化的民主國家,卻還是君主立憲的政制,一個沒有加拿大國籍的女王,卻要所有加拿大人為之效忠。當新移民入籍宣誓的時候,宣誓詞裡也會有效忠女王這樣的字眼。

代表女王行使職權的,在聯邦叫總督,在各省叫省督。加拿大歷史上,有一位華裔女性總督,伍冰枝。伍冰枝經當時總理克利斯蒂安推薦、加拿大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委任後,於1999年10月7日宣誓上任,成為加拿大第26任總督。她是加拿大歷史上第二位女性、第一位非白人和第一位沒有政治或軍事背景的總督。此外加拿大歷史上還有三位華裔省督,分別是英屬哥倫比亞省的林思齊,他也是第一位亞裔省督;阿爾伯達省的林佐民;曼尼托巴省的李紹麟。

如何在加拿大報名參選?

加拿大聯邦選舉和省選是黨與黨之間的競爭,市選不是。

在加拿大,想報名參加市選,成為候選人一點也不難。一位符合居住條件、18歲以上的公民,沒有犯下選舉法禁止的行為,填妥登記表格,找到兩位元提名人(有些城市需要更多提名人)、有的城市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有些城市需要交100加元押金,就具備成為候選人的基本資格了。所以有的城市候選人多達百人之巨。

候選人在被選舉為市議員之前只代表自己,他只要把自己為選區服務的宗旨和目標告訴選區的選民,讓選民投票那天選他就OK了。選上就是市議員,選不上還是普通百姓一枚,該幹啥幹啥,沒有任何特殊待遇。加拿大的很多市議員職位是兼職的,也就是說,做市議員期間,議員還可以同時做其他工作。市議員的工資也不高,根據各市規模,從年薪兩三萬加元到八九萬不等。市議員最大的好處就是根據選民的需要提出自己在城市治理方面的政見,不需要服從黨派綱領。

市選的時候並不是只選自己選區的議員。我第一次參加市選投票,打開選票嚇一跳,還要選市長,除了本區市議員還要選四個區域議員,還有教育委員。完全不瞭解候選人情況,就看候選人姓氏,華裔優先,容易念的次之。稀裡糊塗添了選票。後來當成笑話講給大家聽,有人很認真的跟我說,我也是這樣選的。還有更好笑的,跟我說每次都選自由黨,不選保守黨,因為他覺得自由二字比保守好。由此可見,新移民離真正意義上的參政議政還有一段距離呢。

任何身份的居民都可以入黨參加黨內選舉

省選和聯邦大選就不同了,候選人必須先入黨成為黨員,至於入哪個黨,要看哪個黨的綱領和自己的從政理想相一致。要想成為該黨在選區的候選人,就要先在黨內選舉中勝出才可以。黨內選舉意味著只有黨員才有資格參加。不要被我們過往的經驗主義左右你的世界觀。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只要你年滿14歲,無論是留學、探親、旅遊或移民身份,都可以網上添報名表,交十元錢的入黨費,就成為該党黨員。一年後不續繳黨費就算自動脫黨。居住在某一選區的黨員才有資格參加這一選區的黨內選舉,所以有的華裔候選人拉留學生做生力軍,有的以探親老人為主力,想方設法增加自己黨內選舉的票數,只有黨內選舉獲勝,才可以代表該党與其他黨派PK,爭取議員席位。

瞭解了加拿大黨內選舉過程的那一刻,我有那麼一絲困惑,很多連黨名字都沒搞清楚更甭說政黨綱要了的留學生和探親老人,稀裡糊塗的就“被”成了黨員。有的老人在投票選舉的時候還要帶張字條,上面是候選人的英文名字,到時候好在選票上選擇正確的名字打勾,不要費好大勁選錯了人。

這種“資本主義民主”還真是打開我的眼界呢!

成了党候選人之後,這時候就是團體作戰了。為了贏取該選區,該黨會提供給候選人各種資源和幫助。但是選票是實實在在的,還要選民去投,候選人先得讓人認識,至少會念他的名字吧。所以,有的把照片名字印在牌子上,插在社區裡,好多新移民會誤把他們當成地產經紀。選舉季來臨的時候,各種各樣的被選舉人牌子出現在街頭,這也是最好的瞭解各族裔參政狀況的視窗。目前聯邦眾議員有七位華人,其中四位在安省;安省華裔省議員有三個,期中還有一位是省長內閣成員。

當然,真正三級選舉的時候,只有公民才有資格投票。就算是公民也不是都瞭解選舉過程。有的人嫌麻煩,有的人時間不合適,有的人對政治不感興趣,不參加選舉投票的人有各種理由。結果做了加拿大公民多年卻從來沒去投過票,甚至還有人認為在加拿大對省府不滿意的地方,聯邦政府會越級解決,活生生的政盲。

投票並非一定要填上候選人的名字

參政議政有很多種方法,並不是非要去競選政府官員和議員才叫參政議政,只要積極地去投票就表示一種政治上的覺醒,就是一種政治上的行動。不管支持哪個人或贊成哪個政綱,只要去投下神聖的一票,華人社區整體的政治地位就因此而提高了一分。當然也並不是一定要在選票上寫下誰都名字,有的人說我哪個政黨也不喜歡,或者說,我們選區的幾個候選人我都不支持,那也不要緊,只要到投票站登記了自己的名字,那怕選票為空,也表明作為一個公民已經行使了權利。選舉局在統計選票的時候也會由此瞭解到華裔人士投票的比例,一個積極參與投票的族群,任何政黨和候選人都不敢隨意輕視的。

這些年華人社區參政熱情高漲,但是相比印度等南亞裔,不論是投票率還是成功率都高過華人。在上屆聯邦大選中,22位南亞裔人士當選國會議員,在國會中占6.5%的席位,超過南亞裔在總人口中的4.8%的比例;而華裔只有7人當選國會議員,在國會中占1.8%的議席,遠未達到華裔在人口中的4%的比例。

為何南亞裔取得如此令人矚目的參政成果?南亞裔的高投票率及高當選人數,和南亞裔人士對加拿大及本族裔文化認同感高度相關。據加拿大統計局統計數字,2002年,88%的南亞裔人士認為自己對加拿大有很強的歸屬感;同時,67%的南亞裔人士對自己的族裔或文化群體有很強的歸屬感。

而很多華人還抱著不問政事,過著自己居家小日子幸福生活的態度。安大略的省選6月份即將舉行,想要一個什麼樣的生活,取決於你把一個什麼樣的政黨選上臺,如果還不知道這些政黨的政治綱領,一切從現在開始還來得及。記住,實在不行,到投票站投空白票也是“資本主義民主”的又一特色。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省長也要組內閣,按照中國人的習慣,我們把省內各部門負責人稱為廳長,這純屬翻譯習慣。

總督是加拿大名義上的國家元首

加拿大大選的時候雖然選的是總理,總理也是加拿大實際上的政府負責人,卻不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加拿大的國家元首是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加拿大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從前是英國殖民地,現為英聯邦成員之一,所以加拿大公民是要效忠女王的。由於女王長期居住于英國,只好由總督代替女王在加拿大履行禮儀職務,而各省督在各省代表君主。也就是說,加拿大的元首是女王,而總督是女王在加拿大的代表,總理不過是加拿大的政府長。很多中國人點想不通,一個現代化的民主國家,卻還是君主立憲的政制,一個沒有加拿大國籍的女王,卻要所有加拿大人為之效忠。當新移民入籍宣誓的時候,宣誓詞裡也會有效忠女王這樣的字眼。

代表女王行使職權的,在聯邦叫總督,在各省叫省督。加拿大歷史上,有一位華裔女性總督,伍冰枝。伍冰枝經當時總理克利斯蒂安推薦、加拿大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委任後,於1999年10月7日宣誓上任,成為加拿大第26任總督。她是加拿大歷史上第二位女性、第一位非白人和第一位沒有政治或軍事背景的總督。此外加拿大歷史上還有三位華裔省督,分別是英屬哥倫比亞省的林思齊,他也是第一位亞裔省督;阿爾伯達省的林佐民;曼尼托巴省的李紹麟。

如何在加拿大報名參選?

加拿大聯邦選舉和省選是黨與黨之間的競爭,市選不是。

在加拿大,想報名參加市選,成為候選人一點也不難。一位符合居住條件、18歲以上的公民,沒有犯下選舉法禁止的行為,填妥登記表格,找到兩位元提名人(有些城市需要更多提名人)、有的城市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有些城市需要交100加元押金,就具備成為候選人的基本資格了。所以有的城市候選人多達百人之巨。

候選人在被選舉為市議員之前只代表自己,他只要把自己為選區服務的宗旨和目標告訴選區的選民,讓選民投票那天選他就OK了。選上就是市議員,選不上還是普通百姓一枚,該幹啥幹啥,沒有任何特殊待遇。加拿大的很多市議員職位是兼職的,也就是說,做市議員期間,議員還可以同時做其他工作。市議員的工資也不高,根據各市規模,從年薪兩三萬加元到八九萬不等。市議員最大的好處就是根據選民的需要提出自己在城市治理方面的政見,不需要服從黨派綱領。

市選的時候並不是只選自己選區的議員。我第一次參加市選投票,打開選票嚇一跳,還要選市長,除了本區市議員還要選四個區域議員,還有教育委員。完全不瞭解候選人情況,就看候選人姓氏,華裔優先,容易念的次之。稀裡糊塗添了選票。後來當成笑話講給大家聽,有人很認真的跟我說,我也是這樣選的。還有更好笑的,跟我說每次都選自由黨,不選保守黨,因為他覺得自由二字比保守好。由此可見,新移民離真正意義上的參政議政還有一段距離呢。

任何身份的居民都可以入黨參加黨內選舉

省選和聯邦大選就不同了,候選人必須先入黨成為黨員,至於入哪個黨,要看哪個黨的綱領和自己的從政理想相一致。要想成為該黨在選區的候選人,就要先在黨內選舉中勝出才可以。黨內選舉意味著只有黨員才有資格參加。不要被我們過往的經驗主義左右你的世界觀。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只要你年滿14歲,無論是留學、探親、旅遊或移民身份,都可以網上添報名表,交十元錢的入黨費,就成為該党黨員。一年後不續繳黨費就算自動脫黨。居住在某一選區的黨員才有資格參加這一選區的黨內選舉,所以有的華裔候選人拉留學生做生力軍,有的以探親老人為主力,想方設法增加自己黨內選舉的票數,只有黨內選舉獲勝,才可以代表該党與其他黨派PK,爭取議員席位。

瞭解了加拿大黨內選舉過程的那一刻,我有那麼一絲困惑,很多連黨名字都沒搞清楚更甭說政黨綱要了的留學生和探親老人,稀裡糊塗的就“被”成了黨員。有的老人在投票選舉的時候還要帶張字條,上面是候選人的英文名字,到時候好在選票上選擇正確的名字打勾,不要費好大勁選錯了人。

這種“資本主義民主”還真是打開我的眼界呢!

成了党候選人之後,這時候就是團體作戰了。為了贏取該選區,該黨會提供給候選人各種資源和幫助。但是選票是實實在在的,還要選民去投,候選人先得讓人認識,至少會念他的名字吧。所以,有的把照片名字印在牌子上,插在社區裡,好多新移民會誤把他們當成地產經紀。選舉季來臨的時候,各種各樣的被選舉人牌子出現在街頭,這也是最好的瞭解各族裔參政狀況的視窗。目前聯邦眾議員有七位華人,其中四位在安省;安省華裔省議員有三個,期中還有一位是省長內閣成員。

當然,真正三級選舉的時候,只有公民才有資格投票。就算是公民也不是都瞭解選舉過程。有的人嫌麻煩,有的人時間不合適,有的人對政治不感興趣,不參加選舉投票的人有各種理由。結果做了加拿大公民多年卻從來沒去投過票,甚至還有人認為在加拿大對省府不滿意的地方,聯邦政府會越級解決,活生生的政盲。

投票並非一定要填上候選人的名字

參政議政有很多種方法,並不是非要去競選政府官員和議員才叫參政議政,只要積極地去投票就表示一種政治上的覺醒,就是一種政治上的行動。不管支持哪個人或贊成哪個政綱,只要去投下神聖的一票,華人社區整體的政治地位就因此而提高了一分。當然也並不是一定要在選票上寫下誰都名字,有的人說我哪個政黨也不喜歡,或者說,我們選區的幾個候選人我都不支持,那也不要緊,只要到投票站登記了自己的名字,那怕選票為空,也表明作為一個公民已經行使了權利。選舉局在統計選票的時候也會由此瞭解到華裔人士投票的比例,一個積極參與投票的族群,任何政黨和候選人都不敢隨意輕視的。

這些年華人社區參政熱情高漲,但是相比印度等南亞裔,不論是投票率還是成功率都高過華人。在上屆聯邦大選中,22位南亞裔人士當選國會議員,在國會中占6.5%的席位,超過南亞裔在總人口中的4.8%的比例;而華裔只有7人當選國會議員,在國會中占1.8%的議席,遠未達到華裔在人口中的4%的比例。

為何南亞裔取得如此令人矚目的參政成果?南亞裔的高投票率及高當選人數,和南亞裔人士對加拿大及本族裔文化認同感高度相關。據加拿大統計局統計數字,2002年,88%的南亞裔人士認為自己對加拿大有很強的歸屬感;同時,67%的南亞裔人士對自己的族裔或文化群體有很強的歸屬感。

而很多華人還抱著不問政事,過著自己居家小日子幸福生活的態度。安大略的省選6月份即將舉行,想要一個什麼樣的生活,取決於你把一個什麼樣的政黨選上臺,如果還不知道這些政黨的政治綱領,一切從現在開始還來得及。記住,實在不行,到投票站投空白票也是“資本主義民主”的又一特色。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