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未來AI人工智慧駕駛汽車真的安全嗎?來看看滴滴負責人怎麼說

滴滴出行是全球領先的一站式出行服務平臺, 滴滴在中國的用戶相當於世界上其他所有出行平臺用戶總數加起來的兩倍還多2000萬, 截至2017年底, 滴滴的日完成訂單為2500萬人次, 在全國擁有2100萬個司機。 同時滴滴在交通出行大資料、AI人工智慧、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新能源、車後市場服務等領域都有深耕, 投入最多的、中國乃至世界最關注的莫過於滴滴正在研發的基於AI人工智慧的未來智慧駕駛汽車了。

滴滴最終的目的不是造車。 前不久滴滴與31家汽車巨型企業共同創建"洪流聯盟", 在其會議上, 滴滴創始人兼CEO程維表示,

滴滴出行在未來是絕對不會造車的, 會繼續深耕出行服務領域, 與"洪流聯盟"成員共創洪流, 實現共贏。

滴滴的願景之一就是以大資料和AI技術變革交通, 改善出行、環境、生態、生活, 未來智慧駕駛汽車很明顯是實現這個願景最好的媒介。

據相關瞭解, 滴滴出行在美國建立有研究院, 有100多個世界頂尖的科學家致力於未來智慧駕駛汽車的研發, 並與世界頂級AI人工智慧實驗室斯坦福有著密切合作, 在2017年滴滴出行內部年會上, 放出了一段視頻, 滴滴CTO張博稱已在中美兩地實測超過10輛智慧駕駛汽車, 並在未來會投入更多輛。

要知道, 以技術變革交通是一個全球性的巨大挑戰, 安全保障是這個挑戰成功的關鍵, 滴滴現目前的用戶都已如此之多, 難以想像在未來會有更多用戶, 那麼, 滴滴如何保障未來智慧駕駛汽車甚至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性呢?

2018 GMIC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昨日在北京開幕, 本屆大會主題為"AI生萬物"。 論壇上, 滴滴出行美國研究院負責人、安全戰略副總裁弓峰敏發表了演講,

闡述了滴滴如何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提升出行體驗, 尤其重點闡述了保證出行安全方面的問題。

使用者的資料隱私安全是第一

要知道, 如果在未來成功實現了AI人工智慧駕駛汽車, 為實現用戶安全, 使用者的駕駛資訊會被記錄,

而且資料是極為龐大的, 一旦洩露, 安全隱患不可估量。 滴滴出行美國研究院負責人弓峰敏認為, 首先要保證資料的安全, 重視使用者的隱私保護與政策合規性, 同時重點發展資料洩露的感知能力。

行車安全是根本要素

其次是未來智慧駕駛汽車在用戶行駛中的安全問題, 弓峰敏表示, 同構對行程軌跡的追蹤和對用戶生態行為畫像的分析, 來保障乘客和司機的行程安全。 而分析的關鍵則是AI人工智慧與即將說到的"車聯網"通信安全。

"車聯網"是中心

弓峰敏表示, 汽車作為出行工具, 從傳統的車發展到自動駕駛的車, 除了要注重物理安全之外, 還要做車車通訊、人車通訊, 甚至到整個智慧交通系統, 考慮整個大環境和生態的問題, 把安全問題解決好。

隨著AI人工智慧技術的日益成熟, 越來越多的悲觀主義者認為AI人工智慧將會顛覆人類, 對於人工智慧與人的關係, 弓峰敏表示:人需要的不是可以戰勝自己的對手, 而是一個助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