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往事:好朋友給曹操看了一樣東西,曹操馬上就想除掉他

大家都知道, 漢獻帝的爸爸是漢靈帝。 《諡法表》有雲:“死而志成曰靈, 亂而不損曰靈, 極知鬼神曰靈, 不勤成名曰靈, 死見神能曰靈, 好祭鬼神曰靈。 ”大家看看這個諡號, 就知道漢靈帝有多麼的混蛋了。 漢靈帝把大漢朝朝搞得千瘡百孔, 他伸腿瞪眼之後, 留下了一個名存實亡的大漢朝給他的兒子劉辯和劉協。 當時的大漢朝, 各路軍閥割據, 朝廷對於地方的統治越來越弱。 皇帝在軍閥眼裡根本就沒有威望。

漢靈帝劇照, 感謝原作者

到了董卓進京之後, 直接把皇帝換了, 漢獻帝劉協因此上位。 董卓廢立皇帝的事情遭到了天下諸侯的反對, 十三路諸侯在酸棗會盟。 諸侯們指責董卓大逆不道, 一起盟誓討伐董卓, 扶廢帝劉辯回歸帝位。 十三路諸侯不是要扶劉辯回歸帝位嗎?結果董卓來了一招釜底抽薪, 把當時已經是弘農王的劉辯殺了。 董卓這一招確實高明啊,

劉辯死後, 十三路諸侯沒有共同目標了。 他們圍繞著誰當皇帝的問題, 發生了嚴重的內訌。

袁紹是十八路諸侯總盟主啊, 他得解決立誰為皇帝的問題啊。 袁紹的計畫, 是立大漢宗室劉虞為皇帝。 劉虞是漢朝宗室宗正, 他血統高貴, 還是雄霸一方的諸侯。 袁紹和韓馥商量之後, 決定立劉虞為皇帝(此事典出《三國志》語:“袁紹、韓馥議, 以為少帝制於奸臣, 天下無所歸心。 虞, 宗室知名, 民之望也, 遂推虞為帝。 ”)

袁紹劇照, 感謝原作者

袁紹決定立劉虞為帝, 就必須找藉口啊。 袁紹滿世界宣傳漢獻帝在董卓手裡不知道是死是活, 並以此為藉口要扶劉虞上皇帝位。 他把這個想法告訴好哥們曹操, 希望能得到曹操的支持。 易中天先生在他的《品三國》裡, 講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 易中天先生說:“袁紹把一個私刻的玉璽給曹操看, 想拉著曹操一塊兒廢漢獻帝, 另令劉虞為皇帝。 曹操是表面上不答應廢立皇帝, 心裡面則決定儘早除掉袁紹(益不直紹, 圖誅滅之)”

曹操劇照, 感謝原作者

袁紹另立皇帝的事情, 後來沒有搞成功。 主要原因是劉虞死活不肯當皇帝, 關東聯軍對這個問題也發生了內訌。 董卓死後, 漢獻帝落入李傕郭汜手裡。 漢獻帝在李傕郭汜手裡過得實在沒有尊嚴, 就想辦法逃出他們的控制。 漢獻帝車駕一路狂奔, 李傕郭汜率兵在後面追趕。

危急關頭, 漢獻帝就頒發詔書, 令諸侯們起兵勤王。

郭汜劇照, 感謝原作者

袁紹接到勤王詔之後, 召集謀士徵求意見。 袁紹的謀士說:“將軍累葉輔弼, 世濟忠義。 今州城粗定, 宜迎大駕, 安宮鄴都, 挾天子而令諸侯, 畜士馬以討不庭, 誰能禦之!”

謀士沮授讓袁紹迎奉漢獻帝,然後挾天子以令諸侯。袁紹的死黨淳于瓊等人則認為:“漢室陵遲,為日久矣,今欲興之,不亦難乎!且今英雄據有州郡,眾動萬計,所謂秦失其鹿,先得者王。若迎天子以自近,動輒表聞,從之則權輕,違之則拒命,非計之善者也。”

漢獻帝劇照,感謝原作者

袁紹覺得淳於瓊說的有道理,他自認為他家四世三公,要號令天下,用不著借漢獻帝的招牌,所以拒絕了沮授的建議,採納了淳於瓊的建議。在袁紹拒絕勤王的時候,曹操的謀士荀彧和毛玠也在積極鼓動曹操迎奉漢獻帝。曹操採用了謀士的建議,起兵勤王,並且把漢獻帝迎奉到了許都。等到曹操把漢獻帝迎奉到了許昌,袁紹處處受到曹操手裡那個傀儡皇帝的挾制,他才後悔當初沒聽沮授的話,後悔沒有挾天子以令諸侯。只可惜,世界上沒有後悔藥,袁紹後悔也沒有用。

荀彧劇照,感謝原作者

袁紹和曹操是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袁紹年紀比曹操大,家族勢力比曹操強,所以從小到大都是曹操的大哥。袁紹這個人,志大才疏,老是仗著四世三公的名頭目空一切。曹操閹豎之後,自知士大夫們看不起他,所以想盡一切辦法攀龍附鳳。曹操知道天子招牌的重要性,所以在袁紹給他看玉璽的時候,就知道袁紹難成大事,就決定要除掉袁紹,這事證明了曹操的遠見卓識。曹操的這份遠見卓識,恰恰是袁紹所不具備的,這就是袁紹輸給曹操的根本原因。

歷史上的袁紹肯定說過《三國機密》裡面看不起漢獻帝的那些話,不過那些話是在曹操迎奉漢獻帝之前說的。《三國機密》把袁紹說這些話的時間安排在官渡之戰的時候,這是藝術加工的產物。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所以我認為《三國機密》裡袁紹那段臺詞,是符合歷史的。

參考書目:《後漢書》《資治通鑒》《三國志》《裴松之注三國》

版權聲明:本人已和版權公司簽約,未經授權轉載者,本人將委託版權公司投訴維權。

謀士沮授讓袁紹迎奉漢獻帝,然後挾天子以令諸侯。袁紹的死黨淳于瓊等人則認為:“漢室陵遲,為日久矣,今欲興之,不亦難乎!且今英雄據有州郡,眾動萬計,所謂秦失其鹿,先得者王。若迎天子以自近,動輒表聞,從之則權輕,違之則拒命,非計之善者也。”

漢獻帝劇照,感謝原作者

袁紹覺得淳於瓊說的有道理,他自認為他家四世三公,要號令天下,用不著借漢獻帝的招牌,所以拒絕了沮授的建議,採納了淳於瓊的建議。在袁紹拒絕勤王的時候,曹操的謀士荀彧和毛玠也在積極鼓動曹操迎奉漢獻帝。曹操採用了謀士的建議,起兵勤王,並且把漢獻帝迎奉到了許都。等到曹操把漢獻帝迎奉到了許昌,袁紹處處受到曹操手裡那個傀儡皇帝的挾制,他才後悔當初沒聽沮授的話,後悔沒有挾天子以令諸侯。只可惜,世界上沒有後悔藥,袁紹後悔也沒有用。

荀彧劇照,感謝原作者

袁紹和曹操是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袁紹年紀比曹操大,家族勢力比曹操強,所以從小到大都是曹操的大哥。袁紹這個人,志大才疏,老是仗著四世三公的名頭目空一切。曹操閹豎之後,自知士大夫們看不起他,所以想盡一切辦法攀龍附鳳。曹操知道天子招牌的重要性,所以在袁紹給他看玉璽的時候,就知道袁紹難成大事,就決定要除掉袁紹,這事證明了曹操的遠見卓識。曹操的這份遠見卓識,恰恰是袁紹所不具備的,這就是袁紹輸給曹操的根本原因。

歷史上的袁紹肯定說過《三國機密》裡面看不起漢獻帝的那些話,不過那些話是在曹操迎奉漢獻帝之前說的。《三國機密》把袁紹說這些話的時間安排在官渡之戰的時候,這是藝術加工的產物。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所以我認為《三國機密》裡袁紹那段臺詞,是符合歷史的。

參考書目:《後漢書》《資治通鑒》《三國志》《裴松之注三國》

版權聲明:本人已和版權公司簽約,未經授權轉載者,本人將委託版權公司投訴維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