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甘肅宕昌實施“改薄”專案促進教育均衡 學生享受到實實在在的“教育紅利”

2014年之前, 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韓院小學還是一所走讀式六年制完全小學, 家遠的學生只能借宿在學校周邊的農戶家裡。 “山區交通不便, 再加上校舍破舊、師資力量薄弱, 年輕教師留不住, 學生不斷流失。 ”校長戚玉方曾為此一籌莫展。

但從2014年起, 宕昌縣大力實施“全面改薄”專案後, 韓院小學發生了逆轉。 “教學樓、宿舍樓和餐廳齊全了, 還配備了洗澡間, 學生每天都能喝到熱水, 住宿的每週還能洗一次澡呢。 學生人數也從原來的160人增加到現在的200多人。 ”戚玉方高興地告訴記者, 辦學條件的改善讓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家庭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教育紅利”,

也讓教師堅定了紮根鄉村的決心。

韓院小學發生的巨大變化, 是近年來宕昌縣“全面改薄”工作的一個縮影。

“當時, 全縣的狀況是貧困面積大且深, 教育發展動力不足, 特別是農村中小學普遍存在著佈局分散、校點過多、學校規模過小、辦學條件差等問題, ‘全面改薄’任務相當艱巨。 ”宕昌縣教育局局長宋世忠說, 縣委、縣政府將“全面改薄”納入對各部門綜合考核的重要指標, 層層明確目標、分解任務、壓實責任, 並及時公開相關資訊, 接受社會監督。

為確保工程品質和進度, 縣改薄辦不斷加大監督檢查力度, 定期、不定期組織質監、監理、設計、施工等相關單位人員檢查施工品質, 及時發現並協調解決工程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監督施工單位保證工程品質並達到優質工程。

此外, 縣委、縣政府每年專門召開教育專題工作會, 專題研究解決“全面改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優先保障專案順利推進。 在加大縣級財政投入外, 還出臺了一系列相關配套政策, 最大限度減免相關收費專案, 降低學校建設成本, 並開闢“快速通道”和“綠色通道”, 大大縮短了手續辦理時間, 加快了專案實施進度。

地處大山深處的菜地灣小學就是其中受益的一所學校。

“2014年我剛來的時候, 都沒有地方住。 學校就幾間舊房子, 下雨天還漏水, 土操場坑坑窪窪, 條件很苦。 ”記者在菜地灣小學採訪時, “90”後校長彭正安一說起“全面改薄”前學校的情形,

就不住地搖頭感歎。

去年春季, 投入資金達179萬元的新菜地灣小學投入使用, 灰白相間的二層教學樓在青山綠水間格外顯眼。

“操場也硬化了, 教學設備配置齊全了, 功能教室和資訊化教學設施一應俱全。 ”彭正安說, 新學校建成後, 很多轉出去的學生紛紛回流了, 春季一學期就增加了20個學生。

截至目前, 宕昌縣已投入各級資金近1.6億元, 完成校舍建設專案107個, 設備購置專案投入資金達6735.55萬元, 實施專案惠及191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和32427名在校學生。

“建好學校, 配齊設備並不是改薄工作的終點, 要發揮教育資源的最大效益, 真正讓所有的孩子享受到優質教育, 讓教師隊伍特別是鄉村教師挺起腰杆, 讓老百姓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從而實現全縣教育水準的整體提升。 ”宋世忠說, 全縣不斷強化頂層設計, 將“全面改薄”與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佈局結構調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鄉村教師隊伍建設計畫等工作協同推進, 力求提升全縣教育的內涵。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