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洋務運動,近代化進程中的一曲悲歌

文/小勇 作者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洋務運動是19世紀推動中國現代化的重要推動力量, 尤其是其創辦的近代工業體系對中國近代化進程起到了重要影響, 但其結果確是失敗的。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以及太平天國起義所帶來的內憂外患都暴露了清王朝的腐敗, 從而引發了統治者的自我反思, 洋務運動隨之興起。 然而, 洋務運動的宣導者並不是所謂的激進分子或社會改良者, 他們只是希望通過維護清朝統治和維護傳統的儒家價值觀來強化國家統治。

·

洋務運動的發起人主要是地方都督, 如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等, 但最突出, 最成功的宣導者當屬李鴻章, 李鴻章圍繞中國港口的防禦工事和北洋艦隊的改革做出了傑出貢獻。 除此之外, 在近代企業發展上, 創辦了官督商辦的企業經營形式, 這些企業由私人企業利益提供資金,

但有一些政府參與或監督。 其中一些專案包括鐵路, 航運基礎設施, 煤礦, 布廠以及電報線和電臺的安裝。 從十九世紀八十年代起, 李鴻章還在發展中國外交政策中發揮了作用, 並與西方國家建立了穩定和富有成效的關係。

貫穿於洋務運動始終的指導思想是“中體西用”。 無論是保守派還是洋務派, 都相信清朝以理學為核心、儒學為主體的意識形態體系沒什麼不好, 只要將西方先進的科學學到了, 就可以實現強國夢。 在封建專制體制下, 他們從未想過也絕不會引進西方的政治制度與思想體系, 就連李鴻章也承認, 他只不過是晚清的“裱糊匠”, 無法從根本上長久以來的弊端。 哪怕那些官督商辦企業, 都具有極強的封建性,

這些企業並不是獨立經營, 由於把封建官僚衙生產效率普遍低下, 管理混亂。

根深蒂固的小農經濟, 自大的自我文化中心主義, 決定了洋務運動始終無法突破無法突破器物層面, 失去制度的支持, 這場運動不可能成功, 1895年甲午海戰, 洋務運動徹底破產, 這場自我拯救的自強運動最終以失敗結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