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要非A即T,聊聊釘釘和企業微信

釘釘和企業微信是企業服務上的兩款“明星”產品, 釘釘有阿裡撐腰, 企業微信有騰訊加持, 二者孰優孰劣?誰的前景又更好呢?

在相互學習和交流之前, 我想定一個基本的認知理念, 簡單抽象有兩條:

競爭就像空氣, 無論是達爾文主義, 還是後達爾文主義, 競爭一詞並沒有被妖魔化。 公司與公司之間的競爭也是如此, 你可以說這是商業行為, 但萬萬不可升級到你的價值觀層面或者是你的人生信條;非黑即白, 非對即錯, 僅僅讓它出現在雞湯文吧。 如果是長期工作在互聯網, 我們會理解大資料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出現, 並不是非0即1的演變。

言歸正傳, 釘釘和企業微信作為企業服務上的兩款“明星”產品(企業服務市場很大, 我這麼說可能有點不準確, 主要是AT兩家公司影響力太大, 他們在企業服務的一舉一動都會有鋪天蓋地的報導), 今天我只想從這兩款產品如何贏得市場這一點去思考總結一些東西,

學習一下他們的打法。

沒有他們的八卦和小道消息, 也不感興趣他們的江湖事~

以下的分析, 我並不準備翻閱他們1.0版本或者beta版本的演變, 因為真的太簡單、太平常, 以至在企業溝通上, 也根本談不上上“舊貌換新顏”這個詞。 所以, 在我個人能力範圍內, 我會挑一些比較關注的版本反覆運算點, 去試圖探索一些東西。

當然, “歷史並不存在單一的真相”。

一、釘釘:阿裡的逆襲?

有人說:釘釘是無招破釜沉舟, 絕地反擊。 這是我見過最多的標題黨。

說起釘釘, 大家不可避免的會談起“來往”。 “來往”是否成功大家都有一桿秤, 但是“來往”的失敗大家都會歸結于“基因”, 這個詞有時候讓人無法辯駁,

我父母是農民, 但是我現在一直幹IT, 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基因突變”?

開個玩笑, 我想說的是:“來往”在產品價值上是一個嚴重同質化的產品, 沒有新的使用者價值, 更何況微信有QQ好友導量, 社交鏈的建立基本是摧枯拉朽, 來往加好友的速度, 真的太慢了。

而反觀釘釘的崛起, 我從版本更新中會發現點什麼:

V3.4及之前佈局:

【企業服務】、【辦公電話】、【考勤】、【釘郵】、【釘盤】、【移動門戶】、【外部連絡人】、【辦公應用】、【企業紅包】、【考勤】、【電話】、【會議】、【釘郵+聊天】、【審批】、【群機器人】、【釘釘運動】、【生日祝福】、【支持固話】、【工作臺】等;

V3.5及之後佈局:

【開放平臺】、【企業主頁】、【釘釘指數】、【局域網傳輸】、【企業廣場】、【雙十一】、【合作群】、【智慧通訊】、【投屏】、【硬體0元購】、【網路電話】、【雲列印】、【群直播】等;

我們不難發現:釘釘不再是一個企業溝通、IM社交芸芸之輩了。

我從兩條線看待問題:

橫向產品層面上, 從4之前的企業協同->人力資源->垂直類報銷轉變為3.5及之後的“CRM”;縱向生態層面上, 5之後大力引入了硬體設備、協力廠商應用。

簡單的歸納之後, 我的直觀感覺是:就像當初中供想幫助中小型商家賣東西一樣, 釘釘確實想做也正在做, 幫助中小型公司搭建自己的“酷”公司。

從之前讓內部更容易協同到向外拓展商機, 再到硬體植入場景, 穩固並提升軟體價值, 釘釘已經切入了企業的核心剛需, 也試圖打開企業的生命線:CRM, 銷售環節。

盈利模式上, 釘釘的未來的玩法太多(當然, 在慢工出細活的企業服務領域, 現在是否盈利並不是衡量企業服務商的核心標準,

而是未來的營收空間), 從釘釘的佈局可以看, 未來盈利空間抽象為:

基礎流量收入:電話、短信、存儲、工位元等;生態硬體收入:考勤機、投屏、印表機等;資料增值收入:行銷資料清洗補齊、情報輿情等;阿裡生態加持:訂貨訂購、物流倉儲、螞蟻金服等。 二、企業微信:防禦性產品?

有人說:企業微信是WXG的被動應戰, 是防禦性產品。 這是吃瓜群眾裡面基本的認知。

說起企業微信, 我想先扒一扒企點和小程式。 企點的定位是什麼, 我個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整合了企業QQ、行銷QQ、電話、短信、廣告等行銷工具。 社交關係在QQ, 而除去QQ社交鏈, 和市面的行銷工具都大同小異。

而我提及它的原因是:它的前身是企業QQ和行銷QQ, 是在QQ如日中天時, 對QQ流量紅利的管理。在企業QQ鼎盛時期,我並不瞭解它對於企業市場的影響如何(我從各種報導來看,企業QQ在當時是造成了不小的影響),知情者可以深扒。

而小程式,是在微信紅利下的一把尖刀,直插微信生態,合縱連橫的融入到生態中:橫向看有對微信流量的啟動,縱向看是獨立業務的融合,以及更重要的是分割流量的入口。

在CRM領域,幾乎可以做到:獲客->跟進->轉化->訂單->支付->售後&轉介紹全鏈條。之所以提到它,我是在想企業微信的定位。

反觀企業微信,從它的版本反覆運算,我也主觀定了一個轉捩點:

V2.4.16之前佈局:

【考勤】、【騰訊郵】、【會議】、【公費電話】、【企業紅包】、【開放平臺】、【轉發微信消息】、【輕量OA應用】、【合併企業號】、【檔盤】、【企業支付】、【電子名片】等;

V2.4.16佈局:

【外部連絡人:加微信好友】、【企業應用推送消息到群】等;

簡單歸納之後,不難發現:除了更新慢,企業微信打法就像是另一個企業QQ。很抱歉的是,截止2.4.16,我還沒有看到特別大的創新點或者價值(個人觀點,衝擊力不如小程式)。

但是,確實引起了對企業微信的一些展望和思考:

企業微信和小程式未來一定是哥兩好,一定不能分割。一個在前,一個在後,企業微信是後端服務的支撐;企業微信,生於微信紅利,日後是否會步入企業QQ的後塵,是否在企業服務中,有自己的核心價值?

盈利模式上,基於企業微信2.4.16發佈之後,效果未知,我從一個平臺級產品的角度去看(區別於平臺的附屬物),我大致抽象為:

協力廠商分成:軟硬接入分成、系統集成等;基礎流量收入:電話、短信、郵件、存儲等;行銷收入:TSA/MP、社交鏈分析、資料補齊撮合、情報輿論等;騰訊生態加持:微眾、微信支付、紅包等。三、小結和個人想法

釘釘和企業微信,目前而言都選對了適合自己的路。

從願景上看,釘釘勝企業微信一籌。畢竟目前而言釘釘從佈局和規劃上看,範圍更廣。可是釘釘用戶過於依賴考勤打卡只是短期壁壘,涉及不到企業生命線:銷售,釘釘的市場份額會被新來者慢慢再蠶食回去。

從CRM角度看,在社交化口號爛大街的今天,騰訊的社交流量,釘釘是拿不到的。但是,支付寶+淘寶的社交巨大的流量,更純粹的生意社交,是否可以彌補呢?

而在全球化和出海浪潮下,商機的獲取,或許不是單一管道可以覆蓋,國外友人更容易接觸社交工具還是電子商務?

從資料角度看,釘釘佈局的資料點更多,軟硬結合,多維資料的價值意義就不贅述了。企業微信在社交資料的結合,釘釘在電子商務和新零售資料的結合,未來都能碰發出各自的能量。

從產業鏈集合角度來看,兩者可能不分伯仲,阿裡在後端服務和產業鏈上做的很多也做的很深,但騰訊在企業服務市場從RTX就開始了,應該會有沉澱。

最後,從互聯網速度角度來看,“快”很重要,更快、更好的賦能中小型企業,幫助他們更快更好的經營,促進長尾市場的穩定。

以上都是個人的一些淺薄的想法,有點意淫,只是希望中國的企業服務環境會越來越好~

作者:Vito,不會端盤子的服務員不是一個好的產品經理

本文由 @Vito 原創發佈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CCO協議

對QQ流量紅利的管理。在企業QQ鼎盛時期,我並不瞭解它對於企業市場的影響如何(我從各種報導來看,企業QQ在當時是造成了不小的影響),知情者可以深扒。

而小程式,是在微信紅利下的一把尖刀,直插微信生態,合縱連橫的融入到生態中:橫向看有對微信流量的啟動,縱向看是獨立業務的融合,以及更重要的是分割流量的入口。

在CRM領域,幾乎可以做到:獲客->跟進->轉化->訂單->支付->售後&轉介紹全鏈條。之所以提到它,我是在想企業微信的定位。

反觀企業微信,從它的版本反覆運算,我也主觀定了一個轉捩點:

V2.4.16之前佈局:

【考勤】、【騰訊郵】、【會議】、【公費電話】、【企業紅包】、【開放平臺】、【轉發微信消息】、【輕量OA應用】、【合併企業號】、【檔盤】、【企業支付】、【電子名片】等;

V2.4.16佈局:

【外部連絡人:加微信好友】、【企業應用推送消息到群】等;

簡單歸納之後,不難發現:除了更新慢,企業微信打法就像是另一個企業QQ。很抱歉的是,截止2.4.16,我還沒有看到特別大的創新點或者價值(個人觀點,衝擊力不如小程式)。

但是,確實引起了對企業微信的一些展望和思考:

企業微信和小程式未來一定是哥兩好,一定不能分割。一個在前,一個在後,企業微信是後端服務的支撐;企業微信,生於微信紅利,日後是否會步入企業QQ的後塵,是否在企業服務中,有自己的核心價值?

盈利模式上,基於企業微信2.4.16發佈之後,效果未知,我從一個平臺級產品的角度去看(區別於平臺的附屬物),我大致抽象為:

協力廠商分成:軟硬接入分成、系統集成等;基礎流量收入:電話、短信、郵件、存儲等;行銷收入:TSA/MP、社交鏈分析、資料補齊撮合、情報輿論等;騰訊生態加持:微眾、微信支付、紅包等。三、小結和個人想法

釘釘和企業微信,目前而言都選對了適合自己的路。

從願景上看,釘釘勝企業微信一籌。畢竟目前而言釘釘從佈局和規劃上看,範圍更廣。可是釘釘用戶過於依賴考勤打卡只是短期壁壘,涉及不到企業生命線:銷售,釘釘的市場份額會被新來者慢慢再蠶食回去。

從CRM角度看,在社交化口號爛大街的今天,騰訊的社交流量,釘釘是拿不到的。但是,支付寶+淘寶的社交巨大的流量,更純粹的生意社交,是否可以彌補呢?

而在全球化和出海浪潮下,商機的獲取,或許不是單一管道可以覆蓋,國外友人更容易接觸社交工具還是電子商務?

從資料角度看,釘釘佈局的資料點更多,軟硬結合,多維資料的價值意義就不贅述了。企業微信在社交資料的結合,釘釘在電子商務和新零售資料的結合,未來都能碰發出各自的能量。

從產業鏈集合角度來看,兩者可能不分伯仲,阿裡在後端服務和產業鏈上做的很多也做的很深,但騰訊在企業服務市場從RTX就開始了,應該會有沉澱。

最後,從互聯網速度角度來看,“快”很重要,更快、更好的賦能中小型企業,幫助他們更快更好的經營,促進長尾市場的穩定。

以上都是個人的一些淺薄的想法,有點意淫,只是希望中國的企業服務環境會越來越好~

作者:Vito,不會端盤子的服務員不是一個好的產品經理

本文由 @Vito 原創發佈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CCO協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