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巡撫部署完作戰任務,一女將說我們敗定了,結果應驗全軍覆沒

中國有句古話說“天下未亂蜀先亂, 天下已治蜀後治”, 意思就是巴蜀之地易守難攻, 加之土地肥沃, 糧草充足, 在天下顯現亂象時, 這裡的掌權者只需派兵把守險要關隘, 就可以脫離政府的統治, 建立自己的政權, 關起門做一個逍遙諸侯。 比如漢朝末年的劉璋, 五代時期後蜀主孟昶都是如此, 外面殺的天翻地覆, 蜀中仍舊歌舞昇平。

由於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蜀中的政權建立者們很容易產生偏安一隅, 清閒自得的思想, 加上蜀中不盛產馬匹, 這就導致蜀中的士兵在戰力上明顯不敵中原之地久經戰陣的野戰軍, 所以天下大定後, 蜀中很快就會被攻破。

然而在歷史上, 蜀中也有一支勇猛頑強的軍隊, 戰績絲毫不輸于中原精銳部隊, 曾讓清朝的八旗軍都聞風喪膽, 它就是明朝末期赫赫有名的“白杆兵”。 白杆兵是四川石柱土司秦良玉訓練出來的一支善於山地做戰的特殊兵種,

他們手持白杆長槍, 這種長槍用結實的白木做成, 上面配有帶刃的鉤, 下面有堅硬的鐵環, 作戰時可鉤可拉, 還可以進行錘擊, 非常實用。

萬曆四十四年, 後金軍在努爾哈赤的率領下逼近遼東, 秦良玉派其兄帶領三千白杆兵援遼助戰,

大戰中白杆兵在敵我兵力懸殊下, 死戰不退殺死八旗兵數千人, 雖然最終全軍覆沒, 但其悍不畏死的戰鬥力也讓八旗軍為之膽寒, 此後白杆兵開始揚名天下。

秦良玉的丈夫馬千乘死後, 秦良玉代替了馬千乘的職位。 隨後因平叛有功被明熹宗加二品官員服飾, 封為誥命夫人。 崇禎即位後, 天下大亂, 農民起義此起彼伏。 在官軍的圍追堵截下, 農民軍將領張獻忠流竄到蜀中。

崇禎十三年, 楊嗣昌調集四川精銳部隊入楚平亂。 四川巡撫邵捷春領二萬老弱殘兵駐守重慶, 面對張獻忠的農民軍, 邵捷春只能倚重久經戰陣的秦良玉和張令兩支部隊。 在戰略部署上, 由於兵馬有限, 邵捷春一味消極防守, 不願爭山奪險, 主動出擊, 他讓秦良玉移兵到重慶附近設防, 派老將張令受黃泥窪。

秦良玉認為如此佈置必敗無疑, 但又不敢違背軍令, 就對路過軍營的綿州知州陸遜之說:“邵公不知兵, 其移我部兵自近, 而派張令守黃泥窪一帶, 甚失地利。 賊軍盤踞歸、巫眾山之巔,

俯瞰吾軍營壘。 倘若他們自上而下, 乘勢使氣攻擊官軍, 張令部必敗。 張令一敗, 次必及我部軍。 我部軍一敗, 誰又能救重慶之急?”

陸遜之聽後, 大驚, 急忙把消息轉告給邵捷春。 邵捷春意識到錯誤, 剛要調整兵力部署時, 張獻忠也發現了明軍的破綻, 率先向明軍發動攻擊。 其部下猛將李定國一箭射殺明軍老將張令。主帥一死,明軍大亂,秦良玉領兵增援時又被潰兵沖散,手下三萬白杆兵全軍覆沒。

秦良玉在明末抗清及平叛戰爭中,戰功顯赫,很少有敗績,對國家忠心耿耿,這也讓她成為唯一一位被計入到正史將相列傳的巾幗英雄,順治五年,秦良玉壽終正寢,享年75歲,南明王朝追諡秦良玉為“忠貞侯”。

其部下猛將李定國一箭射殺明軍老將張令。主帥一死,明軍大亂,秦良玉領兵增援時又被潰兵沖散,手下三萬白杆兵全軍覆沒。

秦良玉在明末抗清及平叛戰爭中,戰功顯赫,很少有敗績,對國家忠心耿耿,這也讓她成為唯一一位被計入到正史將相列傳的巾幗英雄,順治五年,秦良玉壽終正寢,享年75歲,南明王朝追諡秦良玉為“忠貞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