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支部隊跟我軍有血海深仇,毛主席親自下令:堅決殲滅

大家都知道, 解放戰爭期間, 我軍對待國民黨軍隊一般都是先鼓勵對方起義, 然後再對其進行勸降。 起義的部隊直接改編為解放軍, 投降的俘虜則要通過政治教育, 願意加入解放軍的歡迎, 不願加入的發路費回家。

如此寬大的政策, 自然吸引了大批國民黨官兵投誠, 像開國將軍陳明仁、陶峙岳、董其武、曾澤生等等, 都是很好的例子。

不過, 在解放戰爭後期, 卻有一支部隊, 毛主席親自下令一定要全殲, 並且堅決不接受該部起義。 這支部隊做了什麼, 讓毛主席對其如此恨之入骨?

這件事, 還要追溯到1936年10月,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經過兩萬五千里長征順利會師, 其中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 當時, 中央為了打通河西走廊, 進而向西北與蘇聯取得聯繫, 同時也為了策應河東主力的東征, 決定以徐向前為總指揮, 陳昌浩為政委, 率領以紅四方面軍為主力的兩萬餘人組成西路軍,

西渡黃河。

西路軍西征的過程中, 遭到了以馬步芳、馬鴻逵為首的馬家軍的阻截, 馬步芳和馬鴻逵在青海、甘肅、寧夏盤踞多年, 尤其是馬步芳, 由於其家族已在青海歷經三代, 到了民國時期實際已經成了當地的土皇帝。

作為地方軍閥的馬步芳, 非常恐懼西路軍在河西走廊建設根據地, 威脅其在青海、甘肅的利益, 於是對西路軍進行了堅決抵抗, 馬步芳甚至不惜動用全部十多萬馬家軍對紅軍進行“圍剿”。

對於紅軍來說, 河西走廊地廣人稀、一馬平川的地理環境, 和騎馬作戰、來去如風的敵人, 都使西路軍最擅長的運動戰、夜戰、伏擊、奇襲等難以施展。

最後, 由於馬家軍的阻截, 再加上當時我軍指揮出現失誤, 西路軍孤軍深入, 遭受了極其慘重的損失。 在沒有救兵、沒有供給、彈盡糧絕的情況下, 西路軍最終幾乎全軍覆亡, 7000多人戰死, 12000多人被俘, 其中6000多人慘遭馬家軍殺害。

馬步芳對西路軍俘虜極其殘忍, 大肆屠殺、殘害被俘的官兵, 紅五軍軍長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楊克明相繼壯烈犧牲,

而西路軍中的大量女兵, 更是被馬步芳賞賜給部下做小妾、丫鬟, 很多人不從而被殘忍殺害。

董振堂和他的紅五軍團曾在長征中一直擔任艱險的斷後任務, 掩護主力紅軍戰略轉移, 多次英勇阻擊敵軍, 被稱為長征中的鐵流後衛, 受到過毛主席的高度讚賞。

在得知董振堂和楊克明以及紅五軍團覆滅的消息後, 毛主席痛心疾首, 這些經歷了大浪淘沙兩萬五千里長征的紅軍精華, 竟這樣慘遭馬家軍劊子手的屠殺, 怎能不讓人扼腕痛惜!

1949年8月, 解放軍已橫渡長江, 向全國進軍, 追殲國民黨軍殘部。 國民黨湖南省主席陳明仁率部在長沙起義, 國民黨政權土崩瓦解, 很多官兵都向解放軍投誠。 這時, 馬步芳、馬鴻逵依然盤踞在蘭州、西寧, 並被蔣介石委任為西北軍政長官公署代長官及副長官。

1949年8月4日, 第一野戰軍司令彭德懷發出攻取蘭州、西寧的作戰命令。 毛主席親自下令:“對馬步芳堅決殲滅, 只接受無條件投降, 而決不允許其來什麼起義或者改編。 ”

第一野戰軍的將士們懷著滿腔悲憤的心情,對這些12年前欠下累累血債的劊子手進行堅決的消滅,經過一個月激戰,痛殲蘭州馬家軍,然後兵鋒直指馬步芳的最後據點西寧。馬步芳狼狽地攜妻子家人飛往香港,之後又逃亡沙特,結束了其對青海、甘肅幾十年的統治。

第一野戰軍的將士們懷著滿腔悲憤的心情,對這些12年前欠下累累血債的劊子手進行堅決的消滅,經過一個月激戰,痛殲蘭州馬家軍,然後兵鋒直指馬步芳的最後據點西寧。馬步芳狼狽地攜妻子家人飛往香港,之後又逃亡沙特,結束了其對青海、甘肅幾十年的統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