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大快人心!英烈保護法草案擬增加條款,打擊“精日分子”!

4月2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草案)》提交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審議。 草案將增加條款, 對宣揚、美化侵略戰爭和侵略行為追責。

近年來社會上個別人身著二戰時期日本軍服拍照並通過網路傳播, 宣揚、美化侵略戰爭, 損害國家尊嚴、傷害民族感情, 造成惡劣社會影響, 需要明確相關法律責任, 予以嚴厲打擊。

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 對這種行為, 要通過加強教育、管理和加大處罰力度, 綜合施策處理, 結合英雄烈士保護工作, 建議有針對性增加規定:“褻瀆英雄烈士事蹟和精神,

宣揚、美化侵略戰爭和侵略行為, 尋釁滋事, 擾亂公共秩序, 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 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來源人民日報用戶端;作者:楊麗娟))

熱評

信仰迷失還是教育缺失?“精日”褻瀆英烈根源在何處

這兩年, 侮辱烈士、褻瀆英雄的“精日”青年越來越多!

今年2月20日(大年初五), 網上傳出幾張腦殘“精日”的照片——兩位青年身穿二戰時期日軍軍服, 站在南京紫金山民國時期中國軍隊的機槍碉堡遺址前, 手持寫有“武運長久”的膏藥旗, 擺出了一副醜陋的造型。

2017年8月, 4個“精日”身穿二戰日軍制服, 夜裡在著名抗日遺址、愛國教育基地四行倉庫拍照留念, 惡毒褻瀆烈士英靈, 令人髮指!

2016年12月10日, 國家公祭日前夕, 在大屠殺死難者叢葬地之一的南京長江邊的燕子磯, 一名青年男子, 身著白衣黑褲日本武士服, 手舉木質武士刀, 背對長江擺出劈、砍等各種姿勢。

2016年5月29日, 某動漫展上, 兩名身著解放軍迷彩服, 穿戴單兵裝具的“軍人”, 頭大衛和部隊 “UN”藍盔, 胳膊上縫著五星紅旗, 雙膝跪地向一名日式“少女”磕頭。 就在24日, 聯合國總部剛剛舉行紀念儀式, 緬懷為和平獻身的維和人員, 向申亮亮等3位犧牲的中國維和軍人在內的殉職維和人員追授達格·哈馬舍爾德勳章。 2015年4月, 成都CD15漫展, 一群“精日”公然穿著侵華日軍軍裝現身。

這群“精日”青年的漢奸行為, 一次又一次的褻瀆抗日戰爭, 引起了廣大網友的聲討。 這些精日分子不分好壞, 忘記了民族傷痛, 背叛了民族道義, 思想鈍化, 精神麻木。

所謂精日, 就是精神日本人, 指精神上已經把自己視同為日本人的人群。 其特點為有些極端者崇拜日本而仇恨自我民族, 以自己是中國人為恥。 近年來, 國內出現以不共戴天的立場貶低中華文化、醜化中國製造並對中國取得的進步表示敵意與傲慢, 並在極力褒揚與誇讚日本的文化和種族優越性的過程中獲得迷之優越感, 進而美化日本侵華戰爭、歌頌日本殖民史的那麼一群人。

“精日”青年越來越肆無忌憚地製造褻瀆抗日英雄的行為,不得不讓人反思,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精日”大行其道,如何減少和警告“精日”青年的褻瀆行為?

第一,歷史虛無甚囂塵上。歷史是有記憶的。而記憶的首要則是事物的善惡、是非曲直、正義可恥可以得到彰顯。也因此,凡是篡改歷史的企圖無一不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而“精日”們的所作所為,輕了說是在美化被侵略被殖民的歷史,重了說則是在助紂為虐篡改那段有記憶的歷史。現在很多電視劇戲說歷史、解構歷史。正當的歷史可以被千般詮釋,昔日的英雄可以被肆意妖魔化,反動人物搖身一變可以被人追捧,歷史的虛無已經演變成一場虛無的修正主義狂潮,全然忽視了歷史的真實與良知。

第二,遊戲歷史大行其道。歷史是有正義與邪惡、善良與醜陋的底線的,不允許被遊戲被歪曲。現在不但有一些日本政治家、右翼無視中華民族的戰後傷痕,否認侵華歷史,還有我們自己國家的青少年在這個傷痕上撒鹽,以所謂的cosplay扮演侵略者的形象,這既有我們教育上有缺失的表現,也有他們個人品格上的問題。我們應該像告訴日本右翼那樣,嚴肅地告訴我們的下一代,本民族的歷史傷痕是不容“遊戲”“惡搞”的,這個底線不應因為無知而就可以輕犯。

第三,歷史娛樂化愈演愈烈。歷史是有感情的。面臨戲說歷史的社會思潮氾濫,尤其是此番“精日”們毫無底線的表演,我們真的應該反思。正因歷史是有感情的,才有了歷史受害者的傷害與仇恨,才有了加害者的懺悔與謝罪,將被害與加害混為一談,甚至以加害為榮,招搖過市,有感情的歷史斷然不會答應。回想1931年到1945年的14年時間,侵華日軍在中國製造了數萬起殺害中國平民的血案,遇難的中國同胞達數千萬人!

北起黑龍江,南至海南島,東起海濱,西到重慶,“膏藥旗”所到之處,生靈塗炭,屍骨成山,神州大地到處都是流離失所。這是整個華夏,整個民族,整個國家的恥辱!是任何一個中國人都永遠不能忘記的屈辱!

對於那些少數精日分子來說,歷史正在被遺忘,屈辱正在被安逸的生活所埋葬!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銘記才是對先烈最好的告慰。

當然,要解決“精日”青年褻瀆事件,必須制訂相應規定和法律。進入網路時代後,對以往英雄和領袖進行侮辱的言論和行為迭出屢現,這不僅直接衝擊著我們民族價值觀的構建,也對英雄和領袖的個人名譽構成損害。

在依法治國的今天,在這個日益重視榮譽的時代,英雄和領袖的個人名譽以及我們的民族情感也應該有法律來維護。今天之所以有這些侮辱英雄和領袖,不考慮民族情感的言論和行為出現,某種程度上與我們過去這方面法律的缺失有著一定的關係。我們希望有針對性的相應法律早日出臺,期望將這類“個案”的治理納入法治的軌道,讓法律成為捍衛英雄名譽、守護民族情感的利器。(作者:周漢青)

對於這些“精日”分子,

外交部長王毅的一句話說的好!

“中國人的敗類!”

民族尊嚴決不可隨意踐踏!

任何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

都將被嚴懲不貸!

如果覺得不錯,

敬請點贊分享!

部分文圖來源於網路

作者:周漢青

編輯:梓睿

刊期:第810 期

進而美化日本侵華戰爭、歌頌日本殖民史的那麼一群人。

“精日”青年越來越肆無忌憚地製造褻瀆抗日英雄的行為,不得不讓人反思,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精日”大行其道,如何減少和警告“精日”青年的褻瀆行為?

第一,歷史虛無甚囂塵上。歷史是有記憶的。而記憶的首要則是事物的善惡、是非曲直、正義可恥可以得到彰顯。也因此,凡是篡改歷史的企圖無一不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而“精日”們的所作所為,輕了說是在美化被侵略被殖民的歷史,重了說則是在助紂為虐篡改那段有記憶的歷史。現在很多電視劇戲說歷史、解構歷史。正當的歷史可以被千般詮釋,昔日的英雄可以被肆意妖魔化,反動人物搖身一變可以被人追捧,歷史的虛無已經演變成一場虛無的修正主義狂潮,全然忽視了歷史的真實與良知。

第二,遊戲歷史大行其道。歷史是有正義與邪惡、善良與醜陋的底線的,不允許被遊戲被歪曲。現在不但有一些日本政治家、右翼無視中華民族的戰後傷痕,否認侵華歷史,還有我們自己國家的青少年在這個傷痕上撒鹽,以所謂的cosplay扮演侵略者的形象,這既有我們教育上有缺失的表現,也有他們個人品格上的問題。我們應該像告訴日本右翼那樣,嚴肅地告訴我們的下一代,本民族的歷史傷痕是不容“遊戲”“惡搞”的,這個底線不應因為無知而就可以輕犯。

第三,歷史娛樂化愈演愈烈。歷史是有感情的。面臨戲說歷史的社會思潮氾濫,尤其是此番“精日”們毫無底線的表演,我們真的應該反思。正因歷史是有感情的,才有了歷史受害者的傷害與仇恨,才有了加害者的懺悔與謝罪,將被害與加害混為一談,甚至以加害為榮,招搖過市,有感情的歷史斷然不會答應。回想1931年到1945年的14年時間,侵華日軍在中國製造了數萬起殺害中國平民的血案,遇難的中國同胞達數千萬人!

北起黑龍江,南至海南島,東起海濱,西到重慶,“膏藥旗”所到之處,生靈塗炭,屍骨成山,神州大地到處都是流離失所。這是整個華夏,整個民族,整個國家的恥辱!是任何一個中國人都永遠不能忘記的屈辱!

對於那些少數精日分子來說,歷史正在被遺忘,屈辱正在被安逸的生活所埋葬!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銘記才是對先烈最好的告慰。

當然,要解決“精日”青年褻瀆事件,必須制訂相應規定和法律。進入網路時代後,對以往英雄和領袖進行侮辱的言論和行為迭出屢現,這不僅直接衝擊著我們民族價值觀的構建,也對英雄和領袖的個人名譽構成損害。

在依法治國的今天,在這個日益重視榮譽的時代,英雄和領袖的個人名譽以及我們的民族情感也應該有法律來維護。今天之所以有這些侮辱英雄和領袖,不考慮民族情感的言論和行為出現,某種程度上與我們過去這方面法律的缺失有著一定的關係。我們希望有針對性的相應法律早日出臺,期望將這類“個案”的治理納入法治的軌道,讓法律成為捍衛英雄名譽、守護民族情感的利器。(作者:周漢青)

對於這些“精日”分子,

外交部長王毅的一句話說的好!

“中國人的敗類!”

民族尊嚴決不可隨意踐踏!

任何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

都將被嚴懲不貸!

如果覺得不錯,

敬請點贊分享!

部分文圖來源於網路

作者:周漢青

編輯:梓睿

刊期:第810 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