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500多年沉澱,這裡有溧陽呂氏家族在洙湯的傳說

在溧陽市竹簀鎮原前馬集鎮向北五裡之遙, 跨過北河, 有一個村叫洙湯。 在這個村上, 流傳著一個關於呂氏家族的傳說。

洙湯呂氏出自宋朝宰相呂蒙正的兄弟蒙亨,

後來其遷移到常熟叫呂祖平, 生子名呂文煥, 文煥又生七子, 其中一個遷到溧陽棠蔭, 名叫煥第十八世, 到第二十二世名旺七公從棠蔭遷到洙湯。

他便是洙湯呂氏始祖。

明朝嘉靖年間, 別橋馬家的才子馬一龍常來洙湯,

有一次, 他正巧看到呂姓族人在修建祠堂, 就問呂姓長者在建何屋, 呂姓長者知曉馬一龍多幽默, 不說建祠堂, 而說在蓋屋, 這便是最初的呂氏宗祠, 名:厚德堂。

馬一龍題字

最初的呂氏宗祠, 馬一龍曾題寫堂聯:禮義廉恥千秋遠, 孝悌忠信家聲長, 書法筆走龍蛇, 呂姓族人就把堂聯分別刻在中間的兩根石柱上。 後來由於當時破四舊, 馬一龍題字的石柱破損了, 如今還有一部分保存在祠堂內, 它見證了洙湯村幾百年的歷史變幻。

△呂氏宗祠中殘留的刻有馬一龍題刻對聯的石柱

如今的呂氏宗祠經歷了幾代變遷

1927年

當時的祠堂只有柱子及房頂, 是呂氏先祖們歷經幾百年合族和睦團結的象徵。 清咸豐年間, 當時太平軍需要架橋打仗, 準備拆了呂氏宗祠, 但在拆除中摔死一名軍卒, 祠堂才得以保存下來。

1939年

新四軍一、二支隊進駐溧陽水西村一帶,

老二團團長王必成就住在洙湯。 當時, 洙湯也成了新四軍一支隊的秘密兵工廠。 據現在百歲老人彭和保說, 那時新四軍在呂家祠堂裡煉炸藥, 麻枯石磨輾轉, 用老牆壁上白霜般的壁屑, 也手工做手榴彈的木柄。

1960年代

呂家祠堂拆了, 拆下的磚木石料重新在原址上建了一座糧庫。 在以糧為綱的年代, 洙溪河裡排滿稻船, 洙湯糧庫人聲鼎沸。

2011年

國家及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對家譜宗祠的修繕, 村裡呂氏族人紛紛出錢出力, 在原來的老祠堂上重新建起新的呂氏祠堂, 便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呂氏宗祠。

青磚紅木,雕花木刻,現在的呂氏宗祠

已成為洙湯村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處處透漏著文化底蘊

來到祠堂大門口,兩尊石獅威武而立,走進去便看到“厚德堂”三個金色大字赫然醒目,堂內雕花方桌有序擺放,屋頂房梁縱橫交錯,處處彰顯著濃厚的文化氣息,此處供族人祭祀時交流用餐。

鐵鑄小香爐

壁環平口鋪

穿過厚德堂

看到一尊刻有“呂氏宗祠”的香爐

後面便是供奉先祖的“海國明經”堂

現在每年清明

呂氏族人都會到祠堂來祭祀先祖

這已成為洙湯村的重大節日

談及呂氏,有一個人不得不提

他便是土生土長的洙湯村人——呂鴻聲

在呂氏宗祠旁邊便設有呂鴻聲紀念館

該陳列館是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依託呂鴻聲故居布展的人物館,目前已成為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一日遊線路中的常規景點。

紀念館內陳列的呂鴻聲遺物

呂鴻聲紀念館

呂鴻聲,溧陽洙湯人,著名昆蟲病毒學家、傑出的蠶業科學家,是我國當代昆蟲病毒分子生物學研究的開拓者與奠基人。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所長、博士研究生導師、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蠶學會副理事長,國際蠶業科學技術學會籌委會主席等職。

△呂鴻聲生前照片

△呂鴻聲和其夫人結婚照

在60餘年的蠶業研究生涯中,他的一系列創造性科研成果為我國蠶業科學做出了傑出貢獻,並促進了我國與國際間蠶業科技的交流與合作。

△呂鴻聲著作《中國養蠶學》

△呂鴻聲生前筆記

洙湯的長者們說起洙湯,都很自豪,

也許文化記憶便是他們的自豪所在吧。

來 源 | 竹簀橋

編 輯 | 馮蓓

微信工作室 | 小掌櫃之家

連絡人 | 18906146555

微信 | czly0049

青磚紅木,雕花木刻,現在的呂氏宗祠

已成為洙湯村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處處透漏著文化底蘊

來到祠堂大門口,兩尊石獅威武而立,走進去便看到“厚德堂”三個金色大字赫然醒目,堂內雕花方桌有序擺放,屋頂房梁縱橫交錯,處處彰顯著濃厚的文化氣息,此處供族人祭祀時交流用餐。

鐵鑄小香爐

壁環平口鋪

穿過厚德堂

看到一尊刻有“呂氏宗祠”的香爐

後面便是供奉先祖的“海國明經”堂

現在每年清明

呂氏族人都會到祠堂來祭祀先祖

這已成為洙湯村的重大節日

談及呂氏,有一個人不得不提

他便是土生土長的洙湯村人——呂鴻聲

在呂氏宗祠旁邊便設有呂鴻聲紀念館

該陳列館是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依託呂鴻聲故居布展的人物館,目前已成為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一日遊線路中的常規景點。

紀念館內陳列的呂鴻聲遺物

呂鴻聲紀念館

呂鴻聲,溧陽洙湯人,著名昆蟲病毒學家、傑出的蠶業科學家,是我國當代昆蟲病毒分子生物學研究的開拓者與奠基人。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所長、博士研究生導師、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蠶學會副理事長,國際蠶業科學技術學會籌委會主席等職。

△呂鴻聲生前照片

△呂鴻聲和其夫人結婚照

在60餘年的蠶業研究生涯中,他的一系列創造性科研成果為我國蠶業科學做出了傑出貢獻,並促進了我國與國際間蠶業科技的交流與合作。

△呂鴻聲著作《中國養蠶學》

△呂鴻聲生前筆記

洙湯的長者們說起洙湯,都很自豪,

也許文化記憶便是他們的自豪所在吧。

來 源 | 竹簀橋

編 輯 | 馮蓓

微信工作室 | 小掌櫃之家

連絡人 | 18906146555

微信 | czly0049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