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景象壯觀,胸襟開闊——曹操《觀滄海》賞析(何曉陽作品)

文/何曉陽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 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 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 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 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 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 歌以詠志。

一代梟雄曹操為三國時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 內藏文韜武略, 擅長權謀機謀, 縱橫捭闔三國, 詩文悲愴壯闊, 凝建安風骨, 續四言華彩。 其處世名言:寧可我負天下不可天下負我, 令人膽寒。 其手刃董卓、殘殺伯父全家、煮酒論英雄、逐鹿中原、大戰呂布、完敗袁紹、攻克荊州、敗走赤壁, 令人唏噓。 其詩《觀滄海》意象鮮明、意境博大、情感滄桑,

語言生動, 開山水詩先河。 其意思為:

東上碣石山, 瞭望蒼茫海。

水波多蕩漾, 海島突兀立。

樹木叢叢生, 百草豐茂盛。

秋風冷淒鳴, 洪波洶湧興。

日月晝夜行, 仿佛大海升。

燦爛星光閃, 源自浪濤深。

幸運到極至, 詠志以歌聲。

本詩形象繁多。 石山、大海、水波、海島、樹木、百草、秋風、洪波、日月、星光, 幾乎囊括了大自然各種美景。

意象鮮明。 全詩意象生動鮮活, 獨具個性。 碣石寫登高處所, 滄海寫海水茫茫;水波狀激蕩, 海島貌突兀;樹木茂盛, 百草叢生;秋風冷清淒凉, 洪波洶湧澎湃;日月生生不息, 星光璀璨奪目。

意境壯闊。 本詩追求壯觀宏偉、博大開闊。 登高望遠, 大海無垠。 水波激蕩, 海島兀立。 樹木叢生, 百草豐盛。 日月交輝, 星光共映。 給人以壯觀宏大之感。

情感悲愴。 本詩儘管展現了鮮明優美的景象、博大壯觀的境界, 但字裡行間仍然不掩悲憤、滄桑之感。 秋風蕭瑟映照內心愴涼, 歌以詠志, 表達建功立業的宏偉之志。

沈德潛在《古詩源》中評論此詩“有吞吐宇宙氣象”。 十分精當。 大海遼闊, 萬里無際, 曹操以一首《觀滄海》演繹壯觀景象、開闊胸襟。

作者簡介:何曉陽, 婁底職業技術學院高級講師, 碩士, 湖南省詩詞協會會員, 婁底詩詞協會理事, 全國語文課堂教學研究會研究員, 在雜誌、網站發表論文和詩詞作品數十篇, 獲社科成果獎多項。

《中國詩刊》百家號, 《中國草根詩社》頭條號, 網刊大量徵稿, 先鋒, 前衛, 新穎的散文、詩歌(含古體詩)、小說等, 體裁不限。

同步發佈, 10日內沒有收到回函請自行處理。 投稿郵箱:zhongguocaogen艾特163.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